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7期   作者:李美玲
[导读]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起引导作用,学生占学习的主体地位,在初中化学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就需要教师积极地给予学生鼓励和指导,使学生的在主观能动性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
        李美玲
        黑龙江省大庆市万宝学校    黑龙江省大庆市      163000
        摘要: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起引导作用,学生占学习的主体地位,在初中化学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就需要教师积极地给予学生鼓励和指导,使学生的在主观能动性可以得到充分的发挥。初中化学学科的教学中实验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结合初中化学课程特点,科学合理的运用趣味化学实践教学,有效的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有效的化解化学学科教学中的重难点,以此来有效的构建以学生为本的趣味化实验教学模式,从而使初中化学学科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得以提高。
        关键词:趣味化实验   初中化学    应用
        引言:当前不断的深入和推进素质教育,初中化学学科作为初中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性课程,也受到了广大教育者的高度关注。化学学科的教学是以实验操作作为支撑,而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模式不仅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还不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以及探究欲,所以化学实验教学模式必须要进行改革。当前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最显著的问题就是趣味性不足,导致学生们缺乏一定的化学实验操作兴趣。本文将以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为基础,探索趣味化实验教学的有效应用策略。
        一、趣味化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当前初中阶段的学生们学习压力较大,化学学科又是一门对学生思维就能力要求较高并且非常严谨的学科,这就导致很多学生对化学学科提不起学习兴趣,成绩自然也会受到影响,长此以往,还可能会导致学生们的厌学心理。在初中化学的实验教学过程中采用趣味化实验教学,充分的利用趣味性来激发学生的化学实验兴趣,调动学生们化学实验的自主学习探究意识,以此来帮助学生们对化学学科的实验知识更容易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养成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二、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结合生活开展趣味化学实验
        初中化学在应用趣味化实验教学的过程中,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直接的关系,同时对化学学科的教学质量有着一定的间接性的影响。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在教学方式上必须要进行改进和创新,将学生最为学习的核心,充分的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深入的挖掘学生化学学科的兴趣点,将学生所感兴趣的内容充分的与实验内容进行结合,以此来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进行集中,有效的将学生们的学习潜能激发出来,从而保证趣味化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1]例如《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一课,化学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自己日常生活中关于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并对其燃烧的条件进行思考,充分的将趣味化实验教学运用起来,以此来充分的来讲学生们的学习注意力吸引过来,接下来化学教师就进行实验示范操作,化学教师将三支蜡烛进行燃烧,让学生们进行观察,并将实验现象进行记录分析,让学生们进行讨论,展开想象,鼓励学生们开展分组式实验:结合所学的化学知识以及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用自己的办法来将一支蜡烛熄灭。以此来让学生们亲自操作实验来验证自己方法。

化学教师可以跟学生一起进行实验,化学教师通过增强实验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以及学生们生活中的用品来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们在一个轻松欢快的实验环境中进行学习,以此来真正的实现了寓教于乐的教育要求。
        (二)构建趣味化学教学情境
        初中阶段的化学学科中包含了很多的抽象性分复杂的知识点,化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只靠讲解和分析很难使学生对化学知识点进行掌握和理解,对于让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进行实验更是难上加难。所以化学教师必须要将学生的化学能力以及思维特点来进行充分的了解,以此来引进科学合理的方式来进行趣味化教学情境的构建。例如在《制取氧气》的实验教学过程中,化学教师就可以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搜集相关的图片、视频、动画等资料来制作成课件,引导学生们将氧气有关的知识进行复习,使学生们可以更好的了解氧气的用途和氧气的性质。接下来化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们展示“分解过氧化钠溶液”、加热高锰酸钾”“加入氯酸钾”这三种制氧方式,然后引导学生们对于实验的装置、实验的原理以及实验的过程来进行更加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最后化学教师需要带动学生们根据课件视频中的内容来准备实验的发生装置以及收集装置,与学生们一起利用视频中的三种制氧方法来制取氧气。化学教师结合具体情况来进行了化学趣味实验的创新,以此来确保化学趣味实验教学的整体效果。[2]
        (三)拓展趣味化学课外实验
        初中化学教师在开展趣味化实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积极的引导学生们运用课堂上所学的化学知识,拓展站内课外的化学实验,以此来增强学生们的动手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初中阶段的学生大多数对于化学实验现象都有着较为强烈的探究欲望,所以这就需要化学教师对学生进行充分的引导,让小学生们充分的利用日常的生活用品来开展课外实验,以此来提高学生自身的化学知识理解和掌握能力。同时化学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这样的课外化学实验,充分的将趣味性实验教学方法体现了出来,对学生化学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结合也有着非常大的帮助。还有效的促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化学学习兴趣。例如在《水的净化》这节课的知识点学习后,化学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们收集一些矿泉水瓶、石英砂、鹅卵石、纱布等,让学生们进行分组,化学教师将准备好的活性炭分发给各小组,然后鼓励各小组学生在课下进行简易净水器的制作实验,这样在提高学生们化学实验操作能力的同时,还可以让学生们充分的体验到化学实验的魅力以及自己成功的喜悦。[3]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初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都需要高度的重视趣味化实验教学模式,趣味化实验教学占据了至关重要的位置,化学教师通过转变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使初中化学学科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都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使学生也可以得到全方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新颖.初中化学教学中趣味化学实验的应用探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9(07):115-118.
        [2]李发政.初中化学课堂趣味化学实验的应用及设计[J].中华少年.2017(05):56-57.
        [3]高曼.趣味化学实验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14):1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