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平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256200
摘要:为了保证土地管理质量,有关部门对土地信息数据的精确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传统的土地资源勘测技术不仅需要高额的资金,而且效率也比较低,难以满足国家的需求。而利用无人机航测能高效地获得土地资源信息,并且能够进行更精密的处理,从而有效提高我国土地资源管理水平。
关键词:无人机航测;土地管理;应用
与其他测量手段相比,无人机航测技术需要投入的经费较少,而且操作简单,工作人员只需要经过短期的培训就能熟练使用。另外,利用无人机航测技术获得的信息更加精确,并能通过一系列的分析处理,得出该地区土地资源的具体信息。本文首先对无人机航测系统进行简单介绍,然后对无人机航测在土地管理中应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1 无人机航测系统
由于无人机航测系统功能多样,因此,其构成比较复杂,涉及的各种技术也趋于多元化。无人机航测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有无人飞行器、地面保障系统和荷载设备等,其应用到的技术有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技术、通信技术及无人飞行技术等[1]。利用无人机航测系统能充分实现数字化控制,第一时间收集和处理土地资源信息,另外还能完成模型创建及风险防范等任务。无人机航测系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优势。第一,成本较低,与过去利用的卫星遥感技术相比,无人机的维护更具有价格上的优势。第二,无人机航测的机动性比较强,与需要人驾驶的飞机相比,无人机由于体型上的优势,更容易选择起降地点,不需要特殊跑道,适应性非常强。第三,无人机航测系统的起飞时间较短,能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更多的工作任务,收集更多的信息和数据。第四,无人机航测操作较为容易。无人机最重要的一个特点是自动化水平非常高,其需要的操作也比较简单,操作人员不需要经过系统的培训就能熟练地对其进行控制。
2 无人机航测系统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
2.1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
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城市地区的土地需求量不断增加,给本来就不够充足的土地资源带来了新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进一步提升土地利用率、提升土地规划水平,有关部门必须不断提升对土地资源利用的管理力度[2]。为了使该措施得以落实,准确获取地理信息数据是其中最重要的一环。在过去的地理信息数据获取过程中,主要采用实地考察测量的方法,但该方法成本高且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信息采集。而利用无人机航测技术则使该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和数字测图相比,无人机在测量相同面积的土地时所需的时间更少。
2.2 土地执法监察
经过多年的发展,卫星遥感技术已经在土地执法监察工作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其在我国每年例行的土地变更调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土地变更调查间隔时间长、测量时间不可更改,因此,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进行监察的效果并不好。例如,某省前几年出现的高速公路种大豆现象就是卫星遥感技术存在弊端的最直观的体现。再如,在监察过程中,违规建设房屋,发现后进行整改难度较大,而最后只能被迫接受这种违规应用。可见,卫星遥感技术存在较大缺陷,仅仅依靠卫星遥感技术很难保证土地监察执法的质量。相比较而言,利用无人机航测进行土地监察执法,能较好地避免这些弊端。
2.3 土地开发管理
土地管理工作包含的事项非常多,而土地规划整治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其包括地理数据测量、工程进度的审查、工程质量的管理及工程项目质量验收等。在土地应用项目还没有开始之前,需要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论证,这就要求对项目预计实施地区的土地情况和规划方案进行审查,了解当地的地表形态等,并以此为依据设计土地利用方案。在土地开发项目结束之后,也需要重新绘制当地的地形图,并以此为标准确定新增加的耕地面积等,整个流程非常复杂,而利用无人机航测系统进行这一系列工作,不仅能节约时间,还能大大地提升数据准确率。
2.4 不动产登记
