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投标活动中规避风险、提高中标率 崔晶波

发表时间:2020/10/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崔晶波
[导读] 摘要:纵观国内外投资发展整体局面,随着我国对投标相关政策的完善和优化,以及整体采购量的增加,企业投标领域的发展也起到了显著的作用,但该过程中的潜在风险也使得企业承受着较高的经济损失威胁。
        周口龙润电力(集团)有限公司  河南省周口市  466000
        摘要:纵观国内外投资发展整体局面,随着我国对投标相关政策的完善和优化,以及整体采购量的增加,企业投标领域的发展也起到了显著的作用,但该过程中的潜在风险也使得企业承受着较高的经济损失威胁。由于部分企业想要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而使用不合法的竞争手段扰乱市场秩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企业的未来发展。基于此,以下对如何在投标活动中规避风险、提高中标率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投标活动;规避风险;提高中标率;分析
        引言
        企业的投标阶段属于初始阶段,也就是项目合同形成阶段,后续的各项工作都以此为基础进行展开,并且直接影响招标方和投标方的利益,同时企业的投标风险管理工作是一个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由此可见,投标工作本身就是一个具有特别意义且有一定风险的工作,那么,在此过程中要学会分析获得的信息并科学处理,能够尽可能地解决企业所面临的风险,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损失,同时也能为企业未来的发展奠定一定基础,因此必须重视此工作过程。
        1概述施工投标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项目承接和发包需要根据特定交易程序,在市场经济影响下落实投标活动,这种经济活动具有公平性特征。投标活动指的是招标单位在工程建设之前邀请投标人,最终确定承包商。公共媒体发布招标公告,招标文件中包含定标等内容和数量等内容,项目招标过程对应招标过程,投标法人根据特定程序参加招标活动,中标之后需要签订合同。投标活动属于一种市场竞争活动,招标人和投标人之间同时具备合作关系和竞争关系。招保单位需要选择优质的投标企业完成工程施工活动,投标人需要具备竞争力。我国投标活动需要根据市场经济制度,同时需要保障投标活动的公正性和公开性招标企业需要遵守公平性原则,向所有的企业传递相同的信息,不能倾斜于任何一个招标者。为了遵守公正原则,在开标阶段,企业需要结合客观标准考核所有的企业方案。通过公开所有的招标信息和招标标准,根据招标法律落实招标活动。
        2在投标活动中的风险
        2.1市场动态掌控能力不强
        电力工程项目往往具备工期长、投资大的特点,在前期规划过程中应该做好详尽的市场调研,了解市场情况,但是部分企业可能受到工期的限制,前期调研深度不够,导致对市场的变动情况掌控能力不强,最终导致盲目投标,双方甚至多方之间互相不够了解,导致工程隐患的增加。
        2.2施工合同中存在的风险
        施工合同中存在的风险范围较广,但主要 是集中在工程造价的确定和后期的调整上。往 往在签订合同时,建设单位会增加一些有利于 本方的条款,会对进度款的发放条件和金额上 设置障碍,施工单位应该注意这些涉及工程造 价的条款,是否在转移本应业主单位承担的风 险。在调整方面,甲方也倾向于设置与自身有 利的调整条款,如遇政策调整不进行调整,或 是包干使用等,这些都是建设方常用的有利于 自身的条款。最后还要注意履约保证、抵押等 方面,确保自身的现金流。
        2.3投标风险预警机制不够完善
        投标环节本身便具备较强的风险,企业需要结合市场、投标主体、行业内变动情况制定科学精准的风险预防体系,但是受到生产经验等因素的影响,部分企业盲目自信,认为能够处理好所有细节,导致投标环节无法抵抗风险的冲击。另外,风险预警机制形式化严重,获取信息的渠道和角度较少,无法作为风险的评判依据。
        3如何在投标活动中规避风险、提高中标率
        3.1招标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
        对于企业投标工作而言,不仅要重视风险预警,对风险信息采取有效预控措施,更要及时构建招标风险管理体系。

