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企业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管理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6月第16期   作者:牛云霞
[导读]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电力需求增长十分迅速。在新时代下,电力企业肩负的责任更重,面临的挑战也更多,因此电力企业需要做更加充分的准备去应对去发展。

        牛云霞
        国网侯马市供电公司 山西 临汾 043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电力需求增长十分迅速。在新时代下,电力企业肩负的责任更重,面临的挑战也更多,因此电力企业需要做更加充分的准备去应对去发展。而对于一个企业而言,财务风险和财务危机若不能很好的解决,将严重的制约着企业的发展。但电力企业作为国企,对财务风险的内部控制了解不深,重视性和敏感度较差,无疑非常危险。因此,电力企业需要对财务风险内部控制出现的问题,有着完善的对策,才能在未来有着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财务风险;电力企业;内部控制
        
        
1 引言
        在国有企业发展中,电力企业是非常重要的构成内容,对国民经济发展水平有很大的影响。现阶段,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市场竞争更加严峻,此种环境下,电力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改革现有管理体制是十分必要的,以此增强体质的科学与合理性,推动电力企业稳定发展。作为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财务风险内控能够有效降低并实时控制财务管理风险,尽可能降低由此造成的损失,财务风险控制逐渐被电力企业接受,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显著成效。
2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概述
        内部控制以企业财务流动监管作为基本手段,以财务风险控制作为基本目标,通过构建控制体系,实现电力企业的预期经营管理目标,是保证电力企业财务报表真实、有效的一种专门性的管理体系。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资金利用效率,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风险管控是在电力企业在实际运行管理过程中,控制所存在的潜在性风险,进而达到电力企业的预期经营管理目标,推动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财务系统在任何企业中都占据着主导地位,是推动其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内部控制必须要以财务风险管理作为基本前提,强化内部控制,在财务风险管理方法中引入内部控制,使电力企业财务系统稳定运行。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的时效性,推动电力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避免在发展过程中受到市场经济变化的不利影响。由此可以看出,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存在很密切的内在联系,二者的工作本质与方法基本相同,均是为了做好电力企业的风险控制,识别、评估、应对各种风险,从而保证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 电力企业内控管理和风险管控存在的弊端
        3.1电力企业内部组织构建不合理
        在实际工作中,我国大多数电力企业都依然存在组织结构不合理不完善的弊端。多数电力企业内部的结构框架设立虽然较为完善,但是又无法明确各个层级的权责关系,甚至存在交叉模糊的现象,不仅无法在内控管理中做出有效的决策以及指令,甚至在会失去了监督制约的作用,电力企业无法将内控管理的制度体系真正套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内控管理尽管设立,也只能流于表面。
        3.2内部控制管理环境不够成熟
        一个良好的内部管理控制环境,能够促进电力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协同性和积极性。内部控制管理的环境关系到电力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和风险管理是否全面整体,决定了电力企业根据环境制定的适配电力企业自身的制度体系,对于电力企业的运作战略目标,以及辨别风险危机的能力都有些一定程度上的影响和制约。大多数电力企业往往忽略了这一点,意识观念还比较传统,甚至意识不到位,没有深入贯彻落实到位风险管理意识以及制度,内控管理和风险管理无法发挥其真正的作用。
        3.3风险管理意识不到位
        电力企业的风险管理范围不仅涉及到电力企业内控管理的每一个环节当中,还存在各种各样的风险事前、事中以及事后整个过程中。由于电力企业的风险是不可控因素,因此就需要风险管理的体制构建需要细化到每一点,因为未知的每一项风险都有可能给电力企业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就我国现状来看,我国的电力企业风险管理意识还不够到位,很多都只是徒有其名,没有真正意识到风险管理对于电力企业的价值和作用所在。


4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管理的优化对策
        4.1改进电力企业管理机制,优化电力企业内部结构
        电力企业要改进内部管理机制,加强现代化企业制度建立,通过先进的管理模式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对于电力企业内部的权力机构要进行优化,加强责任制度体系建设,注重电力企业领导权力间的制衡性和适用性,避免“一言堂”的出现。电力企业要将内部控制管理制度落到实处,通过完善的信息化渠道获取企业经营管理的实际情况,对各种潜在的风险制定预防措施。企业经营管理的每个阶段都要有专门的组织或者部门负责,既要有具体执行部门还要有事后监督部门。通过全面的内控管理提高电力企业的财务创新管理能力。
        4.2加强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完善企业财务管理监督体系
        电力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步发展,就必须加强企业的财务风险管理,完善企业财务管理监督体系。对企业面临的各种财务风险要及时的识别和预测,对风险的级别要进行评估,以便建立有效的防范体系进行应对,通过有效的风险管理将风险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另外,电力企业要加强内部监督机制,企业可以建立内部审计机构,通过内部控制管理系统定期对各部门的财务报表进行审查,对各种违规现象及时发现,及时处理,避免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和发展。电力企业还可以引入外部审计机构。外部审计机构具有专业性和权威性,可以利用自身专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对企业的财务情况进行全面的审计,得出科学的审计结论,为企业的内部控制的薄弱环节提出改进建议,完善企业的财务管理体系。
        4.3改善会计核算的流程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电力企业业发展也要顺应时代潮流,所以财务会计人员也要树立正确的会计核算意识,以积极的态度来应对变化多端的市场经济。会计人员可以对企业内部的核算流程进行整理和创新,在不影响公司内部核算的情况下,尽量的精简企业内部的会计核算流程,妥善对会计数据进行使用和分析,做好财务风险的防范。
        4.4加强企业的信息沟通
        在当前时代下,信息的快速流通是社会和企业发展的一大动力。在对企业进行财务风险防范时,企业一定要加强信息的沟通和交流,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比如:当公司的坏账准备超过一定的预期值时,财务人员一定要向企业管理层汇报情况,要以最快的速度对此事件做出反应,把坏账损失降到最小,从而有效的控制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4.5构建内部控制管理环境
        电力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内部控制管理环境的构建。要对企业内部的行为进行控制,比如:要对企业股东的行为要规范,明确股东的权利和义务。股东要遵守企业制度进行管理。同时企业还要完善内部管理制度,要对企业内部员工进行管理和激励,让员工与企业的利益一致,从而使得企业万众一心,使得企业管理环境得到改善,推动企业的发展。
        4.6加强财务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建立财务风险防范系统
        加强电力企业的内部控制能够有效的提高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企业要实现高效的内部控制管理,就必须促进信息化建设,建立先进的财务信息系统和风险防范系统,对各种信息和数据能够及时收集和整理,方便相关管理人员分析。选用业务能力较强,综合素质较高的管理人员加入企业的风险管理机构。对企业运行的项目进行风险评估,为企业的决策者提供有效的信息,以确保企业科学合理的发展。
5 结束语
        电力企业必须要做好内部控制工作,完善财务风险管理工作,充分发挥二者的优势,这样才能确保电力企业的健康、稳定运行,推动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要加强对内部控制与财务风险管理的研究工作,不断加强对其的优化与完善,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电力企业,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崔莹.电力企业财务管理的创新微探[J].时代金融,2017(36):161.
        [2]李秀清.电力行业财务内部控制策略探讨[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7(24):72+11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