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新的职业教育的教育管理模式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7期   作者:唐振
[导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正在不断发生新的变化;为适应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发展变化,职业教育必须不断进行自我创新,方能推动职业教育向前发展。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创新问题
        唐振
        湖南吉利汽车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正在不断发生新的变化;为适应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发展变化,职业教育必须不断进行自我创新,方能推动职业教育向前发展。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职业教育的创新问题。本文将基于创新,对职业教育的教育管理模式进行研究。
        关键词:创新;职业教育;教育管理模式;研究
        长期以来,职业教育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但职业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职业教育担负着提高劳动力素质,实施转岗培训,对劳动者开展终身教育的任务;职业教育担负着把我国巨大的人口资源转化为巨大的劳动力资源的重要任务;因此,职业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创新,职业教育也应当不断进行创新。

1职业教育教育管理现状
        近些年来,职业教育在国内进入快速发展的上行通道。职业教育办学规模不断扩大,职教师资人数逐步增长;职业教育专业越来越多(在有的省份,职教学校涵盖政法、体育、理工、外语、财经、医药卫生、艺术、农林、文化教育、材料、能源、传媒、轻纺、食品、旅游、电子信息等数十个专业[1])。——据统计,截止2019年,全国职教学校数量已超过1万所,职校教师人数超过107万人,当年在校生人数超过1570万人,当年毕业生人数超过490万人。
        但目前职业教育管理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①产教融合度不高,民营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对职业教育不感兴趣,不愿投入大量资金支持职业教育,也没有兴趣广泛开展校企合作;②生源质量堪优。报考职教学校的学生,基本上考不上“211”、“985”大学的后进生,他们普遍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将他们锻造成企业需要的优秀应用型人才需要职校教师付出很大的努力。

2基于创新的职业教育的教育管理模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产业结构、国内劳动力就业结构正在不断发生新的变化;大量中小企业正在不断诞生、不断破产。——为适应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发展变化,同时也为了解决当前职业教育管理中存在种种的问题,职业教育必须进行自我创新,必须构建基于创新的职业教育的教育管理模式。
        在计划经济年代,国家向初级基础教育与高等学术研究型教育投入了大量教育资源,导致职业教育成为教育体系中的一块短板。——近些年来,职业教育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国家的财力毕竟有限,无法向职业教育投入更多的资源;国内企业也不愿向职业教育投入资源,导致职业教育处境尴尬[2]。这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我国教育链与产业链缺乏有效对接。因此,必须基于创新,构建“国家部门-职业学校-企业”三者联动的职业教育的教育管理模式。

作为国家部门,教育部、工业信息化部及其它有关部门必须主动承担应尽的责任,必须主动调整畸形的国内教育体系(我国现有教育体系只能年复一年培养出大批低素质劳动力,以及只能在国家事业单位工作的干部、研究人员、教师,他们都不能胜任民营企业发展的需求,更不能胜任民营中小微企业发展的需求;因此,现有的教育体系不能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前发展),必须以职业教育为中心,向职业教育投入更多的资源(同时适当压缩学术研究型院校),并鼓励、引导企业支持职业教育;作为企业,要在国家部门的引导下主动支持职业教育,与职业学校广泛开展校企合作,实行“订单式”人才培养,把职校生培养成企业所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作为学校,职业学校必须进行换位思考,要确保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可以实现良性发展,要基于企业的角度办职业教育,基于企业的管理模式来管理、教育学生,把学生培养成企业的优秀员工,让每一名学生都可以为企业创造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

3基于创新的职业教育的教育管理效能
        基于创新的职业教育的教育管理效能,必然具有多方面的效能:①从动态教育管理效能来看,基于创新的职业教育必须具有较强的教育行政效能、职业学校管理效能、职业教育实施效能(包括职业教育效能、以及学生学习效能);②从静态教育管理效能来看,基于创新的职业教育必须具有社会教育效能、职业学校教育效能、企业教育效能、学生效能、教师效能、企业技术人员效能、企业管理者效能[3]。
        要充分发挥好基于创新的职业教育的教育管理效能,需要国家部门、企业、职业学校通力合作。就职业学校来说,职业学校必须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为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要保证每一名学生都可以顺利就业,并获得较好的个人发展;要保证每一名教师都有一定的上升通道,都可以实现一定的个人发展;要给予行政人员和教师高度的自主权,要鼓励教师不断研究企业的实际情况,要引导教师主动研究企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并组织教师基于企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对学生开展针对性教育,从而控制教学秩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自治权,引导学生实现自我管理,引导学生参与学校的各种事务,引导学生参与校企合作,还要在校企合作中充分保障每一名学生的合法权益[4];要给予企业一定的管理权,允许企业对学生进行严格管理,支持企业对学生进行严格管理(但前提条件是:企业必须尊重每一名学生,不能把学生当作“打工仔”、“打工妹”来使唤)。

4小结
        职业教育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仍旧存在着一些问题,无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无法帮助中小微民营企业实现健康发展。因此,必须对职业教育管理模式进行大胆创新,必须就基于创新的职业教育管理模式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探索。

参考文献:
[1]张春燕. 新形势下高职院校教育管理的改革与创新[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0, 33(07):5-6.  
[2]许海港. 高等职业教育管理模式的创新研究[J]. 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 http://kns.cnki.net/kcms 20(02):75-76.  
[3]张国丽, 耿婧, 吕振君. 基于国际经验借鉴的高职教育管理创新探析[J]. 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 http://kns.cnki.net/kcms 2020, 3(06):152-153.  
[4]徐国庆. 确立职业教育的类型属性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根本需要[J].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 38(01):1-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