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35222919910717XXXX
摘要:铁路工程路基施工是基础性环节,对于铁路工程整体质量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要加强铁路工程路基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与控制,把握铁路工程路基施工各个关键点,实现对施工全过程的质量管控,延长铁路路基结构的安全耐久性,降低铁路工程路基施工成本,促进铁路工程施工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鉴于此,文章重点针对铁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与控制措施进行了分析,以供借鉴。
关键词:铁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应用;控制措施
1导言
近年来,在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过程中,铁路交通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推动我国交通业稳定健康发展,而且借助于不同规模、类型铁路工程的施工建设与投入使用,促使地区间的经济往来变得愈加频繁,人们出行的便捷性大大提升。因此国家在未来仍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进行铁路工程的施工建设,与此同时,工程施工建设期间的路基作业质量问题要引起铁路工程承建单位的高度关注,以此可以利用有效的质量控制方法提升路基施工质量,为工程后续项目的作业建设打下稳固的基础。
2铁路工程路基施工工艺
总结铁路工程路基施工作业时使用的施工工艺,主要包括:路基基底处理工艺,即开展工程路基作业时首要工作任务为处理路基基底,处理完毕后才可以进行路基下一个环节的施工作业,具体操作期间注意对基底性质进行判断,一般情况下基底土多为耕地土、松土,可借助于操作工具对其进行翻耕,并且要分层次进行填实处理,如果基底属于软土地基,那么就要对其进行排水、污泥去除、晾干、填实等处理,使地基基底稳定度符合要求;路基填筑压实工艺,待铁路工程路基基底事先处理完毕后,要求施工人员利用提前配置好的填料进行路基填筑施工,并且利用大吨位压路机进行多次碾压,以此便可以保证路基压实效果好,压实度达标;路基基床质量检验与边坡防护,即施工人员要对铁路工程路基作业质量进行压实度、平整度、坡度的检测,确定符合要求后可对边坡稳定性进行检查,利用土石进行防护处理。
3铁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与控制措施分析
3.1施工前加强实地调研工作
因铁路项目的施工过程往往需要横跨较广的区域,而不同区域无论是在环境、地质、水文等各方面都会有所差异。若不同地区的铁路路基施工无法照顾到区域的环境特点,则势必会对铁路项目工程的整体质量带来严重影响。对此,为确保项目的合理修建并保证项目质量,必须要在施工前对工程区域的环境、地质、水文及气候等方面情况予以全面调查。同时,虽铁路路基本身是承载铁路的土工结构物,但也需要原本的土壤才能满足路基的建设要求。因此,对于施工前的土壤性质、土壤分布以及含水量等地质研究亦不容忽视。不仅如此,部分地区还可能出现填料短缺的状况,为避免影响工程整体质量,需提前拟定工程技术质量指标,确保所选填料适合于当前区域的地基改造,切忌采用稳定性较差且容易出现下沉的填料。当然,液压工具也需合理选择。如区域内的地质以砾石土、砂类土和细粒土为主,则需首先利用重型钢轮压路机压实,碾压方法则需根据路基的具体条件合理选用,最后是要提前准备施工所需的设备以及做好施工原材料的运输及存储,为各环节施工作业的有序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3.2加强路基底层的施工
在进行铁路路基底层施工时,首先要了解底层土地的原本用途,以便确定土层性质,然后再根据实际施工情况进行具体安排。比如说,原本的路基层是松土性质或曾经用作耕地,那么铁路就要进行翻挖,然后再进行分层次的填充压实;如果曾经是池塘、沼泽等含水量大的土地,那么在进行路基底层施工时,就要先进行排水晾干,再进行抛填石土,以便确保铁路路基底层的稳定性。除此之外,为了确保铁路路基底层的顺利施工,在进行施工前,要把整个施工范围内的垃圾和树木等杂物进行彻底的清理,最大限度节省施工成本。同时,在进行压实操作时,也要注意铁路走向坡度等问题,确保铁路填筑可以就地施工,降低后期施工难度。