一方面,由于投标活动中招标文件必不可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应重点规范招标文件编制,以保证招标活动的顺利进行,即使招标活动结束也应行使对双方有效的约束力。作为投标双反签订合同的关键依据,招标文件的内容和具体条款必须明确且符合法律法规规定,以便在日后双方产生纠纷时发挥效力;另一方面,对于构建投标风险管理体系而言,应满足充分公布信息以及规范投标人的资格预审工作两个条件,应科学审视客观存在与主观判断之间存在的差异性,使风险降低至最小,重视对投标人预审资料的完善工作,杜绝出现串标、围标等不法行为,保证预审全过程的透明性和公平性,并将资格审核结果公之于众。
        3.2投标文件要突出专业性
        投标人要认真编制好投标文件。招标人可以从 投标文件中看出投标人是否具备相应的实力,管理 水平是否规范达标。由于招标人越来越重视评审技 术标书,对技术标书的要求越来越苛刻,这就让投 标人不得不对技术标书重视起来。指定专门技术人 员来编写技术标书,这样可以在技术标书编写方面 以及在投标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经验,最终赢得招 标人的青睐。要想编制出一份能获得合同的投标文 件,不是件容易的事儿,除了要对招标文件仔细地 阅读研究,理解招标人的意图,提出合理价格外,还要尽一切力量来满足招标人对于质量、进度及安 全等方方面面的要求。
        3.3重视企业投标风险工作的日常管理情况
        企业的投标工作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因此要重视企业投标风险工作的日常管理情况,对其进行动态监测。日常管理工作内容涵盖广泛且琐碎,更要清晰标注出各种潜在的影响企业发展的不良因素并进行整理解决。我们在长期的实践中也发现风险管理活动与日常经营活动的结合可以更好地应对风险,员工明确自身职责,公司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和奖惩制度,落实管理制度。
        3.4关注评分标准
        在编写投标的商务文件时,常常会被忽略一个问 题,即招标人所制定的评分标准。这部分内容一般是 放在招标文件比较靠后的位置,甚至可能出现在招标 技术文件之后。要认真查阅这部分内容,主要是看看其中有没有 在投标人资格要求和投标文件组成部分里没有谈到的 商务要求。如招标文件要求投标人所提供的已实施的 案例要满足何种标准才能给分等。投标人查阅这部分内容,也使得投标人对评标分 值的构成有所了解,能够预估一下投标结果。投标人 一定要争取拿到能拿到的分。
        3.5注重内部的监管
        投标环节中在具体的实施中如果缺乏有效的监管,会导致工程项目存在违规现象,如逃避招标、中标方私自外包转包,因此,对投标双方要强化监管。投标风险的防控管理最重要的就是保证调控能力,要有风险意识,如果发生风险,可以及时做出反应加以处理,将风险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水平。针对招标方,还要保证评标的规范化,相关人员遵守职业道德,评标要采用公开、公正、公平的方式,明确标准。可以借助第三方监督评标过程,如采用综合评标法全面确定投标方的信用等级,评价能力,以确定最优的企业,防止徇私舞弊现象的发生。投标方的竞标也要自律,要基于公平竞争,消除不正当竞争行为。投标双方要结合投标风险,评估风险,如借助担保和保险制度,降低投标风险引发的经济损失。
        结束语
        企业注重投标风险管理旨在保证公司健康发展、平稳运行,能够在复杂的市场经济中稳定发展。在实际投标过程会存在更多的未知以及其他复杂的不确定因素,这使得最终的投标价格变得难以预测。因此要加强风险管理体系对企业投标情况的动态监控,做到逐步完善各个细节,有效地保证风险管理体系的顺利构建和实施,从而加强风险可控性,合理规避风险,保障公司利益,增强公司自身的竞争实力。
        参考文献:
        [1]郭斌,黄罡熙.分析多风险因素的投标报价决策方法[J].智库时代,2019(19):50+52.
        [2]宋坤.工程投标各阶段风险管理研究[J].黑龙江科学,2019,10(04):112-113.
        [3]李杨.企业投标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现代经济信息,2019(01):131.
        [4]宋仁海.如何在投标活动中规避风险、提高中标率[J].中国招标,2018(48):27-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