关于高层公共建筑消防安全问题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周杰
[导读] 摘要:在当前高层公共建筑消防安全管理中,因为相关工作处理难度较大,重要性也较为突出,这也就需要重点加大对于现阶段各个问题的全面分析,了解其具体成因,进而采取相匹配的对策予以优化控制,最终确保高层公共建筑消防安全。
        身份证号码:3208261990XXXX4711
        摘要:在当前高层公共建筑消防安全管理中,因为相关工作处理难度较大,重要性也较为突出,这也就需要重点加大对于现阶段各个问题的全面分析,了解其具体成因,进而采取相匹配的对策予以优化控制,最终确保高层公共建筑消防安全。
        关键词: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现状问题;加强对策
        引言
        现今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高层建筑物变得越来越多,其内部构造复杂,总是存在着许多消防安全问题,如果不幸发生火灾,人员伤亡将难以预测。所以,保证高层建筑物的消防安全是很有必要的,负责管理消防安全的单位一定要重视高层建筑物的消防安全,根据高层建筑物的内部特点改变管理方式,并且一定要设立消防安全设施的专门负责人,进行定期检查、维护、维修或更换消防安全设施,还要增加对设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另外,一定要通过宣传、消防演练等活动增加群众的消防意识,提高他们的自救能力,这样才可以有效提高高层建筑物的消防安全水平。
        1高层建筑火灾事故的主要特点
        1.1火灾蔓延性强
        从目前来看,出于隔音、保温、装饰等设计施工目的,多数高层建筑使用有大量的可燃性装修材料,如吸音纤维材料、保温海绵材料、生态木材料等。一旦火灾发生时,火势极易在此类材料的性能影响下迅速蔓延发展。同时,高层建筑大多配备有管井设计,也在一定程度上为火灾提供了烟囱效应的形成环境,不利于火情的有效控制。
        1.2人员疏散困难
        与传统低层建筑相比,高层建筑提高人员容纳量、缓解土地资源利用压力的同时,也存在更大的事故安全隐患。当火灾发生时,高层建筑的电梯系统往往处于失能状态,使得大量人员选择安全出口及楼梯作为逃生途径。此时,一方面会出现大量的人员拥堵,进而延长疏散的消耗时间。另一方面,若疏散不利或人员紧张,还可能发生踩踏事件,形成更加严峻的事故后果。
        1.3救援设施要求较高
        近年来,基于建筑施工行业的蓬勃发展,高层建筑表现出了明显的超高层、综合化发展趋势。随之而来的,相关火灾事故的救援难度也有所提高。例如,在扑救垂直高度百米以上的高层建筑时,消防人员除了要借助登高平台车、消防云梯等特殊设施以外,理论上还需要高压强、大量级的消防用水作为持续支持。但当前绝大多数供水设施无法满足这一用水需求,进而大大降低了灭火救援的效率和质量。
        2高层公共建筑消防安全问题分析
        2.1消防安全责任混乱
        从当前高层公共建筑实际应用来看,因为其往往均为合用建筑物,涉及的产权单位众多,进而也就很难明确具体消防安全管理职责,容易出现较为严重的相互推诿问题。虽然很多高层公共建筑使用人员能够意识到消防安全的重要性,但是因为不能够明确各自职责,或者是认为该方面工作不是由自身负责,进而也就难以投入较高的关注度,相关工作执行不到位。比如针对当前高层公共建筑应用中存在的一些消防设施混乱以及消防通道占用现象,没有具体的监管和处理责任人员,由此也就会带来安全隐患。
        2.2消防安全管理人员问题
        高层公共建筑消防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还表现在人员方面,因为人员的执行状况不佳,在工作中存在着较多的隐患问题无法及时处理,同样也会严重影响消防安全。虽然目前消防安全管理人员的整体水平确实有所提升,消防安全意识同样也更高,但是在具体执行层面依然存在着较多的障碍。比如一些消防安全管理人员的知识理论局限性明显,依然沿用传统陈旧的规范和标准,不能够及时更新,最终也就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的高层公共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容易出现偏差。


        2.3消防设施问题
        对于具体消防设施的布置和应用而言,因为工期限制或者是经济层面的影响,很多消防设施都存在一些偷工减料问题,无法发挥消防安全保障效果。此外,消防设施设备还可能由于老化、装备滞后,或者长时间不维修,而造成其不能够发挥出作用,无法满足高层公共建筑火灾扑救的需求。
