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民航机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机务分公司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010000
摘要:航班延误情况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主要是飞机机体内部存在故障或者是日常维护管理不到位,结合民航飞机维修维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说明民航飞机设备的维修维护方法,以确保民航飞机运行安全。
关键词:民航飞机;维修设备;维修维护管理;优化方法;
前言
飞机设备是航空工业的重要物质基础,设备维修是保持和恢复飞机续航能力的重要因素。通过维修可以保证设备的完好性和可靠性,并延长其使用寿命,相当于以较少的资源消耗获得与购买新设备同等或相近的使用效能。随着飞机设备技术的发展,新型设备不断投入使用,设备的种类和数量增长迅速,设计结构也日趋复杂,这些因素导致设备维修保障对于经费、设备、人员等维修资源的需求急剧增加,给设备维修开支造成较大负担。以上情况迫使我们去思考和探索新的维修管理理念与方法,促进维修保障工作的变革,使飞机设备维修向更科学的方向发展。
一、当前我国民航飞机设备维修维护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参与业务的流程滞后,目前我国民航维修工具管理系统工作更多的是事后进行或是被动性进行,在采购部有临时性要求的情况下才进行更改,或是民航飞机出现故障时才被动整修和考虑设备的整修应用能力,这就导致设备工具在需要应用的时候没能及时地响应与发挥应用价值,严重阻碍了民航飞机的正常运行工作。其次是整体的设备管理效率低下。民航飞机设备的维护维修管理工作很多都是采用行政管理的手段,那么这就会涉及到繁复的流程,比如借用手续多且复杂等,还经常会出现多件设备借出后错记错漏的情况,这就直接导致公用设备的损失,并影响了正当工作的使用。再者,设备工具的管理工作存在盲点,比如在建档的过程中缺乏合格档案的建立,在表格的建立、档案程度等诸多方面都存在不统一的情况,这就严重影响后续工具设备使用的筛选、调配效率,给维修效率的保障造成了极大的阻碍。此外,还存在流程不合理、管理基础工作机制不完善等诸多问题。
二、维修策略的工作内容
在设备维修策略的框架中,具体的工作过程主要分为部件状态数据收集处理、部件健康状态评估、部件维修时机决策、多部件协同检测四个联系紧密、环环相扣的阶段。数据收集处理是进行部件故障诊断的基础和健康状态评估的前提;部件健康状态是实现维修的核心和维修时机决策的重要依据;维修时机决策是实现维修效果和确保维修质量的关键;多部件协同检测是对维修效能的提升和科学优化。
1.部件状态数据收集处理
部件状态数据收集处理是对设备运行中或运行后的特征信号进行检测、变换、记录、分析处理并显示的过程。这里的数据信息包括当前状态检测数据、历史状态数据和同型机协同数据,其中当前状态检测数据是主要判定依据,历史状态数据和协同数据是重要的参考数据。这些数据主要包括:①系统及零部件振动、油液、压力、温度等检测数据和历史记录;②与飞机密切相关的重要事件,如列装时间、寿命周期、历次故障与检修记录以及维护保养活动记录;③已有缺陷的状态和发展趋势情况;④目视及孔探可视范围内零部件情况;⑤关、重零部件探伤情况;⑥飞参系统记录数据;⑦设计参数和试验验证数据;⑧同型设备使用状态反馈信息等数据。获取设备部件状态数据的主要手段是部件状态检测,目前较为成熟的检测技术主要有油样检测、振动监测、热工检测、无损探伤检测等。
2.部件维修时机决策
目前,较为科学的方法是采用序贯检测策略。以序贯检测方法确定零部件检测间隔期的步骤为:①根据状态检测得到的部件退化状态值,利用实时可靠性评估方法得到部件的实时可靠性,即健康状态;②将步骤①得到的实时可靠性加入到历史数据序列,根据新的数据序列利用回归分析方法更新实时可靠性函数的参数值;③根据步骤②中更新的实时可靠性函数预测部件未来的可靠性,计算得到合适的检测间隔期,确定下次检测时间。
三、实现民航飞机设备维修维护最优化的相关措施
1.强化维修维护管理工作力度,优化维护维修业务流程
