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下初中八年级数学教学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9/25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8期   作者:雷晴岚
[导读] 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初中八年级数学教学中
        雷晴岚
        湖南省郴州市第九中学,湖南  郴州  423000
        摘要:将信息技术运用到初中八年级数学教学中,一方面能够改善传统板书带来的沉闷教学氛围,另一方面能够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帮助学生更好地吸收数学知识。在初中八年级教学中数学教师应该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数学教学。
        
         关键词:初中八年级数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初中八年级数学的教学要求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成绩,更要注重学生全面的素质培养。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初中八年级数学教学中,可以改变传统课堂中只有黑板和教材的局限性,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的丰富,使课堂具备高科技和时代性的元素。信息技术的加入,能够使教材过程更加的完善,教学形式更具多样化,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促进初中八年级数学教学的发展和进步。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可以让学生在图片、视频中更加直观的进行感受和体验,促进学生对于抽象性知识的理解,可以让学生对数学学习感兴趣,从而能够主动的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还有助于为学生营造一个丰富、生动、形象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更好地进行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一、借助信息技术引导学生预习,巩固旧知识点
        首先,教师在对讲解全等三角形的时候,这个对八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所以在要求学生预习新知识时,不需要将重点放在对全等三角形的认识上,而应该引导学生去掌握全等三角形的表示方法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并在此基础上了解对应边和对应角的概念。同时,为了加深学生对全等三角形性质的认知,教师还应该要求学生在预习阶段对身边的事物进行认真、仔细的观察,发现生活中的全等三角形。对此,教师可以提前对《全等三角形》这一章节内容进行认真研读,明确预习任务,并将预习任务通过微信群、QQ群等发给学生,学生则可以根据教师整理的预习任务向导去完成预习作业,从而为新课的有效开展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在布置预习任务时,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不能实行“一刀切”的教学策略,而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准备不同的预习任务。如,对于自主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而言,教师可以让其在了解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去探索和运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从而让其感受到数学的乐趣。而对于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则只需要让其在课前预习中熟练掌握相关概念的内容即可。其次,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去帮助学生巩固旧知识,如在《全等三角形》这一章节内容学习结束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课堂上的表现和作业反馈的情况录制微课小视频,这个微课小视频既可以是课后练习题的讲解,也可以是全等三角形性质、对应边、对应角等知识点的讲解,目的就是为了在课后当学生们遇到不懂的问题时,能够通过选择自己没有掌握的知识点相关微课视频进行重复观看,从而达到熟练掌握知识点的目的。


        二、对数学概念进行深度剖析,帮助学生进行理解
        学习数学概念、理解定义是学生掌握数学知识的基础,由于数学知识都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学生理解起来会存在一定的困难。将信息技术应用到初中八年级数学教学中,通过视频和图片等形式帮助学生进行理解,使枯燥的课堂变得丰富有趣。将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知识概念和定义转换为生动形象的内容,可以刺激学生的五官感受,让学生能够在课堂中集中注意力,投入更多的精力在学习中。通过信息化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相较于口头的描述更生动具体化,学生能够充分理解知识的形成,会对数学的学习产生更加深厚的兴趣。
        三、跨越空间上的障碍,对知识进行巩固
        信息化的教学重要特点就是与网络相连,具有跨越空间障碍的优势。在课后时间,学生依然能够通过网络进行知识的学习和练习;初中八年级数学知识有较多复杂的内容,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不能完全照顾到每一位学生,难免会出现部分学生对知识理解不够准确。将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可以促进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将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制作成短小的视频,学生在课后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复习和巩固,能够有效地对知识进行消化吸收。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学生可以用手机或者电脑进行再次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总结
        综上所述,在新课标的背景下,将信息技术和初中八年级数学教学完美融合有着重要的积极意义,可以促进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能够更深入的理解数学知识。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与学习的方式,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生本观念深入人心,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成为了初中阶段数学教学研究的重点。现侧重探讨信息技术在初中八年级数学教学的研究,让信息技术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数学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作为初中八年级数学教师,要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的水平,要不断完善和创新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更加更好地开展学习。应用信息技术教学,是现代化教育发展的必然手段,也是推动素质教育进程的重要方式。
         参考文献:
        [1]王海燕.基于信息技术的初中数学生本课堂的探究[C].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20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会议论文集(卷二).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20:443-444.
        [2]陈秀珍. 运用多媒体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C]. 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第三期座谈会资料汇编.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27-29.
        [3]高绪松,丁庆生.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研究[C]. 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教师教育论坛资料汇编(二).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93-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