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传攀
广西百色市靖西市民族中学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 533899
摘要:孩子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整个家庭的温暖与幸福、也关系到整个国家的前途与命运。我们要使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就需加强对他们的教育。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其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下面我就从家庭教育的现实要求、结合影响家庭教育的各方面因素,谈谈家长如何做好孩子的家庭教育。
关键词:家长 孩子 家庭教育
一、家庭教育的现实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对于这段话,作为30年教龄的我,身有颇多的心灵感触。
我们知道,当孩子呱呱落地后,给孩子树立怎样的行为示范,是每位家长值得注意的问题。常言道"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打地洞"。看似乎简单滑稽的言语,蕴藏的却是实打实的真理--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因此,家长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有怎样的家教,就会培养出怎样的孩子。
二、家长要从以下几方面做好孩子的家庭教育。
(一)、言传身教,做好孩子的榜样,使良好的家风世代传承。
生活中,父母的示范很重要,孩子成长过程中安全感、情绪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社交能力、处事能力等能力培养,需要从社会生活中获得、从父母那里获得。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父母的言行作为孩子成长的航标,孩子的言行像一面镜子,无时无刻都反映着家庭和父母的精神。
可以说,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而孩子的逐渐长大又将会影响整个家庭的关系与氛围,教育做得好,家庭的幸福感将得到增强。当孩子长大之后,又会把自己在原来家庭中所获得的教育融入到新的家庭当中,带给自己的孩子。就这样,家庭教育在一个个家庭中不断传承开来。
(二)、面对网络的诱惑,要孩子远离不良网络。
今天,是信息时代的社会。手机等通讯工具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使用工具。很多家长为了可以方便联系孩子,在孩子很小的年龄就给了他们配备一部手机,殊不知,一部手机就像一个小炸药包、一包毒药,有的沉迷于其中无法自拔。网络时代可以给大家带来娱乐,但是要学会如何处理好娱乐和学习的关系,父母也要为孩子做出榜样。
有一句话说得好:“如果你想给孩子变坏,就拿给她(他)一部手机”。由于孩子还小,辨别能力还低,甚至不懂,面对网络的诱惑,形形色色的东西进入他们的大脑,而孩子是没有抵抗力的。
(三)、教好孩子基本的生活知识、道德礼节。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好多孩子已经和社会“脱节”了,这就要求家长带着孩子,走进生活,感受生活,走进村屯,体验民风,走进自然,认识自然界,体验健康美好的社会生活,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
要教孩子待人接物的礼节。由于家长忽略了生活知识、道德礼节的教育,给他们自然而然变得另类起来,与他人格格不入,变得孤僻自傲,变得什么都不会,什么都不懂。
这样的教育是失败的,值得家长深思。
(四)、教育无小事,事事是教育,防止极端的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涉及各个方面,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即如何做人的教育,这关乎他的言行举止和世界观、价值观。我们看到不同人所表现出的不同行为和基本素养,就能联想到其出自怎样的家庭,以及家庭的家风和家教。
孩子在小孩其间,蕴藏着很大的可塑性,需要父母加以挖掘和引导。家庭教育,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父母要做个好“参谋”,做个好“伙伴”,做个好“护理”,讲好“人生第一课”,做好孩子的终身老师。
生活中大多数家长存在这样的现象:一是溺爱孩子,任由孩子的天性,让他们的童年自由自在,不加任何的限制;二是给孩子施加很多压力,灌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思想;三是给孩子参加各种培训班,让他们无形中接受很多管制,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四是重男轻女,过分溺爱男孩子,忽视女孩的教育。其实,这些做法都很极端,过分溺爱、过分放纵给孩子变得自私自利,过分偏爱、过分压抑会给孩子造成孩子童年心灵的扭曲。
当今"熊孩子"的种种"恶行",背后有"熊家长"的支持,那是可悲的。熊家长不但没有给孩子做好榜样,在自己孩子做错事情后反而对他人横竖指责,害孩子、害自己、害家庭。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了解他们的心理,注意他们的个性发展,挖掘他们的潜力。当孩子有自己的奋斗目标和想法时,尽量加以引导。不偏心,男孩女孩都得到爱。
(五)、借助幼儿园、学校的教育资源,为孩子创建好的教育环境。
由于家长的知识能力及专业素养问题,无法全面教好自己的孩子,就需要学校、老师为孩子上好入学的第一堂课,全面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教育根本任务。在孩子开启学校生活之际,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使他们立志向、定初心,铭记初心、努力践行,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六)、深刻理解"人生的第一课" 的含义,做到“家校合作”。
"人生的第一课"内容包罗万千,涵盖甚广。首先,良好的家庭教育需要父母的言传身教。其次,当孩子上学之后,看似教育的重心从家庭转移到学校和社会,但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仍至关重要。孩子上什么样的学校,接触什么样的人、用怎样的视角打量身边的世界,都与父母的格局、眼光和认知有关。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的教育。期待更多父母能够主动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与素养,提升教育能力,给孩子更好的家庭教育,同时,与学校的老师保持良好的沟通渠道。
但是,有些家长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学校后,就完事大吉,高高挂起,不闻不问,推脱责任,不承担教育孩子的职责,这是不对的。学校有责任教育学生,家庭教育也不可缺少。
结束语:总之,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孩子是父母的缩版。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细胞,既是孩子们成长的摇篮和躲风避雨的港湾,又是人生成长成才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更无疑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正,则社稷兴。作为反映一个社会整体价值观的缩影,好的家教家风植根于世代传承。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只有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只有广大家庭都重言传、重身教,从而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才能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的重要基点和锻造人才的熔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