3.3运用路基防护技术
铁路工程在建设时,所涉及的问题比较多,对于每一个环节都应该保证施工质量。为了降低施工质量不合格的发生率,对于不同岗位的工作人员施工单位都必须要进行合格的管理,提醒工作人员认真做好每一环节。在安装地基材料时,一定要通过放置标示语等措施,防止其他人不慎落入地基深坑中,提高施工作业的安全性。除此之外,在路基位置还需要建设隔离防护,起到防护的目的。还可以一边深挖路基,一边加固周围的土层,这样不仅能够达到防护的目的,还能够保证路基更加稳定密实,并且底层十分牢固,不会发生变形和倒塌。由此可知,在进行路基施工时,不仅仅要注意施工的进度以及挖掘的速度,还应该做好路基防护工作,保证安全生产。如果能够对路基的承载层和底层进行加固,则更加能够提升铁路的稳定性。
3.4合理选择路基施工方法
目前,国内常用的铁路工程路基施工方法主要有3种,分别是碎石桩法、静力排水固接法及换填法。以上方法针对不同地质条件,不同施工方法各有其优势与不足。如碎石桩法是将具有较高强度的碎石填充到路基中,借助横向产生的振动力促使路基形成孔桩,再通过向孔桩内填充碎石来提高路基整体强度与承载力的施工方式。相较于其他路基施工方法,碎石桩法的主要优势在于其操作较为简单且成本较低。基于以上优势,使得该方法在我国铁路工程路基施工中的应用最为广泛。而静力排水固结法主要适用于土壤含水量较高及低洼路段,其原理是通过事先施工一定深度的沙井,而后基于重力的作用促使路基两侧多余的水分汇集于沙井之中,再利用水泵将沙井中的水抽出,在提升稳定性与承载力的同时,避免出现路基沉降。换填法主要适用于不满足铁路施工需求的地区,因施工区域的土壤及土质结构不合适铁路工程路基施工项目的开展,故需以硬度较高且具有较好透水效果的新材料替代原表层稳定性较差的土壤,以此提升铁路工程路基的稳定性。换填法虽因其亦具有使用范围广且作业成本低的特点而在路基处理过程中十分常见,但该方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即所需换填的深度不宜超过5m,且换填过程需首先对换填的深度及范围予以明确,而后再根据铁路路基的改造需求明确所需的建筑材料,如混凝土块、煤渣以及鹅卵石等。每项填料的厚度除了需不低于20cm外,还需在填补完成后进行碾压施工以提高路基的密实程度,最后还需由专业技术人员对路基的处理效果予以全方位检查,确认施工是否满足相关标准要求,以确保改造质量及效果。
3.5加强施工人员施工作业质量的检查
铁路工程路基施工的现场作业管理人员要对施工人员在每一个施工环节的施工行为进行质量检查,如果存在施工人员未熟练掌握施工技术或者敷衍地进行施工的情况,需要及时联系施工单位的技术人员对于这些施工人员进行施工能力与质量意识的培训培养,通过者可以继续进行工程路基施工,确保工程后续路基填筑、压实及养护等环节的施工质量达标,各个细节的作业质量较之于以往有着非常大的提高。
4结束语
总之,为了确保铁路工程路基作业质量,需要施工单位对于该作业内容的具体施工工艺进行全面且系统地把握,以此在之后的工程路基施工中多进行应用。同时施工单位还需要制定专门的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策略,以便对工程各个施工环节的质量加强控制,最终促使铁路工程路基施工质量符合工程建设的相关要求,实际应用期间的使用寿命显著延长。
参考文献:
[1]王禧.铁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与控制对策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03):274-275.
[2]王彦军.铁路路基施工技术及防护措施的应用[J].建筑技术开发,2016,43(11):139-140.
[3]那强.铁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与控制[J].山东工业技术,2017(08):93.
[4]冷超.铁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的应用与控制对策[J].建筑技术开发,2017,44(01):125-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