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浙江之水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7期   作者:赵海杰 赵隽鹤 朱火美
[导读] 摘要:以浙江而论,浙江从古至今就有着治水的优良传统,其中治水的历史与精神,更是成为了浙江重要的文化遗产。
        宁波财经学院  浙江宁波  315175
        摘要:以浙江而论,浙江从古至今就有着治水的优良传统,其中治水的历史与精神,更是成为了浙江重要的文化遗产。其中水资源更是成为了地区发展所离不开的战略性资源,如今浙江的水资源在发展使用中相对应的问题更是被媒体推向了高点。下一步该如何走,下一步该往哪个方向前进,这便是重点。
        关键词:治水;发展;浙江;
        根据浙江省的水资源现状,显露出一个明显的问题,虽然浙江省多年水资源总量较为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却不及正常水准。现在随着地区工业经济的发展进入一个高潮,出现的水污染日趋严重,大部分地区的江河污染仍在继续,城市饮用水普遍遭受到威胁,加上发展所需的水资源不足,将越来越制约经济的持续推动,为了保持经济持续发展,处理水资源缺乏的问题迫在眉睫。
        一丶浙江水资源现状
        1.浙江的社会背景
        都知浙江地处江南,依山傍水,但只要深入了解和分析便可发现,浙江水资源的严重紧缺,主要体现为水资源区域性、季节性过量和不足并存,经济和社会发展对水资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与水污染对水资源的大量破坏并存,这些矛盾使得浙江目前的水资源保护和合理使用成为热点问题。然而水资源短缺问题和资源现状还是没有被广泛了解,问题的原因在于对水知识和文化的宣传与教育力度不够,缺乏才导致了人们有了误区甚至严重错误,进一步出现了对水的浪费、污染和忽视,换句话而言,人们对水的价值观念决定了人们对水的使用方式。要处置目前的水资源不足和浪费问题,其根本途径在于自治,这既是短期减少水资源浪费的办法,也是长期保护水资源、减少水污染、传播和培养先进水文化的必经之路和根基所在。
        2.气候变暖对水的影响
        气候变暖现象日趋严重,其危害也日渐浮现。按照《2019年全球气候状况声明》[1]显示,截至2019年年底,全球平均气温比工业化前水平高出1.1℃,仅次于2016年。统计数据说明气候变暖仍在继续,并没有丝毫的减缓迹象。气候变暖跟水更是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自然生态系统发生显著变化,变暖改变了热量和水分循环,引起各地日益频繁的极端天气事件。浙江更是影响显著,迅速工业发展,行业的急需用水和排污问题让在气候变暖的恶劣条件下,更是体现出淡水资源的岌岌可危。
        3.浙江经济发展与水共生
        水是最基本的自然资源和战略经济资源,重要性不言而喻。发展是必需的,但不应以破坏资源为代价,获得暂时的建设发展,要以确保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为前提。社会经济的发展加上所需用水量的增长和生态环境的变化,引起水资源在质上发生了改变。繁荣发展,经济总量虽然处于不断增加,外来人口同样急剧增多,这是一个表面的好兆头,背后可曾想过随之而来的也是水污染的不断增加,带来资源型、水质型缺水,经济快速发展,需水缺口不断扩大,现有水资源远远满足不了其需求。长期过度的开发和承纳了大量的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因此流域生态环境也在发生不断恶化。水资源的破坏大大的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理念,目前浙江水资源处于危机,水资源的破坏和匮乏,会掣肘了经济的发展。对工业、对服务业产生重要的影响,就像老话说得那般——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二丶持续必须自治
        水资源保护的核心是使水资源系统维持一种良性循环的状态,以达到水资源的永续利用。水资源保护不是以恢复或保持地表水、地下水天然状态为目的的活动,而是一种积极的、促进水资源开发利用更合理、更科学的问题。水资源保护与水资源开发利用更是对立统一的,两者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保护工作做得好,水资源才能永续开发利用,开发利用科学合理了,也就达到了保护的目的。

水资源保护工作应贯穿在人与水的各个环节中。通过各种措施和途径,使水资源在使用上不致浪费,使水质不致污染,以促进合理利用水资源。主要的措施就有以下几种:
        1.节约用水
        老生常谈的口号了,虽然生活水平发生了质的提高,但节约的号令却不过时,在如今的发展下更需这样。对此,可从简单的几个方面着手:1.通过技术改造用水设备,在使用上就达到一个科学性;2.宣传引导和价格杠杆的作用使各企事业单位、市民提倡节约用水;3.对青少年教育同样不能怠慢,不单从知识上,更需要实际的了解,走进生活。4.可以推出相关的节水活动,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2.开采地下河
        最具有实质性的就是地下水开采,能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在短时间内有效的缓减缺水的情况,但过度开采地下水同样会使地下水源供应能力下降、应急能力降低、水质下降,而且会造成地面沉降,威胁建筑物安全,恶化生态环境,衍生出一些城市的安全风险。总体而言,开采地下水是弊大于利,一旦污染就很难恢复。所以在对现有的开采井需要进行整治规范,遏制无序开采,关闭现有的一些地下水开采。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开采总量必须控制在范围内,以确保各方面的安全,因此地下水开发效果有限,因此这条路线保留。
        3.建设工业型水厂
        到目前为止除了污水处理后的尾水用来稀释城市内河,改善城市内河的生态环境外,还没有用于生产和生活。以浙江义乌而论,每年处理污水1亿多方水,按每年利用一半,就可达到5000多万方水,这是一个恐怖的数字。更何况如今中水回用技术已相当成熟,完全可以做到重复利用,如新加坡“新生水”经验。经过采用膜处理技术生产的新生水经过严密监测和科学检验,完全可以用于生活。借鉴前面的成功经验,建设中水回用工业型水厂,可作为高品质再生水利用工程。
        4.“五水共治”全面深化
        “五水处理”主要指污水处理、防洪、排涝、保供水、节水。五个方面既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联系,与过去有所不同的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添加科技的力量,从而达到有效和多样的治理。措施指的是:1.对各地区的大型自来水厂进行深度检查和制定相关决策,加大地方性管理;2.认真抓好城镇居民和工业、农业节水工作,完善阶梯水价管理制度;3.扎实推进各地区与各地区相互连接的水利工程,达到一个互利互助的局面;4.开展节水宣传活动,培养全面护水、爱水、节水的良好习惯。从开始至今,各地区河流的变化,就是显著的成果,“五水共治”与美丽中国乡村文化建设发展乃是密切的关系,“五水同居”的实施是一个重要的出发点,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浙江省“共有5个水处理的”[2],以促进美丽乡村,浙江的建设,推进落实“五位一体”的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战略计划的目标“农村振兴规划”。距离最终所要达到目标还很远,建设仍需继续推动。
        三丶总结
        水是生态环境的控制因子,对于建设与发展,还需愈加注重和生态的和谐开展,以可持续为目的。对此在这方面需要做到系统化的自治、科学化的理论指导和借鉴、制度化的政府引导,最后加上最重要的民主化的全民参与。我们要尊重自然,遵循规律,合理使用水,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金银雪.全球变暖下的水资源危机[J].生态经济,2020,36(06):5-8.
        [2]王忠伟.浙江“五水共治”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