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化技术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6月第16期   作者:李玥葳
[导读] 伴随国内经济和科技水平的提升,电力行业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而这也因此使人们对于电网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所以相关工作人员有必要对电网进行优化改善。
        李玥葳
        国网武汉市东西湖区供电公司    430040
        【摘要】伴随国内经济和科技水平的提升,电力行业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发展。而这也因此使人们对于电网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所以相关工作人员有必要对电网进行优化改善。而在这种的背景下,加大对于电力调度的自动化系统的研究就成为了一项重要工作。其中一体化技术的使用对于电力调度自动化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一定要予以高度的重视。
【关键词】一体化技术;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应用

        电力行业会牵涉到民生问题,因此得到了广泛的重视,从而诞生了一体化的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不过因为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还处于发展中阶段,还并没有掌握最最尖端的技术,导致在应用期间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而想要改善这一情况,那么就要对一体化电力调度自动化技术进行研究,并对不完善的方面进行优化,以此加强电力调度的效果。
一、一体化技术的使用对于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作用
(一)减轻电网的消耗
        在电力领域当中,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采用一体化技术是一次重要突破,其作用在于能够减轻对于电网的消耗,确保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平稳安全运行。此外还可以监控系统里电网耗损的情况,迅速的找到问题,然后根据实际情况使用合理的电网修理方式,并加大对于电网系统的管控力度,以此减轻对电网的消耗。
(二)完善负荷管理
        负荷管理对于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至关重要,主要是采用DMS来监测用电供电负荷,同时进行减压、减载,以此使电负荷控制在标准范围内,我国人口数量大,经济在取得进步的同时也加大了用电量,从而激化了供电供需矛盾。所以在电力业当中建立了负荷管理系统,该系统主要是使用自动化控制技术来实施远距离用电控制,以让人们和用电高峰期错开,而在该系统里采用一体化技术,可以使负荷管理逐步的实现智能化,从而加强负荷管理效果,并使电力调度自动化更加具有精准性。
二、电力调度自动化的现状
(一)自动化的平台存在明显的差别
        当前国内所使用的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之间还具有明显的差别,所以系统平台还无法实现统一。在实施电力调度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计算机平台来创建调度平台,从而导致调度平台形成差异,进而影响了调度效果。在进行调度的时候,在一些情况下想要使系统达到安全平稳性,通常要按照有关规定来使用RISC的结构来实施电力调度,不过此系统无并不符合其他平台的需求。例如为了能够提升电力调度效率,会结合CISC架构,在进行调度的时候全面分析各种因素所造成的影响,这样系统就能够满足相应的需求,但是想完全符满足并不现实。
(二)电网模型的多变性
        这些年以来,电力行业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并正在创建大量的变电站以及发电站,目的是为了让电力行业提升我国的经济。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电网模型始终在不断的改变。而若要合理的对变电站进行建模,通常要先进行设备画图,然后在自动化系统里做好建模工作,并记录相关数据,这是一个工作量很大的工作,同时在完成一个变电站的建设以后,都要重新建立电网模型,这样就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并且还无法保证工作效率,此外还会增大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维护的难度,导致很有可能发生安全方面的问题。
三、一体化技术在电力调度自动化中的应用
(一)平台一体化
        目前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有和平台信息失去关联性的可能,这种情况通常被叫做“信息孤岛”。

而想要解决这方面的难题,可把电力调度系统和平台合理的结合到一起,以达到一体系化的效果。在此系统当中要采用能够满足要求的计算机硬件,不过各个种类的计算机之间具有与明显的差别,因此要采用中间件的形式来完成信息之间的转化,可在系统平台中创建分布式运行安装包,以此使上下层隔离,从而就可以确保上层应用的运行环境和底层隔开,主要是使用中间层的转化来完成信息交互。中间层不但能进行信息交互,而且还可以减少各个计算机件的差别。具体过程为把上层应用里的信息进行提取,然后传送到中间件里,接着通过中间件来转化数据信息,最后传送给用户,同时把结果发给程度。如此一来,就能够通过中间件,使得系统和平台间更容易产生关联性,这样就会丰富电力调度的方式。通过以上的介绍能够充分的了解到平台一体化对于电力调动自动化的重要性。
(二)功能一体化
        国内对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研究还处于发展中阶段,有关的技术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所以很有可能影响运行稳定性,从而产生故障。所以,相关工作人员有必要结合一体化技术。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主要是把数据库、图形等资源进行融合,保证子模块可以达到资源共享的效果。在采用一体化技术后,能够实现资源共享,同时在此期间也要利用中间件,企业可采用节点机,选用节点的时候要尽可能的保证其具有使用价值,以使电网系统可以方便的使用到节点,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要按照实际状况进行调控,保证和系统辐射之间的关系,以此实现调度功能的一体化。
(三)图模一体化
        为了可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合理的使用一体化技术,那么就要对系统里的数据库和网络模型库进行完善,在电力系统里所有设备间都具有关联性,通常均已成套的方式展现出来。因此若要完成图模一体化,那么就要先创建图库模型,以方便在应用的过程中进行使用,只需要做到微调就可以明显加强工作效果;图模一体化可以使建模和绘图关联到一起,而且还可使系统里的数据库信息与单元信息进行结合,完成对数据的有效处理,减少工作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加强工作的整体质量;使用图库模型,可以以最快的速度自行成图,并实现智能管理,从而提升图模一体化的使用效果。
(四)接口一体化
        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接口通常能够用来进行数据查询和进行电力服务,因此接口能够对信息进行处理、访问等,以此完成创建报告的目标,同时还可以使用认证归档技术来提高系统信息的完善性、安全性。通常,接口一体化技术包括数据库模式编辑工具、SVG图形处理等。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里,电力数据能够发送到数据库里,不过使用者的要求会因为时间的变化而产生变化,因此这就意味着要改变数据库模式。在这种情况下可创建数据库模式编辑工具,把数据库里的模型通过UML进行展现,同时检验逻辑模型和数据库之间是否具有统一性,然后做好系统数据库中的信息备份工作,这样就可以在保证信息完善性和准确性的同时加强工作的效率;SVG图形处理主要是采用指定的要求,把系统里所包含的图形全部转化为SVG格式,同时生成XML文件,以能够有效的导入和导出图形,同时还可以把电网和电力设备拓扑关系进行衔接,从而保证信息发送的平稳性。
【结束语】
         我国电网模式尽管取得了进步,不过还是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而若想加强电力调度自动化的工作效率,则可采用一体化技术,其能够改善平台不一致、电网模型多变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得以顺利的完成电力调度,加强系统的运行效果,这样以便得以使电力行业得到良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罗小杰.一体化技术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20):115-115.
[2]向志红.一体化技术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分析[J].电子制作,2013(12X):218-218.
[3]穆国东,吴俊敏,王雪娇.一体化技术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17(32):92-92.
[4]梁妍陟.一体化技术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机电工程技术,2019,48(9):193-1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