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化企业提升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的途径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7期   作者:沈七三
[导读] 摘要:近年来,炼化企业将建设满足ISO9001标准要求、有效运行的质量管理体系作为加强质量管理、控制质量风险、防范重大质量事故的基础工程,强化顶层设计、规范制度流程、狠抓责任落实、严管过程质量、持续改进提升,全力打造符合炼化企业实际的制度化、规范化的质量管理体系,形成靠制度管人,按程序办事的良好运行机制。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九江分公司  江西省九江市  332004
        摘要:近年来,炼化企业将建设满足ISO9001标准要求、有效运行的质量管理体系作为加强质量管理、控制质量风险、防范重大质量事故的基础工程,强化顶层设计、规范制度流程、狠抓责任落实、严管过程质量、持续改进提升,全力打造符合炼化企业实际的制度化、规范化的质量管理体系,形成靠制度管人,按程序办事的良好运行机制。为了进一步提升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本文提出了如何提升炼化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的举措和建议。
        关键词:炼油企业;质量管理体系
        1、我国化工产业质量管理建设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1.1、企业基层管理人员对质量管理体系的理论与实践知识掌握不够
        企业管理人员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重要的角色,也是实现企业稳定经营的直接关联人员。对于炼化企业而言,其具有的新型高能特色使其质量控制相比其他企业而言更为严苛,实现安全第一的生产经营与发展模式,相比获得经济效益更为重要。现阶段我国炼化企业的专业管理人员的对于质量管理不够重视,甚至对于质量管理的认知程度不深,质量监管体系不够完善。
        1.2、传统的管理模式影响较深,应用现代企业管理方法不够
        我国的炼化企业在近几年来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一套发展模式,生产流程、市场环境、管理质量都实现了稳步提升,而我国炼化企业的质量监管体系相比发达国家大型炼化企业还存在较大差距,质量监管模式一般是结合传统管理基础上进行改善,而没有实现根本上的革新,导致企业的管理理念存在局限。此外,对于炼化企业而言,原来由质量管理部门主导推动质量管理体系,在推进企业多个管理体系整合实施一体化的过程中,质量管理部门弱化了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管理,不利于企业的健康发展。在目前的全球化工产业市场环境中,将提升产品质量作为导向,实现利润空间的进一步优化,是我国炼化企业需要重视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实现质量管理体系的全面优化。
        1.3、尚需完善相关的质量分析机构
        由于我国的炼化企业大部分是国有企业,在企业的盈利情况这一方面并不关心,为了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时才会认真的对待,当企业出现亏损时企业并不会去认真分析自身的缺陷,在企业的管理和生产时并未跟紧时代的步伐、及时改进生产设备等。而通过对企业的管理模式进行详细的分析得出,企业出现大规模的亏损状况都是由于企业内部的原因,主要是内部管理当中的质量管理出现了问题,一旦企业的质量管理方面出现了问题,会对企业的生产形成一定的阻碍,而规范化质量管理模式,能够提高员工的责任心、提升企业生产质量等,对于企业的发展和创新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2、提升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举措和建议
        2.1、确立适宜的体系建设指导思想
        为了促进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的提高,需要相关的技术人员加强对体系建设思路的设计。以兰州石化公司为例,该企业在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之初,首先加强了对体系建设指导思想的明确,并对各级体系管理人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所需遵循的原则进行了确定。在这一过程中,该公司确立起简化流程、规范管理,职责清晰、接口严密,沟通有效、配合有力的指导思想。基于这一思想,需要兰州石化企业确保质量体系的各项流程符合相关规定,并在构建这一体系的过程中,加强对公司实际发展状况的考虑,通过学习、吸收、转化、融合等措施促进质量体系运行、管理一体化目标的实现。