为了保证不动产管理水平,近年来,党和政府出台了不动产登记标准,将过去不够规范、权利归属不明确的不动产进行重新界定和记录。而这项工作必须要基于高精度的三维地理信息才能进行,而无人机航测技术的应用大大提升了地理信息数据的准确性,为不动产登记工作的推进提供了保障条件。
3 无人机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由于无人机成本越来越低以及简单的操作流程,使得无人机航测被广泛运用于土地管理中,但同样也面临诸多问题,具体如下。
3.2.1 相关标准不健全
当前 UAV 技术虽然被广泛运用于土地管理中,但却因规范和标准不健全导致诸多问题,比如,数据处理不合理、精确度低、无人机航摄操作不规范等,容易留下安全隐患。为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操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偏低,组装无人机时,安全性不满足要求;另外,UAV 技术虽然被运用到土地管理工作中,但其数据却没有依照标准进行处理,致使有些数据不合理。需要尽快完善土地管理中无人机航测技术运用标准。
3.2.2 低空空域没有开放
我国虽然深化低空空域方面体制,而且还进行试点,但仍旧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发展速度缓慢,以至于无人机航测依旧需要申请空域,进而限制了 UAV 技术运用。除此之外,有些地区甚至还出现“黑飞”情况,不利于土地管理工作顺利开展。
3.2.3 提取信息的方法较为传统
现如今,土地管理中运用于 UAV 技术,获取土地资源的信息以及土地的具体位置,也就是“在哪里”、“有哪些”,可若想获取上述信息还需应用人工目视解译法,显然该种方法也不满足要求。所以,就需要研发提取遥感影像信息的技术,以便实现自动化提取。
4 无人机航测在土地管理中的应用前景
4.1 传感器技术
现阶段,中国无人机航测技术中应用的传感器为商业数码相机。随着传感器生产技术的发展和提升,越来越多的传感器被开发出来,在未来的无人机航测技术中,传感器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成为必然。例如,大面阵相机、机载高光谱等,都能使无人机的探测实现高精度,其能有效提升无人机航测技术与土地管理的结合度[3]。
4.2 电池技术
无人机航测技术的顺利实现离不开驱动系统的稳定运行。目前,无人机的驱动主要可以通过电力和热能驱动来实现。油动无人机整体重量大,不能在一些普通场地随意起降,且使用较为烦琐,所以目前电动无人机更受欢迎。但是,电动无人机也存在航行时间不长等问题,在使用中同样受到限制。在未来的发展中,电池储能必将会成为无人机电池技术研究的一个趋势。
4.3 遥感信息自动提取技术
从实际工作情况来看,当前的无人机航测技术主要依靠人工目视解译手段提取信息,其精度难以保证。在计算机技术、分类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未来的无人机遥感信息自动化将成为现实,有利于提升无人机航测数据分析工作的效率。
4.4 倾斜摄影技术
倾斜摄影技术作为一项先进技术,已被广泛运用于无人机航测系统中,该项技术的出现有效改变了航空摄影测量方向,过去,由于条件限制,只允许使用相机从垂直角度进行拍摄,现在却可以在一个飞行平台上搭载超过两台以上传感器,可以从侧视、前视、后视等角度收集影像。这样一来,倾斜摄影就能将地物的实际情况反映出来,当然,还可以应用定位技术来获取地理信息以及影像信息,进而给用户展现一个不一样的三维世界。由此可见,倾斜摄影技术在获取三维地理信息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已被广泛运用于城市三维建模,就连土地利用也开始从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上述改变可从地籍管理方面展现出来,表现最为明显的是创建三维地籍模型,这表明,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值得应用和推广。
5 结语
在土地管理工作中,无人机航测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并且呈持续增长的趋势。近年来,土地管理越来越严格,需要更加精确的数据信息作为支撑,因此,在将来一段时间内,无人机航测的发展前景非常可观。这就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精力对无人机航测系统进行开发和研究,从而使其能够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于磊,刘精攀.无人机航测系统在输电线路带状地形图中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17,(10):12-13.
[2] 肖亮明,陈建忠.无人机航测技术在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测绘地理信息,2017,(5):96-99.
[3] 曾小霞.基于无人机遥感技术的土地利用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1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