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油田基层员工培训效果提升的对策

发表时间:2020/9/2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5期   作者:赵四美
[导读] 摘要:现阶段,油田企业在人才培训和培养上进行了积极而有效地探索,创新选拔培养方式、强化激励约束机制、制定并落实培训管理制度、建设企业内部培训师队伍、开发培训教材和视频课件等,为各类人才培训、培养和脱颖而出创造了良好环境,但是培训工作中还存在一些瓶颈问题,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课题体系、培训制度体系、培训组织体系等都不够完善,导致培训效果不够明显。
        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九采油厂刘峁塬采油作业区  宁夏银川  750005
        摘要:现阶段,油田企业在人才培训和培养上进行了积极而有效地探索,创新选拔培养方式、强化激励约束机制、制定并落实培训管理制度、建设企业内部培训师队伍、开发培训教材和视频课件等,为各类人才培训、培养和脱颖而出创造了良好环境,但是培训工作中还存在一些瓶颈问题,培训需求分析、培训课题体系、培训制度体系、培训组织体系等都不够完善,导致培训效果不够明显。本文就此展开深入分析。
        关键词:油田企业;基层员工;员工培训
        引言
        在油田企业中,人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基层员工培训工作开展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员工队伍整体素养的提升,对企业今后的发展有深远影响。因此,企业必须重视基层员工的培训工作,树立“以人为本”的战略规划和理念,,根据行业需求和市场变化确定具体的员工培训体系和内容,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油田企业基层员工培训存在的问题
        1.1对培训工作认识不足
        员工培训是企业采用多种方式对员工进行有目的、有计划培养与训练的管理活动,是传递知识、技能、标准、信念的过程,是一种通过培养加上训练使学员获取知识技能的方式。油田企业虽已构建了员工培训管理模式,也针对油区长期发展目标进行了课程设置,但一些管理人员仍然将事务管理作为工作重点,将人作为企业固定资产开展管理工作,对人力资源管理发展性、能动性以及可开发性缺少足够认识,管理模式缺少科学性。
        1.2培训缺少战略性和规划性
        不以企业的战略目标作为开展工作的前提,结果往往南辕北辙,企业中员工培训这项活动也不例外。但是在我国油田企业中,经常出现这样一种现象“只顾埋头拉车,而不抬头看企业战略”。部分油田企业员工对公司的目标、战略很模糊,培训部门在制定培训方案时,仅凭感觉或者模仿同行,最终收效甚微。这种培训也极其短视,缺乏长远规划,无法建立企业合理的培训制度和体系,对培训对象的需求来说“杯水车薪”,对企业发展来说也是可有可无、难以为继。
        1.3培训与人才激励机制不匹配
        通过基层调研发现,培训部门对参加培训的学员进行培训效果评估时,大约有一半的学员认为,没有从培训中学到什么,这就造成了部分油田企业的培训工作只是形式而已。约1/3的学员认为,单位安排的培训仅对自己工作中的行为操作能力有所提升;而不到1/10的企业员工表示参加培训之后,在心理、学习技能、行为和绩效结果上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为自己的职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通过调查结果得出,仅有少数员工认为通过培训,对自己的工作绩效和职业发展等均有很大的收获。这也表明了,培训考评结果与企业的人才激励机制匹配度不高,这二者之间存在着脱离的关系,并没有把受训者的培训考评结果与企业的奖惩有效的结合。甚至在有些油田企业中,员工的升职加薪主要考虑的不是员工的素质、能力、业绩,而是与员工的工作资历,工作年限相挂钩。这样的企业不仅对企业的员工发展不利,针对员工培训这项活动,大部分都以消极心态面对,同时企业也无法实现企业的目标,最后也失去了培训最根本的作用。
        2油田企业提升基层员工培训效果的对策
        2.1建立职责明晰的培训管理组织
