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飞强
云南省曲靖市富源县墨红镇中学
摘要:生活化教学并不是一种简简单单的教学方法,而可以上升为一种教学思想,即尊重数学知识的特点,结合生活让数学知识获得“灵魂”,让学生发现数学知识也能够很好地融入生活当中,从而帮助自己解决、解释一些生活问题。那么,生活化教学对新课导入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传统的初中数学新课导入中都有哪些问题?本文结合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关键词:初中数学;新课导入;策略
一、生活化教学对新课导入的作用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生的知识水平并不高,加上教师“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更让他们丧失了很多自主学习数学知识的机会,久而久之也就失去了数学学习兴趣。而在新科导入中应用生活化教学,就能通过丰富多样的生活实例让学生看到了数学和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让他们知道了数学知识的真正用处,比之教师的“填鸭式”教学,学生拥有了自主学习和实践的机会,自然就能促进其学习兴趣的提升。
(二)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
有些初中数学学困生非常讨厌数学学习,在他们看来数学知识枯燥无味,学习的过程也非常痛苦,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对数学学习产生错误认知,甚至放弃数学学习。生活化教学方式的出现无疑是为他们打开了发现数学魅力的大门,原本枯燥无味的数学知识披上了生活的外衣,就变得非常生动有趣,也就更容易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不仅有利于教师的新课导入过程,更有利于其预习、自学能力的培养。
二、传统的初中数学新课导入中都有哪些问题
(一)导入内容不符合学生的实际生活
在现阶段的教育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依然受到应试教育的思想影响,使得数学的教学完全偏向于考试进行,而严重忽略了学生的技能培养,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使得数学教学与实际生活相脱离。在教学中,很多的数学教师不注重导入内容的实质性创新,而是偏向于构建脱离实际的新课导入方式(即为了引入知识而生搬硬套一些生活实例),这样的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使得数学课本中的知识无法与实际生活得到有效结合,难以获得学生的“学习认同”。
(二)对生活化教学引入方式理解不深
虽然说生活化的教学对于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升具有很大的推动力,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多的教师认为生活化教学的融入是扰乱课堂秩序的始作俑者,尤其是一些偏远地区年纪较大的数学教师,他们受到传统思维的限制,在对于生活化运用时,往往都是形式化,学生面对这样的新课引入方式往往都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学习思维,很多的课堂认知仅仅停留在浅层理解上。
三、初中数学新课导入的教学策略——生活化教学导入方法的应用
(一)基础和前提
1. 秉持“人本教学”理念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人本教学”理念已经成为了现代数学教学中主流的教学理念之一。“人本教学”理念旨在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发挥教师的引导启发作用,让学生能在清晰的教学思路中更好、更快地学习数学知识。对每一位教师来说,秉持“人本教学”理念就是要做到以学生为课堂中心,这样才能更好地利用生活化教学方式导入新课,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新课导入过程中,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自主思考和实践的机会,自己则充当学生的“引导者”,在学生出现思路“卡壳”的时候帮助他们梳理知识,跳出思维困境。更多时候,教师都应作为一个旁观着观察每个学生的学习态度、方式和习惯,并采用生活化教学方式对其进行积极引导。
2. 构建轻松快乐的教学氛围
著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生活即教育”的教育理论,认为生活化教学就应该和死板枯燥的传统课堂不同,是充满人情味的、充满趣味性的。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进行新课导入,教师必须要构建轻松快乐的教学氛围,不要给学生太大的学习压力,这样才能让他们的思维插上腾飞的翅膀,才能在知识的天空下自由飞翔。总的来说,生活化教学能够有效完成新课导入,最重要的就是因为轻松快乐的教学氛围。这一点务求各位初中数学教师认真体会。
(二)方法和策略
1. 用生活实例导入教学内容——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平行线及其判定》
在利用生活实例导入教学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式生活情境教学法,即利用多媒体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并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提取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比如,教师用多媒体导入一些能够引发学生视觉错误的平行线(从网络上找),先让学生从视觉观察方面说一说这两条线平不平行,因为存在视觉错误,所以有的学生(甚至是大部分学生)会说它们不平行,然后教师就可以引入“平行线及其判定条件的探究”,让学生用直尺、量角器等工具测量两条线的内错角和同旁内角,根据平行线的定义得出两条线到底平不平行。这个过程中学生就不自觉地学到了平行线的定义和判定方法,最终导入所有的教学内容。
2. 用生活实例引导学生预习自学——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多边形及其内角和》
新课导入过程中需要学生进行有效的预习自学,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借助生活实例,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预习自学,真正结合生活实例正确的解读数学知识,从而提升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和知识实践能力。
关于多边形的内角和问题,内角和计算公式的探究过程应是新课导入时的主要内容。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三角警示牌(正三角形)、直行箭头(锐角三角形)、笔记本(长方形)、菱形的镜子(菱形)、足球皮(正五边形)、蜂巢(正六边形)等生活物品,用量角器量出图形的内角并求和,这个过程学生自主实践,可以发现其中的规律,总结内角和计算公式,但由于是新课导入,教师尚未给出答案,所以学生还可以继续以公式验证七边形、八边形的内角和并与实际的测量值进行比对,由此方可通过完全的自主探究得出内角和计算公式。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知识相对简单,而且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常说常用。利用生活化教学能把数学知识同生活实例联系在一起,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从而有效提升新课导入效率和质量。当然,上述分析只是笔者的个人浅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希望各位初中数学教师能基于本文的研究分析继续探索更好的新课导入策略。
参考文献
[1] 蔡萍.基于导入教学的初中数学教学策略探讨[J].新课程(上),2016(1):142-143.
[2] 陈波.初中数学新课导入的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662(06):135.
[3] 刘静文.初中数学新课导入的教学策略研究[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9(7):0027.
[4] 刘坚.初中数学新课导入的教学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1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