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高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0/9/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8期   作者:甫永昌
[导读] 小学语文的现代文阅读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甫永昌
        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仁和镇士官小学,云南 保山  678207

        摘  要:小学语文的现代文阅读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模式不断变更的背景下,小学语文老师应重视提高学生的现代文阅读效率,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阅读能力,以提高语文现代文教学效果。因此,小学语文老师需要对现代文阅读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探索出有效的教学手段。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现状;对策

从古至今,关于阅读教学已有许多见解。阅读能增强审美品味和鉴赏能力,只有大量的阅读才能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所提升。阅读其实也是一种学生个性化的展示,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能展示学生的文学素养,还能展现学生想表达的思想感情。语文老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钻研阅读,加深自身对阅读理解以及阅读体验,让学生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阅读熏陶,思想有所启迪。还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理解,不应以语文教师的自身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的实践感受,要多教导学生通过积极的思考和情感活动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会问题阅读和情感性阅读,发展各方面能力。虽然新的课程标准为阅读教学指明了方向,但是小学语文阅读教育的现状仍然令人担忧。

        一、小学高年级语文现代文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教学方法单一,内容死板
就当前的实际教学情况来看,老师主导了课堂上阅读教学的角色,并且经常出现“满堂讲”的现象。在阅读课中,老师采用的是单一的教学方法,他们用自身对文本的理解与解读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学生的阅读量较少,发言少,老师进行了更多的解释,这仅仅只能零散的知识信息传递给学生。教学方法是单调的,这并不能激发学生的聆听与学习热情。如果学生不参与到阅读教学中来,将很难发展学生的阅读技能。除了教学手法单一以外,内容死板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考试是检验能力的重要途径。小学高年级语文考试都会有一篇关于现代文阅读的文章。因此,很多教师根据考试的方向和重点选择训练内容,选择训练参数,选择训练材料。老师将相关文字分为几个知识点,让学生反复、循环记忆,由此来可以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再加上课堂上老师一直讲,学生无法的参与到课堂,导致学生无法通过阅读触摸文本的内涵,无法获得真实的阅读体验。这些教学问题使学生难以发展阅读现代文的能力。
        (二)细读文本的能力不强
小学高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中,细读文本与阅读的真实效果有很大关系,教师需要掌握阅读课程中的重点和关键。一些小学高年级语文老师在教授现代文阅读时,在识字上花费了很多的时间,从而导致了文本分析和文本解释的时间大大缩短,影响了学生理解文章的能力。当然,在小学阶段,识字教育很重要,但在小学高年级阶段,应特别注意文章素养教育和阅读教育。现代文阅读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发展阅读能力,如何发展识字能力,写字能力,是语文其他的教学内容,在阅读教学中不应着重体现。如果学生长期在每个阅读课上学习出现这种状况,那么他们的文本分析和阅读理解能力将不会提高,这会对学生的阅读理解思维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三)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
阅读是是一个体验享受的过程,在小学现代文阅读的课文中,学生的文化意识和体验非常重要。现代文汇集了从中外文学中的各种经典,并具有现代文学的哲学理性。但是,课堂教学中反映的问题是学生缺乏一种认同感,并对写作的叙述和真实性有所怀疑,对于产生的疑惑,他们不会积极的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只会被动的接受老师教授或者课本上的答案。这种情况使学生自己直观的思考,因为答案是在固定模式下生成的,并且随时间推移会使学生依赖于答案,依赖于老师。当遇到内容思想性很强的文章时,在现在这给时代,学生没有亲身经历革命战争的艰辛和牺牲,师生必须给学生创造沉浸式的阅读体验,让学生发自内心的思考文章与问题,动员学生的思考能力。

        二、改善小学高年级现代文阅读教学的对策
        (一)准确把握教学目标,革新教学内容
很多教师在没有强调教学目标和教学的主要目的的情况下,在现代文阅读教学中经常只是在重复文章的内容,大大降低了教学效果,降低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因此,在现代文阅读理解中,教师应根据授课计划和实际情况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不仅要完成规定的教学目标,而且要适当扩大授课内容,革新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理解能力。其次,教师需要优化课堂结构,促进课程目标的完成,逐步加深课程内容,改善现代文阅读教学的效果。
        (二)结合学生心理,提升阅读感悟能力
小学生正处于与外界接触的早期阶段,对世界充满好奇,并且对于他们不了解的所有事物都有强烈的学习心理。在每次的现代文阅读教学中,老师可以根据文章内容结合学生心理拓展一些课外知识,从而引起学生的兴趣,还可以丰富学生的视野,这将对现代阅读教育大有帮助。因此,在阅读教学时,教师要着重提高学生的情感态度,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使用他们喜欢的阅读方法进行有效的教学,提高学习兴趣,并中引入正确的学习观念,提高认知能力。
        (三)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解决问题
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正在逐步形成,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时,老师不能盲目地将知识注入课程,不能让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学习状态。如果学生不会积极思考,那么就不会知道如何解决问题,不会发展思维。在这现代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把学生引导到学会自己独立思考的方向,遇到问题时积极开动脑筋。老师还应该减少阅读讲解时间,在上课前准备特别的和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思考,让学生回答问题,以激发学生的阅读思想和思维。

        三、总结
总之,本文介绍的现代文阅读教学方法还只是冰山一角,教师还需要根据实际条件、情况和学生特点提供系统的阅读指导,最终目标都是通过各种方法来提高学生的整体阅读素养和能力。

        参考文献:
[1]郭小丽. 小学高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8.
[2]尹洁.语文学习中现代文阅读方法与技巧[J].汉字文化,2018(02):78+83.
[3]周仙虹.语文现代文阅读有效性教学方法的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5):261.
[4]邓太庚,奉庆梅,邓顺娥,邓晓林,黄月娥. 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的现状调查与改进研究[C]. .十三五规划科研成果汇编(第五卷).:十三五规划科研管理办公室,2018:681-68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