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探究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7期   作者:李春辉
[导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性逐渐凸显
        李春辉
        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县第一中学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素质教育的重要性逐渐凸显。为了更好的提升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果,需要全面落实物理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增强教师和学生对物理核心素养的认知。本文在上述研究基础上,结合目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存在问题,提出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物理;教学探究
        一、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概述
        任何知识的学习都将内化为学习者个人的能力和品格,这是核心素养教育的核心理念。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适应个人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品格和能力,这种能力和品格带有物理学科的性质。具体包括物理观念,通过高中物理中的运动观念、物质观念、相互作用观念等帮助学生认识自然实际问题。科学思维意识,使学生具有科学研究意识和批判意识,能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实验探究意识,使学生能够大胆的假设与准确的预估,采用各种手段对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描述。严谨的科学责任与态度,通过学习物理知识,使学生不迷信、不盲从,相信科学、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等。
        二、当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重知识,轻能力
        当前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仍然沿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教师是课堂上的绝对主体,教师在课堂上以单纯的知识讲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听讲、学习的位置。这种上课模式下,老师将上课任务简单的看做是物理知识的讲授,对于学生能力培养的的情况是不甚重视的。学生在这种模式下,学习的目的更多也是能够做到解题,完成考试,而很少有学生真正对所学习的物理知识产生质疑和好奇,对于自身的实际操作技能和创新意识,并不是很在意。因此,造成了严重的重知识讲授,轻能力建设的情况出现。
        (二)重结果,轻过程
        物理知识中的理论、定律、结构等是前辈学者专家经过历史沉淀所证明的完全正确的经典知识,这为当下学习者的学习提供丰富的教材资源。但是,由于上述理论、定律等知识并不是孤立的,单纯的将上述结论性告诉给学生,要求学生记忆,而忽视知识的来龙去脉等是严重的重结果、轻过程的表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的知识是有完整架构和体系的,只重视结果,将会造成学生无法深刻理解结果,长此以往,失去对物理的学习兴趣。
        (三)重习题,轻方法
        很多教师在高中物理课堂上,习惯运用题海战术,反复的练习学生的解题能力,这种方法有其一定的道理,但是却忽视了对于学习方法的培养。不注重学习方法的培养,学生无法很好的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在物理课堂上面对各种问题时,只能是模仿教师讲授的方法去解决,而缺乏自主的创建和主张去分析和解决问题。
        三、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策略
        (一)教师转变教学思维和行为
        在核心素养教育背景下,要不断创新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首先最为主要的就是教师要转变教学思维和行为。

教师是课堂的主导,作为教育者,教师要深刻理解核心素养的教育内涵,将传统高中物理课堂上的不利要素抛弃掉,理解素质教育下对高中物理学生培养的要求。学校相关部门要对教师进行相关教育知识培训,使教师掌握更多的教育模式,能够熟练应用各种教育模式进行教育。
        (二)提倡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参与。学生需要能够积极主动的回答教师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通过问题的形式,勾连起课堂学习的内容。这在很大程度上就变革了教师传统教学的方法,给了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的空间和实践。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并不是呆板的,其有多种形式,例如小组讨论等,其要求就是要打破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局限,解放学生的思维。
        (三)实施分层式教学模式
        高中物理教学可以采用分层式的教学模式。将高中物理的知识点以难易为标准,从简单到复杂依次罗列。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接受能力,分别进行教学。从而对基础薄弱的同学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对成绩优异的同学开展拔高教育。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受到符合自身情况的教育。
        (四)融入情境认知教学模式
        高中物理中的很多知识与自然界、人们的日常生活有很大关系。因此,为了更好的将课堂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将理论与现实相联系,本文提出融入情境认知的教学模式。通过模拟情境等方法,将定理、公式等物理知识重新还原过程,使学生能够触摸知识的整体面貌,从而加深对于知识的理解。
        (五)加强物理实验的引导作用,培养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课程中所涉及的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都是通过物理实验得到的。物理实验是培养学生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锻炼学生思维能力的绝佳途径,教师要加强物理实验教学,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学习需求。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可能因为实验场地,实验器具等因素的限制无法满足每个学生都能实际动手实验的要求,但是教师要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等模式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实验需求,为理论物理教学打下坚实基础。物理理论需要实验数据的支撑,而物理实验需要物理理论的指导,两者关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因此教师要想提高物理课堂质量培养学生物理核心素养就必须重视物理实验教学。人类的发展受到社会等现实因素的约束,但是这并不能阻止人类科技的进步。物理实验也是同样的道理,学生进行物理实验需要服从教师的约束。教师要建立物理模型,将物理实验与实际生活场景进行对接,让学生对生活场景的熟悉转化成对物理模型的熟悉,并能够完成物理模型与实际生活的相互转化。物理实验教学需要教师严格要求学生按照实验流程进行操作,更需要联系实际生活验证物理实验的意义。单纯的依靠物理实验是无法让学生认识到物理这门学科的意义,只有物理实验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学生才会意识到物理的重要性。
        结语
        总而言之,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对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了更好的满足核心素养教育的背景和目标,本文提出要积极的进行教学模式的创新和发展,以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合格学生。
        参考文献
        [1]陈野,黄开智.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J].物理教学,2018,32(33):35-37.
        [2]何平,吴广国,邹斌.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高中物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思考[J].物理教学,2017,4(2):13-17.
        [3]庞茜.基于核心素养培养下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