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统计体制现状及对策分析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7期   作者:黄丽华
[导读] 摘要:这些年,伴随着全球经济进程的加快,交通行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先导性服务行业,为了确保其稳定运行和发展,主动积极开展安全生产统计工作十分关键,对交通运输行业的服务质量和长远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
        河南交通发展研究院有限公司  河南省郑州市  463000
        摘要:这些年,伴随着全球经济进程的加快,交通行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先导性服务行业,为了确保其稳定运行和发展,主动积极开展安全生产统计工作十分关键,对交通运输行业的服务质量和长远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但目前在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统计体制方面还存在着很多显著的不足和弊端。因此,本文根据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统计体制面临的障碍和问题,提出了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统计改善有效措施和建议。
        关键词: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统计体制;现状;对策
        引言:一直以来,交通运输部门都十分关注安全生产工作,并取得了部分成效,整体呈现稳中有降的趋势。但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显著提升,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工作也面临着巨大的考验和挑战。随着交通运输建设设施和规模的日益扩增,施工和运营生产和监管工作存在着一系列问题,也对安全生产监管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再加上安全事故事件的不断增加,国家和社会公众在交通运输生产管理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资金,从而为人们的生命财产提供一份安全保障。
        一、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统计体制面临的障碍和问题
        1.1各个统计报告报告机制缺乏统一性
        现如今,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行业在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和安全生产风险防治统计方面已经建立并完善了以下几个制度和流程,即道路运输部门制定的“道路运输行业行车事故报表”、海事局制定的“水上交通事故统计报表制度”、水云局制定的“港口生产事故统计表制度”从以上统计现状可以看出,几套生产事故统计表制度都涉及了道路运输和水上交通以及港口生产几个领域,主要记录了对人为因素、自然灾害以及意外事件产生的安全事故等[1]。将以生产事故统计报表实施到位,不仅有利于交通运输部门对重大安全事故信息有一个全面的掌握,还能在第一时间掌握各个单位和行业生产安全事故综合的情况。但由于月报统计日期不统一,导致各个统计报表之间无法在固定时间集中在一起获得完整的行业信息和数据,达不到安全监管部门对数据分析和汇总的需求。
        1.2统计指标不符合安全监管要求
        目前,原有的生产安全事故统计表都是根据业务管理需求去制定的,指标体系非常关注人员伤亡数量统计,且全方位考虑了事故的发生时间、地点以及具体部位等,可以基本达到了业务管理的需求。然而从安监综合管理需求去分析,事故中投入的人员数量、装备数量以及财政资金数量、最终的处理效果也是十分关键的统计内容,但现有的统计报表制度在事故处理投入方面和效果都没有进行详细准确的统计指标[2]。
        1.3统计范围不全面,重大危险源统计制度不健全
        按照交通运输部的职责,在公路水路行业主要管理的内容涉及了公路建设、运营管理和养护工作、水运工程建设、维护和运营管理等等。随着大部制的迅速革新,在原有的公路水路管理业务基础上,另外增加了轨道交通、城市公交等城市客运管理。在2010年统计报表制度完善和修正中,将城市客运安全生产管理直接纳入了《道路了运输行业行车事故统计报表制度》中,但从整体上看,道路运输在运营方面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制度仍然不健全。

最为关键的一点安全生产管理体现在事故预防方面,只有深入的了解和掌握重大安全事故发生的危险源,才能做到从根源上去杜绝危险源,防止人们生命财产损失。但目前,交通运输行业在重大危险源统计制度方面尚未健全,现有的信息统计报送制度只对安全隐患单位数量和隐患数量进行了排查和统计,对于重大危险源的种类和数量以及分布状况都每一进行详细的记录和统计。
        二、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统计改善有效措施和建议
        2.1健全统计机制,报送要求统一
        从上文公路水路佳通运输安全生产统计现状来看,其原有的统计报表制度无法满足安全生产综合管理要求,也达不到安全监督司从行业角度对其统计分析要求。因此,必须从宏观的角度对各业务部门实施的统计报表制度进行整合、完善和更新[3]。针对各个业务领域上报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报告时间、事件等级标准不一致,并且在短时间内无法对各业务局正在实施的报表制度进行更改,建议由安监部门对管理需求和数据汇总分析提出需求,再提出报表制度更新要求,将其统计时间、上报时间和上报标准都做到统一化,这样才能实现各个报表制度的无缝衔接,也能达到安全监督司对月度统计数据表进行整合和分析要求。
        2.2指标体系修订需满足综合管理需求
        针对上文所提及的生产安全事故统计表制度在投入和效果指标方面缺乏详细的记录,建议由安监部门牵头组织和研究,借鉴和学习国外先进的经验,根据实际安监要求,进一步的完善和更新生产安全事故统计指标体系,在统计伤亡人员数量指标的基础上,也要重视投入的人力、物力以及资金,甚至处理效果统计指标的完善,最终形成完整统一的统计指标体系。
        2.3重大危险源统计,扩增统计范围
        在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对重大危险源加强统计,是预防安全事故的重要基础。由于现目前交通运输行业重大危险源统计制度没有完善。因此,安监管部门应该在建立生产安全事故统计制度基础上,将统计范围进一步的扩展,再制定重大危险源统计报表流程和具体实施的计划和方案,这样能够有效的对行业的重大危险源种类、数量以及分布情况有一个深入的了解,从而提升安监管部门管理水平和效果[4]。
        结束语:综上所述,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人们生活水平也在不断的提升,交通运输行业在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只有完善交通运输业安全生产统计制度,统一报送要求、所有的指标体系修订符合综合管理要求,对重大危险源详细的统计的基础上,完善相关的统计报表制度,这样才能在及时为国家和群众提供有效的交通运输行业方面危险源种类、数量以及分布情况等数据信息,避免人们的生命财产受到严重的影响和损失。
        参考文献:
        [1]李晓君.推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制度  助力交通运输行业安全升级[N].中国水运报,2020-07-17(001).
        [2]薛彩云.2019年交通运输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总体稳定[N].中国交通报,2020-06-04(003).
        [3].《吉林省公路水路行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治理暂行办法》解读[J].吉林劳动保护,2017(12):28-29.
        [4]王涛,王屾,于丹阳,史颖.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统计体制现状及对策[J].交通建设与管理,2011(03):80-8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