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地区小学数学教学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0/9/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8期   作者:蒋少华
[导读] 较强的抽象性与逻辑性,是数学课程的基本特点
        蒋少华
        湖南省永州市双牌县永江乡学区,湖南  永州   425200
        【摘要】:较强的抽象性与逻辑性,是数学课程的基本特点。在农村,教师应该致力于高效课堂的构建,促进小学数学教学与学习效率的提升,满足学生的全面发展需求。而提高农村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性。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性
一、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资源亟待丰富
        目前,大多数地区农村小学教学资源比较匮乏,教学基础设施建设比较落后,缺乏现代化教学工具,导致农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无法做到得心应手。很多农村小学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学校,多媒体教学设备配备不齐,数学教师只能使用传统教学工具辅助口头教学和板书图画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如教师在教授一年级学生数字时,只能通过绘画方式,帮助学生以比较直观的方式了解每个数字的特点,而这种教学方法进度慢,效果不佳,更重要的很难借助更加直观的形象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
(二)教学方式较为陈旧
        教师比较主观地设计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他们没有活学活用数学教材上的知识,整节课下来,学生只能机械地接受知识,而没有动脑子去思考数学知识背后的深刻含义。比如,在教授“解方程”相关知识时,教师经常运用大量的习题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有时老师还会固定学生解题的每一个步骤,学生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完成习题,但是解题能力却没有得到培养。
二、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策略
(一)开展合作学习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不仅需要学生的自主学习,更重要的是促进其合作学习,满足学生的学习与成长需求。尤其是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当中,团结合作能力也是衡量人才的重要指标。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使其在小组内部针对学习问题进行讨论交流,在思想碰撞当中激发灵感、拓展思维,促进学习效率的提升。在分组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兴趣爱好、性格特点等进行综合分析,保障小组内部的层次性与小组之间的均衡性,在合作当中达到最佳学习效果。教师要为每一个小组分派学习任务,同时明确不同成员之间的职责,使每一个学生在小组任务的完成当中都能展示自我、提高自我。在小组讨论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加强引导,防止讨论的方向出现偏差。教师要意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自己扮演一个引导者的角色,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探讨空间。
(二)优化教育手段
        在小学数学的传统教学课堂当中,黑板和粉笔是主要的教学工具,不利于课堂效率的提升。同时,呆板、枯燥的教学手段,也会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低下,限制了其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的提升。

所以,农村地区小学应该引进多媒体设备欸增加课堂给的趣味性,教师也应该对教学手段进行逐步优化,使其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需求。尤其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种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得到应用。如电子白板是一种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能够将文字与图片、音频、视频等结合在一起,为学生创造生动形象的画面,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借助于电子白板的修改、拖动等操作,能够实现对数学知识的动态化处理。教师应该增强自身的信息化素养,在教学当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或者智慧课堂等,实现对知识的化繁为简,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小学生在记忆和理解时往往依靠形象思维,丰富的画面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其直观理解抽象性概念。同时,多媒体技术的运用,也是构建多样化教学情境的有效途径,其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器官,提升课堂学习效率。
        (三)加强问题引导
        通过设置层次性问题,能够实现对教学课堂的系统化管理,保障教学工作有条不紊地实施,同时能够激发学生的创新性思维,使其在独立思考当中加深对知识的记忆与理解。教师除了应该重视问题的层次性,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外,还应该增强问题的趣味性,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整合,明确教学的重点与难点,为学生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在问题的发现、分析和解决当中增强学习能力。在设置问题的过程当中,教师应该确保其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不能由于问题难度过低导致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也要防止问题难度过大导致学生的自信心受到打击。教师要鼓励学生的独立思考与判断,使其在认知冲突当中获得内在升华。在设置问题时,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旧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唤醒。
(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果学生对学习感兴趣,他们便会主动获取相关的知识和经验。这时,教师应运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农村小学基本上配备了多媒体,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组织教学,如图文教学等。其次,教师还可以通过播放视频来展示图形的特征,通过动画的形式给学生提供视觉刺激,让学生获得直观的体验,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提高教学的学习效率。
(五)与县城联盟,推进教育资源共享
        县城拥有大量优质的教育资源,农村学校应积极主动响应教育局推行的送教送课送研活动,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比如,这两年我校与县城一小进行教育联盟,提供一对一帮扶。无论硬件设施还是师资的配备,他们都拥有丰富的资源,我们通过线上直播授课、课件录制分享、送教下乡等方式,让我们的乡村学校也能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结束语:农村地区小学数学教学依据学生的实际表情、动作采取灵活多变的提问、质疑等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课后加强反思,总结成败经验,去弊展优、持之以恒,就一定能使课堂教学效率或效果最大化、最优化,从而形成高效的课堂。
参考文献:
[1]刘传琳.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中国校外教育,2019(19):142.
[2]陈晓霞.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16):
[3]王文成.浅谈新课改背景下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方法[J].内蒙古教育,2019(11):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