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改善电力配电自动化及配电管理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6月第16期   作者:王达
[导读]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电力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快,电力配电系统也随之愈加完善.然而,目前我国电力配电自动化及配电管理还存在一定的缺陷,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电力配电自动化以及配电管理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
        王达
        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喀喇沁旗供电分公司  
        内蒙古赤峰市   0244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科技的进步,电力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快,电力配电系统也随之愈加完善.然而,目前我国电力配电自动化及配电管理还存在一定的缺陷,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基于此,本文主要对电力配电自动化以及配电管理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善电力配电自动化及配电管理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配电管理;问题;措施
引言
        目前电力企业想要实现电力配电自动化及配电有效管理,还需要很长时间的发展。主要因为当前电力企业在技术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这就要求电力行业管理人员要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必须要增强技术创新,以便解决技术方面出现的问题,逐渐完善与健全电力系统自动化。因此,电力企业的管理人员应转变配电管理方式,优化电力系统的管理,进而促进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
1配电自动化的具体内涵
        配电系统的自动化,是当前配电管理工作的技术升级,也是管理层面的改革优化,从传统的手工和认为操作、配电管理,转变为以自动管理控制系统程序为主要管理模式,其具体内涵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种是技术层面,自动化的控制程序与操作流程节省了大量人工和人力,这其中涉及到计算机以及电子信息等先进科学技术方法,将各个配电系统运行环节统筹起来,加快运行效率,并在逐步完善过程中保障配电设备及其网络的安全运行。另一种则是管理工作方面,管理体制要随着管理模式和技术方法的变化而做出革新与优化,以适应自动化的管理要求和运行模式,以此来高效处理复杂多变的管理问题和运行中遇到的安全风险。
2当前配电自动化及其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2.1自动化系统兼容性不足
        配电系统是由是多设备和机制组成的,其复杂性较高,在运行中需要多个环节的高效协作配合才能确保电力的平稳输送。但在实行自动化的管理系统和运行流程中,目前的系统兼容能力还存在不足,在配送、输送以及变电转换环节中出现了很多缺陷。主要原因就在于配电网络建设上投入力度不足,是我国电力系统中较为薄弱的一环[2]。
        2.2实际运行和实用中的问题
        自动化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但是很多技术模式依然停留在理论验证阶段,一些投入实用的技术模式并不完善,这也是导致配电网络并没有做到自动化技术的全面覆盖的重要原因所在。高效的自动化更离不开更高水平的智能技术,然而我国配电的智能水平还亟待提高。
        2.3科学技术实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我国的配电系统研发和实用起步较晚,自动化设备及其技术性发展要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因此技术实力和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一些关键的技术和设备还需从国外引进,尤其是在实用性的增强上还有很多工作要完成。
3我国电力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的发展现状
        3.1部分地区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上个世纪,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各项事业都开始了新一轮的改革,这其中就包括电力行业,而体制的改革必不可少的便是各个方面的变化,首先就需要进行分布最为基础的城市电网和农村电网的改革,这就不可避免的要用到大量的资金和技术,我国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便开始了电力配电自动化的研究,各个研究单位和从事电力行业的企业都加入了此行列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1]目前在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以及河北、西北的部分地区都已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基本上已经实现了电力自动化。
        3.2总体发展状况不太完善,存在较大的困难。

虽说现如今我国计算机技术和科学技术都已经达到了一个较高的程度,但是在我国这个人口众多、经济发展程度尚未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的发展中大国来说,还是存在很大的困难,电力配电的自动化不仅仅需要有较为晚上的科学技术,还需要有大量的资金作为基础,需要全国的电力系统都进行设备的完善和专业人员的培训,还需要考虑我国广大用电居民的经济状况,现在只有经济较为发达或者是政策扶植的地区达到了电力配电的自动化,因此,存在着较大的困难,截止到目前,还需要经历很长的一段时间才能实现全面的发展。
4改善电力配电自动化和配电管理工作的有效措施
        (一)进行科技创新,提升服务质量
        要想更高效的实现电力配电自动化,就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作为支持。因此,电力企业的相关技术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化水平,结合原有的配电技术,分析现存的问题,对配电技术进行创新,尽可能的提高配电自动化的实用性。,同时,电力企业还要提高配电管理工作质量,对企业内部配电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提升相关人员的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为更好的实现配电自动化提供人力支持。[2]我国,当前配电网络基本普及,在这种环境下,要想保障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就要结合新的时代背景,对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法进行创新,尽可能的融入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推进智能化管理工作。除此之外,电力企业还要进行人才“创新”,培养一批素质高、能力强的配电技术管理型人才,能够及时发现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能有效解决,进一步提高电力企业的管理效率。
        (二)提升配电自动化和配电管理工作水平
        在开展配电自动化建设工作时,电力企业要对资金和技术进行合理分配和使用,加大技术研发力度,从根本上提高配电自动化和配电管理工作水平,进一步缓解电力危机,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能源保障。随着电网在我国覆盖范围的不断扩大,电力企业更应该在配电管理方式上进行创新,保证电网能够正常工作,提高电力供应效率。具体来说,电力企业首先要打造一支能力和技术水平都比较高的研发队伍,及时对技术进行更新;其次,要完善反馈制度,相关技术人员要及时对技术使用状况进行反馈,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最后,研发人员要结合企业现实需要,在不使预算超支的情况下开展有效的技术研发工作,提供技术研发的经济性。
        (三)对自动化设备进行推广,提高使用率
        由于地区不同,使得电网和配电实际情况都存在差异,因此,电力企业在开展配电管理工作时,要让管理人员使用适用性较高的设备,让配电设备尽可能满足不同环境的需求,提高配电管理工作的效率,保证电力系统能够安全、平稳的运行。在电力系统运行阶段,为了保证配电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技术人员还要对相关配电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保养,及时更新使用效率低的设备,保证机械设备的先进性,进一步提高电力配电自动化水平。[3]另外,技术人员还要在配电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对相关设备进行检查,保障配电工作的安全性,并定期对设备进行更新,提升设备的先进性,为进一步实现配电自动化创造条件。
结束语
        如今人们的生活工作以及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对于电力能源的需求极为迫切,需求量也在逐年上升,电力网络也正面临着更大的运行压力,配电系统的自动化发展道路也更为清晰明确,就是为了确保电力网络的正常运营,防止出现不稳定因素。所以,要充分认识到配电管理工作中的不足和缺陷,采取合理的举措加以弥补,提高管理能力和运营水平。
        参考文献
        [1]丁一,葛磊蛟,张磐,刘春雨,汪宇倩,吴莉萍.新一代配电自动化主站信息穿区安全的ANP评估方法[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9,31(03):83-88.
        [2]马军,虞跃,刘昊,刘柃君,那丽丹.北斗配电终端监测平台接入配电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及应用[J].数字通信世界,2018(12):241-243.
        [3]孙健琦,倪威中,陈敏.新型配电自动化终端DTU模块化系统优化设计探讨[J].数字通信世界,2018(12):260-261+1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