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管服”改革环境下行政审批服务的优化分析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刘玉晓
[导读] 摘要:在新的发展时期,政府的职能定位发生了改变,政府提出“简政放权”、“放管服”等一系列政治举措,以期推动社会经济更健康、更稳定发展。
        山东安丘市行政审批服务局  山东省潍坊  262100
        摘要:在新的发展时期,政府的职能定位发生了改变,政府提出“简政放权”、“放管服”等一系列政治举措,以期推动社会经济更健康、更稳定发展。“放管服”等政策的提出要求各级政府探索新的行政审批模式。本文联系实际,结合当前行政审批服务中的几点问题,详细探讨如何在“放管服”改革环境下优化行政审批服务。希望能为相关工作带来些许帮助。
        关键词:“放管服”改革;行政审批;优化措施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持续简政放权,推动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营商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转变”。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重新强调“转化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监管方式,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在政府的指示与领导下,各级地方政府纷纷探索新的工作制度与模式,对行政审批进行了改革与优化,虽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也仍存在些许问题。下面联系实际,首先就“放管服”改革环境下行政审批服务现状做简要分析。
        1“放管服”改革环境下行政审批服务现状
        1.1改革成果
        在“放管服”改革环境下,各级地方政府对行政审批清单进行了完善。政府按照相关规范与原则对各类清单进行了清理、优化,在实施清单管理的基础上进行权力事项“再瘦身”,认真落实了简政放权。同时,政府下沉了便民服务事项,在省市内开展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工作,对具体的服务流程、服务标准、管理考核标准等进行了调整优化,为群众提供了便利。另外,在互联网背景下,行政审批局纷纷推进了“不见面审批”。在各地建设了网上审批服务点,群众通过网络进行一站式办理,又大大简化了审批流程,提高了审批效率,优化了群众办事体验【1】。
        1.2存在不足
        1.2.1承接能力不足
        在“放管服”改革环境下,地方多个职能部门开始向审批局放权。由于未在放权前会行政审批局的承接能力做全面分析与科学评估,因此导致一些事项得不到落实、问题得不到解决。当前,虽然行政审批局的整体工作能力在不断提升,但是对于一些高风险、高技术含量其实际上还没有能力承接。因此在行政部门不加选择的放权的情况下,相关问题反而堆积起来,行政审批服务质量反降不升【2】。
        1.2.2部门之间协调性不足
        在“放管服”改革环境下,行政审批局对相应的工作制度、模式进行了创新,创新举措虽让一些传统的问题得到了改善或解决,但却也引发了新的问题。如在推进简政放权过程中,各行政审批事项逐渐被下放到各个部门,各部门有了具体的负责事项就忽略了部门间的协调沟通,引发信息孤岛问题,从而影响到行政审批服务质量。当各部门不能及时分享、反馈相关信息时,部门间的行动就难一致,监管效果也受到影响。
        1.2.3监管不到位
        一直以来,行政审批都是我国行政机关中的重点,且在行政审批方面一直存在重审批轻监管的问题。在缺乏监管的情况下,企业就会为获得最大利润而违法违规生产,导致市场经济秩序受到破坏【3】。


        2“放管服”改革环境下行政审批服务优化策略
        2.1完善清单制度
        在“放管服”改革环境下,要进一步完善清单制度,对“责任清单”与“权力清单”进行改革完善,让监管部门以及审批部门的权益范围得到明确,从而推动各项工作规范、合理开展。在开展行政审批工作时,按照职权法定的原则进行权力的界定与职责的分配。行政审批权为行政审批局拥有,监管职能为原职能部门承担,同时原职能部门可暂时负责一些技术含量高、专业性要求高的审批事项。另外,在“放管服”改革环境下,要对监管部门与审批部门之间的权责边界再进行明确。确定两部门之间的权责边界时,按照权责对等的原则对各职责分工进行细化,对责任清单进行明确,要求相关部门在后期严格按照责任清单开展相应的审批、监管工作,以此提升行政审批服务质量【4】。
        2.2完善人员队伍建设
        要想提高行政审批服务质量,就必须提高审批人员的能力素质,要进一步强化审批人员的服务意识,提高审批人员工作能力,完善其职业素养与文化修养,从而为高质量的行政审批服务奠定良好基础。相关部门要能根据“放管服”改革环境下的工作内容、工作要求制定培训方案,组织各行政审批人员参加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活动,让其接触到先进的工作理念与技术。在加强专业能力培训的同时,也需落实职业素养培训,要进一步加大对行政审批人员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工作人员以正确的思想理论武装自己,使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树立正确的服务意识与工作理念,能认真做好本职工作。部门需采取相应的奖罚措施,给与工作人员适当的约束与管制,促使工作人员摒弃错误思想观念尽心尽责为人民服务。
        2.3培育审批中介机构
        在“放管服”改革环境下,各级政府将持续推进简政放权,对一些不必要的审批事项进行消减,给与市场、社会更多的自主权。基于此,相关职能部门就应加大力度培育审批中介机构,在确保审批中介机构规范、具有实力、资质的情况下将部分行政审批事项交予审批中介机构负责,从而减轻行政审批局的压力,同时也提高行政审批效率,防止问题挤压,让群众享受到更好的服务。具体来说,政府可出台一些激励性、扶持性政策,给与中介机构一定的资金、技术、人力等方面的支持,逐步引导其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同时政府也可通过一些监管措施推动中介机构朝规范化方向发展【5】。
        2.4完善网上审批流程
        在现代化背景下,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对行政审批模式、方式进行改革,创建起网上审批制度,可有效提高行政审批速度,让群众有更好的办事体验。具体来说,政府可构建“互联网+政府服务”模式,利用互联网实现键对键审批。在各地区设立行政审批服务点,购置自助化服务机器,对群众提供自助式服务,以此优化流程、缩短时间同时尽可能避免由工作人员与群众引起的纠纷。为使“不见面审批”这一提议更好地落实下去,政府可建立一个统一的审批信息共享平台,在平台中录入各部门的各项审批信息以及行政相对人的申请材料,让所有行政审批信息在平台中流通起来,有效消除信息孤岛,提高行政审批效率与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放管服”改革背景下,各级地方政府要能按照党中央相关指示与要求进一步完善行政审批体制,创新行政审批方式,优化行政审批服务。除上文中提到的几项优化措施外,相关部门还需完善权力监督与约束机制,设立监察部门、拓宽监督与投诉渠道,加强内外监管,从根本上提升行政审批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郭佳瑞.“放管服”背景下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研究[J].智库时代,2020(14):17-18.
        [2]李娜,李聪.“放管服”视角下整合行政审批服务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20(05):17+19.
        [3]张宗新.“放管服”改革背景下济南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9.
        [4]吴铱达,曾伟.“放管服”背景下行政审批服务公众满意度实证分析[J].湖北社会科学,2019(12):31-38.
        [5]詹振铎,李晓玉.“放管服”改革背景下行政审批中介服务的优化升级[J].学习月刊,2018(07):15-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