        3加强高层建筑火灾防控的对策
        3.1加强防火设计及监控水平
        要想完善建筑物的消防系统,首先要对防火设计和监控确立完善的责任制度,要做到有人负责且确保各个消防系统的安全性,这就要求各公司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知识培训,并且建立一个完整的责任体制,要求必须每一个消防设施都有相应的责任人,同时,负责设计建筑的工作人员要根据不同建筑物内部结构特点,合理地设计不同建筑物中的防火警报系统、自动喷淋设施等消防设施,要符合实际高层建筑的结构特点。在材料的使用上,应尽量使用耐火防燃材料,才能避免火灾的发生、减少火灾带来的损失。另外,建筑公司需要在安全出口处贴好标识,并且保证它的正确性,在用户入住或进入建筑物时提醒用户关于安全通道的位置,避免有些用户对于消防通道位置模糊的现象。与此同时,提高高层建筑物的监控水平也是很有必要的,为及时发现火灾隐患,应建立对于高层建筑物的远程监控系统,做到实时监控,另外,必须完善高层建筑物的内部监控系统,这样才能及时发现可能发生火灾的位置,提前避免火灾的发生,在发生火灾后,也可以及时找到燃火点,找到火灾的源头,合理控制火灾的蔓延,及时进行周围人员的疏散,减少人员伤亡,降低经济损失。关于老旧的高层建筑物,需要对消防系统进行全面的更新,完善老旧建筑物内部的消防系统,安装防火报警系统及自动喷淋设施,合理提高其消防安全性能。
        3.2加强对消防设施的日常维护和保养
        一般情况下高层建筑物中的消防设施只有在紧急火灾等情况下才会被使用到,但是即使使用的次数不多,也要定期进行检查消防设施确认是否可以正常使用,是否有老化等情况的发生。如果不注意后期的保养,在紧急使用时设施难以达到理想效果,那么后果将不堪设想。所以,负责消防安全管理的公司要安排相应工作人员进行对消防设施的定期检查、保养、更换等工作,例如:每个楼层的灭火器是否可以使用、消防通道是否可以无障碍逃生、消防泵是否达标、喷水设施是否可以进行正常喷水、防火门是否可以打开等。与此同时,工作人员在检查过程中一定要避免遗漏,要做到全面检查建筑的消防设施,一旦出现损坏、老化等情况,一定要在第一时间上报并进行更换和维修,一定要保证高层建筑的消防系统全面、完善,可随时面对突发情况的发生。
        3.3提高群众消防意识,组织进行消防演练
        消防管理单位需要对消防安全知识进行宣传,组织一系列活动,让群众熟悉火灾逃生过程,定期进行消防演练,进行联合社区活动,组织管理者与用户定期进行消防安全知识的宣讲,还可以利用设计海报等形式进行宣传,活动形式可以视活动人员类型而定。在宣传消防安全知识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人员自救的方法,虽然火灾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但是一旦发生,人们往往都会手足无措,所以一定要提高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丰富他们的消防安全知识。在进行活动的过程中,应多次进行实际演练,让人们知道火灾的严重性,增强他们的自救能力。与此同时,定期进行消防演练是很有必要的,演练可以让人们真实地感受到火灾的严重性,还可以让人们熟练掌握自救方式,组织人们有序撤离,以防火灾发生过程中由于慌乱发生踩踏事件,消防演练还可以让人们熟悉逃生通道路线,不至于在突发状况时找不到安全通道。另外,消防演练也可以让消防部门熟悉了解高层建筑物的内部结构,在进行救火的过程中可以及时制定救护方案,这样可以减少损失和人员的伤亡。
        结束语
        总而言之,与传统低层建筑相比,高层建筑的火灾事故危险性更强、救援难度更大。因此,必须要从建筑设计、隐患排查、制度约束等多方面出发,加强高层公共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质量,从最大程度上保证火灾的可防可控。
        参考文献:
        [1] 王帅.高层建筑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与防控对策[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8,3101:54-56.
        [2] 廖茜.高层住宅建筑火灾防控技术措施探讨[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8,3102:14-16.
        [3] 张爱华.城市高层建筑火灾隐患与防范措施[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18,02:62-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