        2.2、不断满足和超越顾客需求
        企业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往往会因为顾客的需求转变而进行生产的改革,促进相关效益的取得。事实上,为了确保企业的生存以及发展,需要相关部门以及人员加强对顾客需求的满足以及了解,并由此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以及相关效益的取得。基于此,兰州石化公司在日常的发展以及促进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的过程中,将重大决策的输入从“管理层”逐渐转变为“顾客”,并以此为基础促进其对市场的了解以及对客户需求的满足。


        2.3、强化领导作用,细化质量职责
        一是发挥QHSE委员会领导作用。ISO9001-2015版标准对“领导作用”这一条款要求进行了重大修改,取消了设立管理者代表的要求,但对最高管理者以及组织的岗位、职责和权限的要求较ISO9001-2008版标准有所增加。根据单位的管理实际,应健全单位质量管理委员会或QHSE委员会设置,明确委员会质量职责,以发挥“一把手”的领导作用和强化领导层的齐抓共管为核心,将质量体系的管理评审与委员会的质量工作会或专项例会进行整合,通过委员会来研究解决质量问题,提出质量工作规划,部署重点质量工作,推进体系运行。
        二是细化、明确质量职责。及时修订本单位质量管理办法,进一步细化、明确单位主要领导、各专业分管领导以及相关职能部门的质量职责,突出“管专业管质量”的要求,加强各项生产过程的质量管控,在体系建设上形成合力。
        2.4、突出质量指标管理,严格质量风险管控
        一是加强过程质量指标管理。依据相关质量管理制度的要求,细化、分解本单位相关业务过程的质量指标,并通过体系审核、质量监督检查等方式对质量指标实施监督和管控;应建立关键质量指标分解对应表,明确各项指标的责任部门、执行单位,并进行分解、落实,定期考核指标完成情况。
        二是完善质量风险管控机制。ISO9001-2015版标准基于风险的思维编制,通篇都体现了对质量风险的管控。企业应以过程质量指标管控为核心,梳理各专业类别质量风险点,明确质量风险级别、管控要求和措施,建立生产过程质量风险管控手册,质量监督工作的开展、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内部审核、外部审核都应以本单位质量风险管控手册中的质量风险点为核心展开,推进质量管理工作逐步由全面管控向质量风险的分级防控的转变。
        2.5、严格体系审核管理,建立体系有效性评价改进机制
        一是优化内部审核方式和重点。体系内部审核既可以单独实施全覆盖审核,也可以与日常生产现场检查融合,按不同的周期实施,但检查覆盖的范围、检查的内容应符合体系内部审核的要求。同时,以油气生产过程为主线,以重大或重要的质量风险和关键质量指标的管控情况为审核重点,将审核要求与日常检查细则融合,全面查找存在的质量问题。
        二是健全外部审核的沟通机制。主动与外审机构沟通、协调,督促外审机构加强审核的专业深度,要求外审员以质量风险点作为审核重点,从宏观或系统层面评价受审核单位相关业务过程的质量风险管控情况,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或建议。
        三是建立体系有效性评价和改进机制。针对ISO9001-2015版标准中列出的领导力、机构与职责、质量目标、质量风险等要素,结合相关制度、标准制订体系有效性评价细则,细化每个要素有效运行应达到的要求,对体系运行有效性进行整体评。
        结束语
        实践表明,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提升的方法有很多,企业还可以通过强化体系知识培训、改进管理评审方式、建立目标考核机制等途径改进体系运行的有效性,但关键是要把好体系设计层面的质量关,树立科学的体系建设思想、有效应用质量管理理论和方法、编制高效适宜的管理体系文件,同时要将标准要求和企业实际结合起来实施。
        参考文献:
        [1]胡文文,曲和,田建国,徐学信.对化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工作的探讨[J].化工管理,2018(08):93+95.
        [2]张大卫.石化行业民营施工企业质量控制新视角研究[J].化工管理,2015(23):96-97+99.
        [3]杨国明.浅谈石化企业如何开展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J].广东化工,2007(07):136-138.
        [4]余少洲.石化企业质量、环境和HSE管理体系整合的探讨[J].安全、健康和环境,2006(03):9-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