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军利
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夜村中学 陕西 商洛 726005
摘要:由于初中物理本身比较抽象,尤其是其中所涉及的诸多概念、公式、定律等,对于学生形象思维、逻辑推理、分析应用、实践探究等能力都有着较高要求。而生活化教学的引入,则可以促使初中物理与现实生活实现有机衔接,为学生充分认识生活问题、更好学习物理知识铺设广阔道路,架设衔接桥梁,进而让学生在实现生活与物理的过渡、融合、对接中更好学习物理知识,探究物理问题,实现认知蜕变,获得能力提升。因此,教师在开展初中物理教学指导时,应该以生活化思想与理念为指导,切实寻求实现初中物理生活化的有效对策与路径,让学生在科学指引、多元带动、充分驱动下更好学习物理知识,提升综合素养。以达到有效化解教学难度,切实促进学生认知,更好提升教学效能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物理;物理教学;生活化;认识;实践
所谓物理教学生活化,主要指在物理教学中,从学生的生活背景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联系实际生活教物理,把生活问题物理化,物理问题生活化,体现物理源于生活,寓于生活,为生活服务的思想。同时,物理学习的最终目的也是借助其解决生活问题,指导生活活动。可以说,脱离生活的物理学习,势必将失去其生命力、发展性。因此,教师在开展初中物理教学指导时,应该加强对生活化措施的融合、生活化理念的渗透、生活化思想的体现,并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整合、生活资源的借助、教学路径的拓展,实现初中物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衔接,为促进学生认知蜕变,潜能激活,发展实现而给予保证,奠基铺路。
一、以生活化思想为辅助,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获得深刻认识
物理与生说之间比较紧密的关联,使得很多比较抽象、复杂的物理知识、问题等,都可以借助现实生活中的诸多现象、案例等予以解答,进而实现对于学生理解难度的降低,思维深度的迁移。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内容分析指导时,应该加强对生活化思想的渗透与融入,进而让学生在物理知识与生活现实的衔接、过渡、关联中更好学习具体知识,提升理解能力。一是结合生活现象,分析教学内容,切实增强物理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形象性,使学生对具体知识获得深刻而精准的理解。二是利用生活原型,解答物理问题,使学生对不同物理原理、模型、公式、概念、定理等获得更为科学认识,实现更好学习。为切实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有效性而给予保证。例如,例如,在开展“运动”章节“摩擦力”知识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光滑的地砖上滑行,感受滑动时与静止时脚底的阻力,在亲自实践中理解滑动摩擦力与静止摩擦力的差异,以实现对于学生认知视域的开阔与理解能力的提升。
二、以生活化理念为驱动,引导学生对物理实验开展深度探究
很多物理知识的学习、理解,必须以具体实验操作为辅助,让学生在动手实践或获得对于知识的科学学习,充分认识。因此,在生活化理念指引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开展时,应该从探寻合理、实用的生活化实验器材入手。
通过师生之间的通力协作,将生活中可利用的素材转换为符合实验要求的实验器材,为实验教学开展提供保证。首先,结合实验需要,开发实验器材。在实验教学开展之前,教师应该明确实验的原理、流程、器材等,对学生给予科学指导,让学生在深度把握实验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实验需要,去寻找可以替代实验器材的生活化素材,为生活化实验器材开发奠定基础。其次,针对实验特性,创造实验器材。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师生还可以通过加工、创造的方式,对生活素材进行适当改造、组合,变废为宝,将生活中的废旧物品通过简单加工、组合、改造,使其成为能够满足实验需要的实验器材。最后,研究实验内涵,评估实验器材。对所开发或者创造的实验器材,在使用之前,教师应该和学生反复检查、考量其安全性、可行性、实用性等特点,以确保所利用的生活化实验器材能真正满足实验需要。另外,在有必要的情况下,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对实验进行创新和改造,多开展一些带有趣味性、实践性、创新性、自主性的物理实验,实现物理实验器材取材生活化的目的。例如,在开展“大气压”实验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设计瓶子吞鸡蛋等有趣的实验,引导学生打破思维定势,在实践探究中获得对于所学知识的深刻理解。
三、以生活化要求为引领,推动学生对物理现象产生浓厚兴趣
初中物理所涉及的很多知识,都具有很强的系统性、严谨性,必须借助更为形象、直观、生动的指导与引领,促使学生通过不同知识之间的衔接,不同问题之间的探究得以充分理解。这其中,鲜活教学情境的创设,便显得尤为必要。而且,在多元教学情境的驱动下,学生对于很多物理原理、概念、公式等知识的学习,必须以具体教学情境为辅助,方可获得更为充分的认知。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加强对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创设,进而指导学生在生活化、趣味性、丰富性的教学情境驱使下,开展问题探究,进行认知实践,以切实增强其思维能力。例如,在进行“热学”知识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入冬季环境内,给热水壶里倒满水,当盖上瓶塞时会发现瓶塞被弹出这一生活现象,使学生融入生活情境内,开展探究与实践。既增强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了学生的认知蜕变,又更好提升了教学效率,有效促进了教学发展。
四、结论
总之,初中物理所蕴含的诸多生活化特质,使得其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综合素养的培育都会产生积极影响。因此,教师在践行生活化要求,落实生活化措施,开展生活化活动时,应该加强研究和分析,开展实践与探索。进而针对学生需要、知识特性、教学导向,科学构建生活化教学情境,有效开展生活化教学活动,全面融入生活化教学措施,使学生在生活化、多元性、丰富性、有效性教学指导下,更好提升自身学习能力,切实激活自身认知潜能。使生活化教学更好服务于初中物理教学开展,更好作用于学生物理素养塑造。
参考文献:
[1]王学书.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J].试题与研究,2019(36):190.
[2]朱海军.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研究[J].名师在线,2019(29):44-45.
[3]黄鹏云.初中物理教学生活化的认识与实践分析[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9,48(12):16-17.
[4]王小霞.生活化情境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实践探究[J].考试周刊,2019(31):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