针对现阶段民航维修人员对于维修维护规章制度重视度不高的问题,航空公司必须从根本上加以解决。航空公司飞机设备维修部门可以切实加强设备日常管理力度,如对于日常维护管理中存在的疑难问题或者故障问题加以重视,并将飞机遇到的各类问题进行有效记录,待飞机发生二次故障问题时,便于进行借鉴与维修。在此过程中,维护维修人员应该切实加强各种技术资源的整合力度,对于维修设备应用到的技术设备、技术手段等进行有效优化。必须结合国家现行的规范要求进行整改,必要时可以成立跨越各部门的专业小组,以解决设备运行故障问题,确保民航飞机的维护维修效果。其中,成立的跨越各个部门专业的设备管理小组可以将设备维护内容纳入组织内部管理体系当中,并委派专门技术人才研究与解决民航飞机设备常出现的故障问题或者其他疑难问题。为进一步确保维修维护管理效果,维护维修人员需要紧密联系不同型号飞机对应的应用设备,确定不同应用设备的维护维修方法,施以区别化管理例。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民航飞机频繁性出现的故障问题以及需要运用的设备而言,相关人员必须做好资料整合工作,将整合好的资料第一时间上报给上一级领导人员,统一调派下级人员实行统一化故障排查工作,并做好日常监督管理工作,最大限度确保民航飞机运行安全。
2.提高维修维护管理标准要求,切实维护设备管理质量
合理的维修维护管理标准是确保民航飞机得以安全运行的必要保障。过去,民航管理人员更加重视飞机故障问题的维修管理,而比较忽视飞机维修设备的维护管理,在具体落实维修维护管理责任时,往往显得力度不足或者某些内容难以得到有效落实。为进一步提民航飞机维修维护的安全性与合理性.维修管理人员必须结合设备管理的相关内容,进一步细化管理内容与技术内容.从根本上确保民航飞机维修设备科学、合理。针对于此,维修维护管理人员应该明确实行设备维修管理的重要性以及维修技术的重要内窑,确保设备的维修效果。这就要求管理人员必须强化设备维修维护标准,将标准要求重点投放在设备技术资料、技术标准方面,致力于优化维护维修流程。在具体的实施方面,管理人员可以先从维修设备订货工作人手。管理人员可以与生产厂家进行深层次交流,要求厂家必须提供切实可行的维修管理手册以及相关配件标准。在此过程中,管理人员应该做好维修设备的资料收集工作。
3.加强设备维护人员职业素质,提升工作人员技术能力
民航飞机维修维护人员是确保飞机主体运行安全的基础保障。可以说,设备维护人员素质水平的高低将会对民航飞机的运行效果产生侧面影响。针对于此,航空事业领导人员必须对设备维护人员的职业素质予以高度重视,结合现阶段设备维护人员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合理完善与优化,确保民航飞机安全运行,防止出现严重的安全事故。但是结合实际来看,飞机设备的维修维护工作属于集系统性与复杂性为一体的工作,在实际维护管理的过程中,往往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影响而出现不同程度的隐患问题。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民航飞机设备的维修维护管理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关系到人们出行的安全性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因此相关工作人员要提高自身专业能力与维修技能的同时,还应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合作,制定全面的预防性维修措施,全面提高管理的有效性。同时,要在设备研制过程中预先植入先进的维修理念和标准,将保障模式的变革和维修效益的提升作为技术指标之一,逐步将维修的策略灌输到设计源头。
参考文献:
[1]程志君.多部件系统视情维修决策技术研究[D].长沙:国防科技大学,2007.
[2]张鸿文.思维在维修领域的运用[J].设备管理与维修,2010,(5):67-69.
[3]甘茂治,康建设,高崎.军用装备维修工程学:2版[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5: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