        把培训工作作为一项战略性、基础性的工作摆上重要日程,建立培训工作领导责任制和目标责任制,搞好统筹规划。建立和完善“统一部署、分级管理”和“培训主管部门牵头、业务部门参与、培训单位实施”的培训管理体制。

培训主管部门根据上级有关要求切实履行好对培训工作牵头抓总的职责;各业务主管部门参与确定培训项目、选拔培训对象和培训考核评估工作,并在专业培训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2.2准确分析培训需求
        培训需求分析是培训管理工作的首要环节,培训的有效性主要依赖于精准地预测和把握真实的企业员工的培训需求,在员工真实需求方面做的培训才能激发员工的兴趣,从而影响整个企业的绩效和战略目标的实现[2]。针对油田企业培训需求分析不到位而安排员工大批量参加培训的现状,可以尝试对员工进行双层分析,从不同员工的类型和企业员工的层级上进行划分,针对性的做好培训需求分析。
        2.3保证培训结果与激励机制相匹配
        油田企业在员工参加培训之后可以采用“柯氏评估法”,从反应、学习、行为操作、绩效结果等几个方面进行评估。把员工的考评结果与企业的激励机制相匹配,针对员工培训评估效果的不同进行奖惩。对评估考核不达标的,要对其福利待遇、绩效和再次参加培训的机会等采用某种程度的惩罚。惩罚标准可以由培训部门、员工、所在部门负责人一起协商确定[3]。这样可以激发学员的学习动力,同时也能给受训员工一定的约束,为培训效果提供保障。最后,针对培训过程和考评结果表现优秀的员工,或者是通过培训后业绩表现突出的,由单位对表现优秀的员工进行多方面的奖励和激励措施,如表现优秀奖、职业晋升、再次参加培训的机会等。
        2.4构建完善的培训管理流程体系
        培训管第一阶段为培训需求分析流程,直线领导提出培训需求,企业培训部门组织机关科室及基层单位开展培训需求调查,汇总并报批需求报告;第二阶段为需求制定培训计划流程,企业培训部门根据各科室及基层单位培训需求和油区重点工作,制定下一年度集中培训计划,经上级部门批复后,报单位主要领导批准后下发。第三阶段为项目组织实施培训流程,主办单位制定培训项目实施计划及方案,报主管部门审批。第四阶段为培训评估反馈流程,企业培训部门负责对培训效果评估方面的工作进行汇总。
        2.5构建完整有效的评估体系
        培训评估就是一种对于整个培训过程的反馈机制,通过对培训过程、培训结果等因素进行科学分析,从而达到提升培训效果,持续改进培训体系的工作[4]。完整的培训评估包括5个步骤:一是分析培训需求,暂定评估目标,在培训项目实施之前,必须把培训评估的目的明确下来;二是建立培训评估数据库,三是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四是调整培训项目,基于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认真分析,人力资源开发部门就可以有针对性地调整培训项目。五是向人力资源部门、企业管理层和培训者沟通培训项目结果。
        结束语:
        近年来,从油田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来看,培训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在今后的培训工作中,要进一步以增强培训效果、切实提高培训质量为目的,继续在优化培训管理流程、提高课程设计的针对性等方面,特别是培训的考核与激励方面下功夫,完善考核指标体系,健全激励机制,将员工的培训、考核结果与使用、待遇相挂钩,增强员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努力创建学习型基层组织,培养知识型员工,为油田企业培育一流的员工队伍。
        参考文献:
        [1]金学花.油田企业基层队站培训低效问题分析及解决措施[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9(03):309-310.
        [2]王占利.对油田企业基层单位政工人员在岗培训的思考[J].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18,31(03):84-85.
        [3]齐振乾,张轩钰,段伟,徐长庆,张娅鑫.油田基层单位员工培训的必要性探讨[J].化工管理,2018(09):2.
        [4]李春桃.企业新员工培训体系的优化探讨[J].中国商论,2017(27):104-10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