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帮林
合肥市大柏中心学校
摘要:新时期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与深化,使小学数学学科的教育教学极受关注,其中重点指出需要在实际教学中延伸出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以此促进教学效率的全面提升。本人结合教学实际,谈谈如何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小学数学学科的课堂效率。
关键词;新课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1. 创造教学情境,激活数学课堂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愉快教学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教师应调动一切适宜的手段,利用先进的教学媒体创设富有吸引力的教学情境。根据心理学研究,人如果处在令自己舒适的环境中,更容易激发积极、 热情的情绪。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 况,为学生创造合适的教学情境,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帮助学生以放松、愉快的心态投入学习。教学情境的创造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图片、视频,也可以通过数学设问的方式实现。
教育家卢梭认为:“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我们要通过认真钻研教材,深入挖掘知识的内在规律和联系,借助于多媒体的声、色、光等丰富的媒体优势,给学生以形、色、声、体等的直观感,增强教学艺术感染力与启发性,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教学情境的创造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有利于学生理解数学 知识。另外,在小学数学中创造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不仅有助于深化学生体验,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需求,还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意义,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合理的创造教学情境,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引导,能够有效地活跃数学课堂教学气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效率。
2. 加强师生互动,创新学生思维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新型合作教学理念。学生作为受教育主体,理应在教育教学中凸显其地位和主体性,全面提升自身能力与素养。其次,从另一方面来讲,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化教育的需求,需要在实际教学中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与方法,加强对学生文化与素质的综合性教育和培养,才能够满足课程标准,从而树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核心思想与观念,最终呈现出较高的课堂效率与水平。
对于小学生而言,教师一方面应当了解学科特点,另一方面还应当掌握小学生的成长规律,着重关注学生的课堂表现,通过观察学生课上行为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鼓励学生大胆提问,通过对学生创造能力、理解和探究等能力的观察与引导,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行为的形成与发展,进一步实现师生互动教学的价值。
如在学习“长方体的认识”时,用土豆做学具,让学生在切土豆的过程中感受长方体的面、棱、顶点。这样,学生在观察、思考中轻松地把握了长方体的三个知识点,理解了三者之间的关系,而且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采用恰当的探究形式,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通过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自己“发现”数学结论,获得数学活动经验,去探索数学世界的奥妙,体验成功的乐趣。
3. 合理进行教学设计,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享受成功的喜悦
没有情感的学习是不完整的学习,学习的过程中拥有喜爱之心和好奇心比什么都重要。如何让学生对数学充满好奇心和喜爱之心呢?首先需要 教师合理地设计教学,增加教学的趣味性,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让每一 位学生都能在数学学习中体味到成功的喜悦。小学生是很敏感的,很容易因为教师的一句话一个举动就丧失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 对学生多些包容和尊重,教学设计可以适当地以学生的建议作为参考。
另外,学生是具有差异性的个体,针对不同的学生,教师需要设置不同的学 习任务,做到因材施教。对于学习基础好的,需要为其树立更高的教学目 标,对其每次进步给予相应的奖励;对于数学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教师需 要强化他们的基础知识训练,多给予包容和鼓励,设置教学活动的时候, 也需要照顾他们的感受,还要科学地把握教学活动的难易程度,能让他们 参与其中,展示自己,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另外,在组织学生进行自主讨 论的时候,教师需要注意两点:第一,设置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不 是那种简单到学生想一想就能得出来的问题,这样的问题没有讨论的意义; 第二,设置的问题一定要符合学生的能力层次,不是那种学生讨论也不能 解决的问题,必须要保证设置的问题能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认识到 合作的重要性。科学进行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情感,有助于激活数学课 堂。
4. 拓展训练
让学生在巩固、应用认知成果的同时,促进愉悦检验在更高层次上发展,将巩固、应用和拓展、延伸相结合。适当融入一些与之密切联系,有利于扎实基础、开阔视野、富有时代气息的内容。把活动与课外活动、社会生活衔接起来,打破封闭的教学格局。如:在教学 “确定方位”时,课后我布置学生分小组观察了解学校四周围的建筑物,并以学校为观测点,说一说这些建筑物在学校的所在位置。这样,让学生在实际应用、拓展和延伸过程中进一步尝到学习的乐趣,体验到知识的丰富性、趣味性和价值性,使愉悦情感检验得到升华。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是在教师精心创设的情境下,充分的相信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是一种很好的教学形式,学生参与面广,参与有效率高,深化学生的认识,最终使学生能够主动发展。在这样的开放型的探究中,学生经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掌握问题解决的方法,个性得到了升华。
总之,数学作为小学阶段教育教学的重点学科,需要在现代化教育模式转变的基础上,逐步改革教学方法,以此实现对学生的高效教学,满足小学数学学科高效课堂构建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王敏.核心素养下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J].科学咨询(教 育科研),2019(09):150.
[2]闫晓东.浅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的技巧[J].中国校外教育, 2018(31).
[3]丁洁.核心素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理论与实践[J].数学学习与 研究,2018(23):108.
[4]梁清香.激活小学数学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J]读写算(教育教 学研究),201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