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管理中的信息化应用探讨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7期   作者:张敏1 冀永林2 段雅安3 杜霞4 李乐基5
[导读] 摘要:近年来,在我国社会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建筑企业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
        1. 身份证号码:41030519690606xxxx;2. 身份证号码:61010319721114xxxx
        3. 身份证号码:43120219900713xxxx;4. 身份证号码:13092819840110xxxx
        5. 身份证号码:62032119920915xxxx
        摘要:近年来,在我国社会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建筑企业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为有效提高企业竞争力,企业必须借鉴互联网+相关信息技术来提高自身的施工管理水平。本文主要基于作者实际工作经验,简要地分析了建筑工程信息化管理,希望对相关从业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施工企业;信息化管理;重要性
        引言
        建筑工程作为一项分工细致并且劳动密集型行业,施工过程中所涉及的人员数量大,施工工艺复杂,并具备很大的分散性和移动性。因此,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花费时间较多。有关调查统计表明:使用传统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模式,工程设计者一天大概花费38%的工作时间去查阅工程图纸资料及协调工作;项目管理者每天需要花费46%的工作时间来搜查施工信息及交流,严重降低了生产效率。信息技术应用到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后,不仅能够通过远程管理技术降低文件运输成本,还能够快速分类、查阅相关工程信息,提高各项工程施工效率。
        1建筑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
        从实际情况来看,信息化管理技术的应用为施工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和经济效益,甚至帮助施工企业提高了核心竞争力。在这种背景下也给一些小型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带来威胁。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无论是小型企业还是大型企业都需将信息化技术融入到企业经营过程中,才可能长久立足和生存。建筑工程项目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工期长、多样性、项目庞大,因此对于施工企业的管理工作相对复杂,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对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管理中,需要实施全过程的管理,一个工程项目会涉及到多个阶段。只有保障每一环节不会出现问题才能建造出高质量的建筑,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而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在管理过程中融入信息化技术,一方面可以提高管理效率;另一方面,相对传统的管理方式信息化技术管理的效果要好,而且减少人力的投入。由此可见,推动信息化管理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应用已经成为施工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2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现状
        2.1信息技术尚未得到普及
        在目前的建设项目管理中,企业领导与管理者对信息管理的了解还相对较低,并未全面了解信息化技术在工程管理过程中的优势是什么,并且对于信息化技术的有关知识并没有充分掌握,因此,造成在建筑工程使用信息化技术的过程中,受到一定的制约,并且阻碍了信息化技术在建筑行业的良好发展。
        2.2建筑工程施工信息化管理方面专业人才缺乏
        首先,当前我国大部分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者不熟悉信息化管理系统应用知识与技能,只会简单运用计算机进行相应设计编辑、打印文件等;其次,当前我国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方面的人才较少,不能满足企业的信息化管理需求,信息系统建立中存在的问题得不到专业处理;最后,企业并未意识到构建管理信息系统的复杂性与重要性,只是简单的购买软件、安装,忽视其他方面管理模式的改革,不重视对企业管理队伍的信息化技能培训。
        2.3在施工企业中的运用存在制约因素
        信息化管理技术的应用主要是利用一些专业技术和管理软件。在建筑施工企业中,大多是按照原有的业务流程进行管理软件的操作,通过管理技术帮助施工企业提高经营效率,因此在施工企业中运用信息化技术并未改变组织结构或相关机制。但是,网路技术和管理软件不仅包含了技术,还有一些非技术因素,主要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对施工企业的业务流程重组,不断优化业务流程,使其更加规范、标准。我国的建筑施工企业属于粗放型管理,很多中小施工企业中传统管理的观念比较重,难以接受新的管理技术,以至于影响了信息化管理在施工企业的应用。
        3信息化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使用策略
        3.1强化建筑行业信息系统基础建设
        信息系统基础设施建设是完成建设项目管理信息化首要条件。只有建立具有安全性和可靠性的信息基础设施,对资源进行共享,才能支持信息系统获得高效、良好的运作。在建筑工程中包含的内容极为复杂,并和大量专业学科具有联系,数量极多,按照具体的建构层面来讲,使信息系统更加标准化、规范化才能够建立,高效率的计算机技术应该能够在建立特定系统的过程中获得最大程度的关注,考虑到建筑工程设计和控制系统以及项目建设标准的系统化与科学化方面,让各种软件、数据、信息相互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使得有关资源能够进行整合,以此来保证建设项目管理的顺利进行与实施。
        3.2积极培养和引进专业的信息化管理人才
        建筑工程施工信息化的发展最根本的是建筑企业对拥有信息化管理技术人才的培养,这里主要分为两个方面。首先,加强对企业原有相关工作人员的培养,提升其理论水平,使他们能够在丰富的施工管理经验与充分的知识储备的碰撞中,创造出新的火花。其次,积极建立与高校的合作关系,从高校相关专业引进专业人才,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实践机会,鼓励能够推动建筑工程施工信息化的人才,真正将所学转化为所用,实现建筑工程施工信息化发展的质的飞跃。
        3.3做好总体规划,推进信息化管理
        在信息化管理技术建设前,施工企业应做好总体规划,对于可能存在的问题做好预防措施,需充分了解企业发展目标和面临的环境等问题,在根据战略目标,分析管理系统实施的可能性及必要性。充分考虑好以上这些问题,施工企业在进行信息化管理的开发,选择适合施工企业的管理模式,逐步推动信息化管理技术在施工企业中的广泛应用。
        3.4构建互联网管理系统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需要建立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即基于Internet技术标准的项目信息交流系统。该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在建筑工程整个施工期间,能够通过共用的文档系统与共享的项目资料库,对项目各项决策的信息进行集体管理,主要是项目资料的共享与传递,并非对信息的加工与处理;项目各层管理者能够在其相应权限内,通过计算机操作、更新相应的中央数据库的各种项目信息。根据管理职能与权限可将互联网管理系统划分为不同的模块,实现施工队伍、监管队伍等各工程主体在系统中的组织与业务流程(如图1所示)。
 
        图1业务流程示意图
        3.5标准规范以实现信息共享
        信息化作为一项跨部门和跨行业的应用,但是其在当前有关法律制度、信息化技术标准规范的制定方面,仍滞后于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各自为政,互不相通,已经造成了大量资源的浪费。尽管设计人员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完全采用CAD,但是还不得以图纸的形式提交设计成果,施工单位不能直接使用,需要应用图纸,把所需的数据再重新输入电子版的文档中,或者需要经过复杂的信息转换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信息成本。企业必须尽量采用国标和行业标准,按照自己的特殊性编制相关专业标准。
        结语
        信息化的管理模式是当今时代建筑施工企业赖以生存与长期发展的重要途径。从工程项目的细化管理到施工流程的数字化管理,在借鉴和学习西方国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企业立足于自身的发展现状,不断改进企业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建立一支专业精、技术强、学识广的信息化建筑施工队伍,推动整个建筑业朝着信息化的方向大步迈进。
        参考文献:
        [1]孔令荣.浅析施工项目安全管理存在问题及防范措施———以某公园景观工程施工项目为例[J].科技资讯,2010(22):165.
        [2]陈娟,谢丽丽,张娟.浅谈建筑施工项目的信息化管理[J].科技信息,2011(8):792.
        [3]于尧,杨森.建筑工程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绿色环保建材,2017(06):167.
        [4]石晓峰.浅析信息化背景下的建筑工程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32):45-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