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矿集团庞庄煤矿 江苏省徐州市 221011
“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家”文化有助于班组员工互相鼓励,互相进步;有助于班组员工互相关爱,互相包容;有助于班组团队神的构建。良好的“家”文化也是持续开展各项工作和创新的动力源泉,会引领各项工作朝着蓬勃、健康的方向发展。为更好的弘扬“家”文化,传递正能量,徐矿集团庞庄煤矿围绕煤矿行业员工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劳动强度大等工作性质,积极培育和践行“家”文化,树立起同建共享的人本理念,并努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氛围,用“家”文化感染和激励员工。最终,良好的“家”文化有助于提升班组的竞争力,推动企业管理走上服务员工人性化、设备维管科学化、安全保畅精细化的发展之路。
一、我们应当建设什么样的“家”文化
一个班组,其实就是一个家。一个家,如果没有爱,对家庭成员来说就仅仅是一个地方或一种称谓。这样的家没有积极向上的活力,也没有安全感。如果没有规矩,这个家就会陷入混乱,无法维持,更谈不上进步;如果没有团结互助的精神,就会失去创新的动力和源泉。为此,我们应该创建一个和谐、安全、积极向上,充满温暖,有安全感、团结互助的家。当然,在这个家里,我们也应该有属于自己的规矩。
二、创建班组“家”文化的前提条件
企业文化不能自发形成,要具备基本的前提条件,通过挖掘精髓、提炼精神、形成理念、普及推进等创建活动,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企业文化。同理,创建班组“家”文化,也应具备基本的前提条件。
一是要有领导的积极倡导。领导是广大员工的思想引领人,其德才水平、创造精神、事业心和责任感无不影响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对班组“家”文化持什么态度,推进的力度怎样,甚至身体力行的如何都是决定性的因素。领导的倡导力度,影响着创建班组“家”文化的定位、导向与程度。
二是要精心培育良好的管理“土壤”。班组的生产要素完备、各项管理制度健全,生产环境和谐,人员素质较高,有较好的工作业绩,这些条件对于广大员工具有积极的导向激励作用,会使该群体对岗位和个人前途充满希望,不断增强责任感和事业心。因此说,良好的管理基础是创建班组“家”文化的丰厚土壤。
三是要有班组内部和谐的氛围。协调的生产组织,融洽的人际关系是其内部环境具有“吸引力”的要素。在日常工作中班组长要充分发挥管理艺术,能够聚群力显智慧,成为班组“家”文化的定调人与实践者。和谐群体的作用是创建班组“家”文化的氛围条件。
三、创建班组“家”文化的途径
班组“家”文化既要紧密围绕生产管理中心工作,同时又要结合班组岗位实际和员工队伍的长远发展要求,以此研究创建班组“家”文化的有效创建途径。
途径一:从实际出发,围绕班组生产管理研究班组“家”文化。每个班组的工作都是实实在在的,它以岗位的点,形成个班组的面,是一个岗位、人员任务的共同体;每项工作都明确而又具体,它以实物的点,形成整体的面,是完成同一类性质工作的系统。创建班组“家”文化要研究在这个环境下的行业特点和文化溯源。因此,班组“家”文化要根植在生产管理之中,吸收生产管理的精华,注入创新的营养。
途径二:从以人为本出发,研究每一个人的积极因素。班组“家”文化的宗旨要体现出人文情怀,把岗位上的员工放在第一位,理解人、关心人、培养人,开发好企业的第一资源要素,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共同目标,心情愉悦地在岗位上奉献。
途径三:从全员认同出发,研究文化的理念和形式。班组“家”文化的理念提炼与设计是基础和前提,员工认知认同是关键。班组员工对“家”文化的认知认同,一是取决于理念的易于接受,二是取决于贯彻落实的形式。实际朴实的“家”文化理念是岗位员工所乐于接受的,简明活泼的贯彻落实形式是容易见到效果的。
要明明白白地说清楚在这个工作环境里,提倡什么,追求什么,如何发挥作用,怎样实现价值目标。
