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雪山 (广西柳州市柳江区成团镇里湾小学 广西 柳州 545100)
中图分类号: G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20)07-055-02
家长是班级管理实践中的重要一环。家庭教育环境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主要甚至决定性作用,因此,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不仅要将沟通艺术运用到与学生的互动中,还应该运用到与家长的交流中,让学生的家庭教育环境能够与学校的班级管理环境形成统一,进而为孩子身心的和谐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总之,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而良好的沟通是实现班级高效管理的必要条件。因此,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一定要重视沟通艺术的价值,在日常管理中做到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包容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并发挥自身引导以及家长的辅助作用,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班级环境。
老师进行家访,一般是为了互通情况,使教师了解学生在家的表现,使家长掌握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教师和家长统一认识、统一要求,共同教育学生。对于那些表现不太好的学生进行家访,教师要特别讲究方式方法。不仅要跟家长如实介绍学生在校表现出的缺点,也要讲他们的优点、进步,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引起学生的反感,产生副作用。那种旨在借家长的“权威”整治学生的“家访”,不但帮不了教师的忙,反而会使教师丧失教育学生的主动权,千万使不得。
在担任29 年的班主任工作中,其中韦照军这个同学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他是班里一个出名的能言善辩的学生,经常与人争论得不可开交。为此,同学们给他送了个外号:“常有理”。
这天,他又与小组长争论起来,相持不下,找到我这里打“官司”:
“上周值日让他撮垃圾,他没干,说忘了;这周分配他洒水,又不干。”组长怒气未消地告状。
再看韦照军,头一歪,慢条斯理地辩道:“嗐,我说组长,既往不咎吗!上周过去的事就算了,你为啥抓住不放呀?也好,你把上周的土找回来,我撮。”
我制止住他们的争吵,并批评了韦照军几句。他不但不听,还狡辩说:“我就知道历来官官相互,哪有老师不向着组长的。”他的这番话气得我不知如何是好。
面对着这么一个学生,我该怎么办呢?为了转变他,我没少费心思,但这就像哮喘病人喝止咳糖浆一样,过不了几天仍是原样。
看来光靠学校教育效果不大了,必须通过家访,与家长共同教育。
当晚,我来到他家,正巧韦照军不在家,我就把他在学校的表现全告诉了他的家长。
第二天,韦照军果然变了,变得沉默不语。可作业却从此不做。找他谈了几次,只是一声不吭。
事隔几天,我才知:就在我家访的当天晚上,他挨了父亲的一顿狠揍。他在同学们面前发泄怨气说:“咱们班主任真坏,偷偷到家里告我的状,借父母之手打我。还叫我交作业,没门!”并下决心,以后闭起嘴巴,再不多说话了。至此,我意识到了自己这次家访的失误。
又是一天晚上,我再次来到韦照军家。正巧全家都在吃饭,首先,我当着家长、韦照军的面表扬了他最近一段时间在遵守纪律方面的进步,接着,又平心静气地对韦照军的父亲说:“老韦,听说那晚我走后你打了孩子,这可不好。孩子有错,应该说服教育,可不能用棍棒呀!当然,我也有直接责任……”不等我说完,他父亲连忙接过话茬,说:“看老师说的,都怨孩子不听话,给您添麻烦了。”谈着谈着,韦照军那满面怒色的脸渐渐地平和下来,平时那副一贯满不在乎的神态开始有了羞愧之色。那晚,我们谈了许多,谈得很融洽。第二天一早,韦照军找到我说:老师,真没想到你会这样,还替我承担责任。可我,平时还故意和您作对。以后,我一定下决心改掉自己的毛病。
从那以后,韦照军开始变了。
变得能听得进老师的批评了,也慢慢地改掉了耍贫嘴的毛病,成了名副其实的“常有理”:说话、办事都站在理上,还能就班上的不良倾向提出批评意见。学习、纪律各方面也都有了明显进步。
从那以后,我每次家访,都做到家长、老师、学生三对面,这样有话当面说,要求当面提,不向家长告状,既融洽了师生关系,也达到了家访的预期目的。看来,同样是家访,办法不同,效果就不一样。这里边还真有学问哩。
通过这件事,我深深体会到: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掌握并运用良好的沟通艺术,无论是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班集体的打造,还是对校园环境的构建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那么,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应如何渗透沟通艺术的方法呢?
1.关爱学生,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在传统的班级管理中,学生对班主任通常都是敬而远之的,师生之间由于缺乏情感沟通而竖起了一堵无形的墙。在新的教育环境下,小学班主任应该重视爱的教育,一方面要主动沟通学生,如通过观察发现情绪低落的学生,并通过主动谈话、交流,为学生提供一个情绪疏导的渠道;另一方面在沟通中应饱含情感,让学生能够放下芥蒂,愿意与班主任谈心,以拉近师生之间的情感距离。
2.尊重学生,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尊重是相互的,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只有给予学生应有的尊重,学生才能够以同样的方式对待班主任,并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在传统班级管理中,班主任习惯用命令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强制性管理,而忽视了对学生的个性培养。在新的教育环境下,小学班主任应该坚持尊重学生,如在布置班级物质环境的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意见,并鼓励发挥学生各自的特长,让班级文化呈现出百花齐放的色彩。
3.一视同仁,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
平等待人是提高班级凝聚力的核心内容,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主导,应该对学生一视同仁,在落实班级管理规范中保证做到不偏不倚。民主管理是保证班级公平的重要内容,班主任在打造班干部队伍的过程中,应该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给予每一个学生展示自我,以及选出心目中班干部最佳人选的机会,这样不仅能够平抑学生的不满情绪,还能够提高其民主意识。
4.包容学生,给予学生改正错误的机会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多种多样的选择,而在选择中也一定会出现许多错误。在传统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对待犯错误的学生总是一味地批评教育,而在新的教育环境下,班主任应该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分析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并为其提供改正错误的机会,让孩子能够在改正错误中得到真正的成长。
5.以身作者,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
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导向作用,因此,班主任在工作中应该重视到自身责任的重大,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为学生做好榜样引导。班主任在锤炼沟通艺术的过程中,应该加强自身学习,从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多个角度对学生个体和集体进行分析,并用科学的理论指导与学生的沟通实践,让学生能够在班主任的情感熏陶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
6.联系家长,为学生构建统一的教育环境
家长是班级管理实践中的重要一环。家庭教育环境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起着主要甚至决定性作用,因此,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不仅要将沟通艺术运用到与学生的互动中,还应该运用到与家长的交流中,积极与家长交流与孩子的沟通经验,让学生的家庭教育环境能够与学校的班级管理环境形成统一,进而为孩子身心的和谐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总之,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占据着主导地位,而良好的沟通是实现班级高效管理的必要条件。因此,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一定要重视沟通艺术的价值,在日常管理中做到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包容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并发挥自身引导以及家长的辅助作用,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的班级环境。
总而言之,班主任作为学校、学生和家长三方关系的连接枢纽,其对小学生的全面性与整体性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学班级管理是一项集综合性与复杂性于一体的工作,这不仅需要班主任树立崇高的责任意识,更要从细节着手,将班级管理中的每一件小事处理好。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并在班级管理实践中勇于探索创新,强化自身的奉献精神。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学生们才能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