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市 201900
摘要:在现阶段的城市中,装配式建筑越来越多,对BIM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现如今城市化建设脚步不断加快,对建筑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土地资源缺乏,人们也逐渐加大了对于节能环保的关注力度,在这样的情况下装配式建筑获得了全面的发展。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通过BIM技术的配合应用,能够有效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效率,因此文章简单介绍了BIM技术的优势,对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具体应用进行了探讨和分析,供参考。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BIM技术
引言
当前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建筑行业也因此得到一定的发展,虽然建筑行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经济增长,但因其粗放化的管理模式导致很多资源浪费、环境污染问题,不利于建筑领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而本文所讲的装配式建筑作为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加快推动其转型升级,需要采取先进的技术手段,迎合时代发展提出的需求。基于此,研究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1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结构施工中的作用
1.1保证预制构件设计的科学性
在装配式建筑结构工程施工过程中,应用BIM技术能保证预制构件设计的科学性。在进行工程施工的时候,可以体现出一定的开放性与共享性的作用。换言之,有关设计人员把具体的设计方案上传至相应的云端服务器中,并采用科学的形式,利用护具整合方法可以完成预制资源库的建立任务。提高对资源库的利用率的同时,对比不同的预制构件,可以增强控制相关构件的外形、尺寸的效果。借助此项措施,能保证预制构件设计的合理性。
1.2提升企业经济效益
在工程总承包背景下,施工设计过程中产生的风险、造价等多方面都有工程总承包商直接负责,侧面提升了企业的经济效益,施工中的设计部门在实际设计中也会更加精细化、组织化开展设计,以此来进一步降低工程造价。
1.3发挥对设计误差的预防作用
一方面,使装配式建筑结构工程实现了精细化施工管理效果;另一方面,也规避了施工过程中易于产生的装配偏差问题。所以,有关施工人员能应用先进的BIM技术,完成预制构件的规格和尺寸、钢筋的直径与保护层等具体数据的任务。同时,应用有关BIM三维视图模型,能将不同预制构件间的情况直观地呈现出来。
2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措施
2.1模拟施工
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环节是整个建设的关键环节,如果没有加大管理力度,很有可能达不到设计图纸的施工效果。所以在正式开始施工之前,相关管理人员可以通过BIM技术对整个施工进行模拟,针对施工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将设计环节各个预制构建的参数输入数据模型中,这样就能够帮助管理人员在模型中进行观测,及时找到施工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及安全隐患,可以对设计图纸进行相应的修改和完善,如果在模拟过程中发现确实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还能够对设计方案进行及时的修改,将修改后的信息和数据输入模型中检查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利用BIM模型可以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信息,加大设计人员和管理人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切实提高设计方案的可行性,保证后续施工的顺利进行,从根本上提高装配式建筑项目的施工质量。
2.2管理装配式建筑材料
可以通过BIM技术改善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材料管理。
在装配式建筑的PC构件预制过程中,预制现场会堆放大量的材料与构件,且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来对材料与构件进行分类和储存,且人工操作难免存在各类误差。BIM技术的引入,可以准确模拟施工现场,在了解项目具体情况的基础上,将施工各阶段所使用的PC构件逐一统计,从而方便预制厂分批预制,避免了预制现场堆积过量或材料短缺的问题。同时,BIM技术的引入,还可以方便验收者根据电子信息表收集PC构件信息,大幅度提升验收工作效率。且当施工进度变化时,验收者还可以依据材料进场计划灵活调配现场资源,以确保特定区域的PC构件数量满足施工要求。另外,施工完成后,施工发可以借助BIM软件统计施工过程中构件及材料的实际消耗量,还可以将构件及材料的计划用量与实际用量展开对比,为后续的材料管控打下基础。
2.3BIM技术在构件管控方面的应用
混凝土构件的预制决定了工程的质量,关系着施工过程的安全性。装配式工程可充分地利用BIM技术以及RFID技术。RFID技术为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无线电频率识别)技术的缩写,通过RFID技术能够有效传递工程中构件的生产信息,同时将相关信息整合在BIM技术平台中,最终达到提高装配式工程构件管控水平的目的,使施工管理人员能够追溯构件生产、运输、仓储、安装的全过程。在技术的支撑下,施工全过程都可在施工技术人员的监管下将构件的名称、型号、安装位置等写入RFID标签后,可根据BIM技术或者现场图纸判断构件安装位置的正确性,尽快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在装配式建筑中,预制构件的堆放对于劳动力的消耗以及施工效率的影响尤其突出,利用RFID技术+BIM技术,施工人员可在构件出厂后合理安排堆放位置,以缩短混凝土预制构件的运送距离。
2.4BIM应用于装配式建筑碰撞检测
所谓的碰撞检测指的是在BIM技术的帮助下预检查及排除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本专业或不同专业间的碰撞问题,降低损失,提高效率。设计图纸往往由不同专业人员进行设计,不同专业之间的传递协作往往会出现偏差。基于同一BIM平台,土建及设备专业全方位的三维模型可在任意位置剖切大样及轴测图大样,观察管线相互位置关系,BIM软件可全面检测管线之间、管线与土建之间的所有硬碰撞或间隙碰撞,反馈给各专业设计人员进行及时调整,避免后期资源损失。在BIM技术的帮助下对设备管线方案进行协调定制,其工作效率比传统工作方案有很大的提升,把设计失误程度降到最低,实现更好地协调。不管是基于算量BIM软件或专业的Navisworks的碰撞检测,在设计阶段BIM技术的应用,对成本控制、施工方案设计、施工管理方面都起到很大的帮助。
结语
综上所述,系统分析与思考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结构施工中的有效应用策略显得尤为必要,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和实施价值。文章通过分析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结构施工中的作用,提出了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结构施工中的有效应用策略:注重BIM技术在生产时期的科学应用、加大BIM技术在施工场地布置中的应用力度、确保施工质量控制中BIM技术应用的合理性。希望此次研究与分析的内容和结果,能得到有关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人员的关注与重视,并且从中获取相应的启发和帮助,以便充分发挥出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结构施工中的良好作用,进而推动我国装配式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陆亚珍,吴限,吴彬,崔安平,周乃.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4):17-18.
[2]张颖.BIM技术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建材技术与应用,2019(5):32-34.
[3]陈宗霖.探讨装配式建筑设计中的BIM方法[J].建材与装饰,2020(5):70-71.
[4]张颖.关于BIM技术的绿色建筑设计思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30):124-125.
[5]刘国福.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结构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9(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