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平市道路运输管理所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桂平市 537200
摘要:近年来,我国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推出精准扶贫政策。但在精准扶贫政策推行的过程中需要与不同地域的农业发展特点相结合,从而充分发挥政策优势。文章主要分析了农村精准扶贫的问题与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精准扶贫;问题;对策
引言:精准扶贫是与粗放扶贫相对应的治贫方式,是指根据不同的贫困环境、农户情况,采用有效的科学程序进行精确识别、帮扶和管理的过程。但就当前农村精准扶贫现状来看,还存在很多方面的问题,需要制定和实施有效的措施和方法来解决。
1 精准扶贫的内涵及意义
1.1 精准扶贫的内涵
精准扶贫主要包括四个内容即贫困户的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精准识别顾名思义就是要精确地将低于贫困线的家庭和人口识别出来,并且还要找出导致这些家庭或人口贫困的原因,它是精准扶贫的前提。精准帮扶则是在精准识别的基础上,針对贫困家庭的致贫因素,因户和因人制宜地采取有针对性的扶贫措施,以此来消除致贫的关键因素和脱贫的关键障碍,它是精准扶贫的关键。精准管理是精准扶贫的保证,包括农户信息管理,扶贫资金管理和扶贫绩效管理。农户信息管理即对农户的扶贫信息进行动态管理,即对于实现稳定脱贫的农户及时退出,同时对于应该进行扶持的贫困户及时纳入,实现扶贫对象有进有出。精准考核即对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实者及其采取的扶贫措施,取得的成效进行精确的考核。精准扶贫四个方面内容是否有效地落实关系着精准扶贫的成败。
1.2 精准扶贫的意义
第一,精准扶贫体现了深刻的民生内涵。精准扶贫的对象是贫困居民,而往往大多数贫困居民处于吃不饱穿不暖的状态,这就需要政府密切关注他们的生活需求,帮助贫困居民脱贫提高生活水平,增加其幸福感指数。
第二,精准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需要。南充市嘉陵区作为精准扶贫实施基地,实现该地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对于南充市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而作为全国众多扶贫基地的一个缩影,嘉陵区的脱贫致富又为国家的精准扶贫战略实施取得成效作出了重要贡献。
2农村精准扶贫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精准识别问题
精准识别是推动农村精准扶贫工作开展的重要前提,主要是对贫困区域的识别和贫困户的识别,在识别精准扶贫贫困人口数量时,是精准扶贫部门在有关规定下,自上而下进行分配的,名额在没有事先调查的基础上便被分配好,这种策略缺乏科学性,同时识别工作只是对贫困人口对象进行确定,其贫困程度以及因何种原因导致贫困,如何对贫困人口问题进行解决,由谁来帮助脱贫等一系列问题,还缺乏明确的实施方案。
2.2 精准扶贫实施的问题
在精准扶贫方面还缺乏比较全面的衡量标准。虽然存在很多贫困,但在贫困因素上存在很大不同,在对贫困户进行调查工作过程当中,一些精准扶贫工作者,将某些农户的房子以及喂养牲口情况,作为标准进行衡量,同时在具体帮扶过程中,一些工作者主要将精力投入在为贫困户进行房屋改造层面,也有的向贫困户提供一些树苗或者粮食等。调查发现,很多在对贫困户进行精准扶贫过程当中,主要是为其提供几万块钱的扶贫资金,让其修缮自己的房屋,这样就造成一些贫困户表面上看起来不贫困,但是,真正的贫困问题却没有得到解决。同时,在对贫困户进行精准扶贫过程当中,还提出很多入门要求,在对贫困户提供资金帮扶过程当中,首先,让贫困户自己出资对房屋进行修缮,或者房屋建设标准必须要控制在“某某平方米”以下,房屋建设只能建一层,同时,工作人员在对贫困户建设房屋进行验收,然后再给予资金报销,这样一来,就出现了很多面子工程,很难实现精准扶贫的理想效果。
2.3 贫困户思想观念的影响