途径四:从突出效果出发,研究确保班组“家”文化的持久生命力。班组“家”文化归根结底是为生产管理服务的,班组的工作成效如何,业绩优劣,将直接影响到“家”文化的践行和发展。员工不仅要把企业文化与自身融为一体,从自已身上就能体现出企业文化,而且还需要创新企业文化。创新不能一次完成,员工能够锁定发展变化而自觉不断地创新文化,才能永葆班组“家”文化的生命力,使企业文化走向成熟。
四、创建“家文化”的具体举措
“家文化”建设需要高管的重视,更需要员工的认同。徐矿集团庞庄煤矿的“家文化”,是指具有煤矿特色的,能真正体现“家”的概念和内涵的,充分被员工拥护、认可和接受的,已潜移默化融入到日常经营管理和行为习惯的一种意识形态,这种文化由改革发展引领、通过员工践行凝聚、经历史积淀升华,最后上升为企业发展的最终信仰和核心价值观。作为企业,建设“家文化”,先要给员工安好“家”,让员工每天上班有一种“回家”的温馨感,下班有一种“离家”的眷恋感;作为家庭成员,要以感恩之心回报家庭、牢记“家规”、秉承“家风”、共创“家业”。
企业倾心打造“家”的环境、营造“家”的氛围。
一是建安全之家。通过完善办公环境,增强员工依赖感。根据员工需求合理增添人性化设施,同时建立文化园地,努力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让“家文化”建设的成果惠及到每一个角落、每一名员工,从而彰显家的关爱,体现家的温暖。
二是建温馨之家。情之所系,家之所在。和谐的员工关系是指在领导与员工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领导的关爱胜过任何激励,它能为员工带来惊喜,让员工保持良好的心态,积极主动投入到工作当中。通过各种文体活动,搭建减压平台,着力营造轻松和谐的家庭氛围,让心与心贴得更近。
三是建荣誉之家。人人都希望自己有稳定的社会地位,要求个人的能力和成就得到社会的认可。员工所需的尊重得到满足时,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自己的价值所在。企业要为员工提供多种展示平台,肯定才华,激发热情,提升员工综合素质,砥砺其前行。
四是建成长之家。为员工发展搭建多种平台,创造发展机会。设置不同的晋升通道,建立人才多通道发展体系,各类人员专精所长,在相关的专业领域努力进取,充分挖掘每名员工的潜力,使其尽己所能,创造更多价值,实现更高理想。
家庭成员要加强自身修养,精心呵护自己的家。
一是要有责任心。责任心是心之要塞,不可或缺。责任心出勇气、出智慧、出力量。责任心强,再大的困难也可以克服;责任心差,很小的问题也可能酿成大祸。因此,要培养责任心,对事情敢于负责、勇于担当。
二是要有忠诚心。忠诚心是员工对所服务的企业竭力奉献的愿望。企业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壤,是我们成长成才的平台,是我们实现价值的载体,忠诚于企业,就是对自己最大的忠诚。
三是要有敬业心。敬业就是要用一种恭敬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爱岗敬业是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规范。员工要认真对待自己的岗位,对自己的岗位职责负责到底,无论在任何时候,都尊重自己的岗位职责,对自己岗位勤奋有加,让平凡的土地绽放出不一样的花朵。
四是要有诚信心。诚信是做人的真诚和做事的守信。员工在实际工作中,待人处事要真诚、老实、讲信誉,言必信,行必果,一诺千金。只有诚信,才能得到信任,才能被委以重任,成就更好的事业。
五是要有感恩心。员工要学会感恩,感谢单位和领导给予你的一切。学会感恩才能享受快乐的人生,才能拥有健康的心态,才能积极向上、乐观生活,才能更好更快地完成任务,最终取得成功的果实。
“家”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影响深远。因此,建设“家”文化要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引导员工把个人的进步与大家庭的发展结合起来,把个人的幸福与大家庭的和谐结合起来,努力把“家”文化建设成为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先进文化元素的集合体,使煤矿企业能在“家文化”的引领下勇立潮头、踏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