农村存在大量的贫困户,而且由于地区的不同,贫困户多种多样,在落实精准扶贫工作过程当中,常常会引发两种极端结果,有的贫困户对精准扶贫资源进行争夺,同时还存在一些“贫困关系户”,利用一些手段来对精准扶贫资源进行争夺,这些关系贫困户不仅不贫困,而且生活还非常奢侈。这就对一些真正贫困户的积极性造成很大影响,更影响到人民群众心中政府部门的公信力,阻碍精准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
3农村精准扶贫面临问题的解决对策
3.1 构建贫困户精准识别和动态监测体系,精准扶贫工作应当因地制宜进行推进
基于对当前农村精准扶贫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在农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当中,必须要深入贫困户实际,开展相应的调查工作,形成数据,同时根据相应贫困标准,对扶贫对象的数量与规模科学合理的分配。首先对名额进行分配,再去对贫困户进行寻找,只有经过详细的调查,才能更好地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同时,对贫困户的退出标准充分明确,并对相关的退出机制进一步完善,及时追踪和监督贫困户精准扶贫后的动态,合理地进行帮扶与指导工作,保证其真正实现脱贫,还应当对贫困户返贫问题给予充分重视,脱贫成功之后的贫困户应当及时退出贫困帮扶,并作为先进个例,对其他贫困户形成有效激励作用,充分遵循因地制宜原则,进行科学帮扶,提高精准扶贫效果。
3.2 人才建设,引入专职公务员
农村贫困户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需要工作者具备吃苦耐劳和乐于奉献的精神,同时还要有强大的创新力,对农村工作有一个充分深入的了解。为了有效提高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效果,必须要具备一个强大而又专业的专业化农村贫困户精准扶贫队伍。对当前的精准扶贫工作队伍加强相应的培训工作,传达新的工作理念,并对相应的错误及时进行纠正,同时,将一些具有致富头脑的工作者引入其中,将其创新精神充分发挥出来,并运用到农村贫困户精准扶贫工作当中,使贫困户早日脱贫致富。同时,对精准扶贫工作人员应当加强严格的监督与管理,构建完善的考核措施,提升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
3.3 发挥地区优势,进行产业扶贫
农村贫困户脱贫,单单依靠一些资金帮扶和实物帮扶,很难从根本上对贫困户的贫困问题进行解决,需要对农村贫困户精准扶贫手段进一步更新与发展,将贫困地区的优势特点充分发挥出来,围绕当地产业进行产业帮扶,为贫困户开辟致富渠道,通过发展休闲农业或者乡村旅游度假,发展特色林果业,等多种措施来对贫困户进行产业帮扶,促进其早日脱贫。
3.4 试点先行,建立真正的脱贫示范户、村
将精准扶贫的示范村与示范户作用的充分发挥出来,如通过源头对贫困户开展精准扶贫,达到理想的扶贫效果,贫困户实现脱贫,并将这些成空脱贫的贫困户作为示范,对其他贫困户形成良好的激励作用,激发他们脱贫的自信心,并给予有效的帮扶,发挥示范户的带头作用,推进农村贫困户精准扶贫工作的有效开展。对其他贫困户间接的告知政府在其贫困问题上会给予一定的帮扶,会帮助其早日进行脱贫致富,为本村和其他邻近村庄贫困户提供相应的脱贫经验,并在脱贫过程当中自主寻找出路,想办法进行智族脱贫,打破过去对政府过度依赖的错误观念,这些对农村精准扶贫工作的顺利开展是非常有益的。
4结语
总之,实施精准扶贫应做到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然而,在实施精准扶贫的过程中也呈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如何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以此提高精准扶贫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就需要对精准扶贫工作进行深入思考,提出相应的对策。
参考文献:
[1]唐杨彦雯.基于典型调查的精准扶贫政策创新及建议[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8(3).
[2]邓小军.精准扶贫的难点、对策与路径选择[J].农村经济,2018(6).
[3]刘丽萍.乡村振兴背景下关于乡村扶贫工作的思考[J].农家参谋,2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