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创意思维培养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实验课程设计教学研究

发表时间:2020/9/2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7期   作者:刘超凡
[导读] 摘要:随着世界科技信息的高速发展,新兴产业市场崛起和发展急需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所以培养创意思维能力已经成为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广东东软学院  广东省佛山市  528225
        摘要:随着世界科技信息的高速发展,新兴产业市场崛起和发展急需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所以培养创意思维能力已经成为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在实验课程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但目前众多高校仍存在着实验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相关教学评价不完善等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展开了研究,提出了完善措施,希望为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发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创意思维;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实验课程设计教学
        引言
        2016年11月,国务院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其中提出计划到2020年数字创意产业相关行业产值规模达到8万亿元。因此,数字媒体产业被称为21世纪知识经济的核心产业,是继IT产业后又一个经济增长点,其有着巨大的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尤其是在影视特效、网络视频制作、网络交互设计等领域对数字媒体艺术复合型人才需求巨大。随着互联网末端接入技术的不断突破,集文字、图片以及音频、视频、虚拟现实信息为一体的立体内容产品将成为主流。面对网络数字媒体的迅猛发展,在传统的影视和动画专业之外增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实属必要,其市场需求前景十分广阔。
        1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现状
        1.1课程设置脱节
        一般而言,综合型专业课程设置,由于学科的交叉性问题,难免存在多学科专业课难以互通的问题。作为新兴专业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这种问题更是存在,而且由于本专业各课程之间差异性较大,复合型教师缺乏等问题,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的各学科难以互通的问题,在基础科学和艺术设计两个领域中更为突出。
        1.2课程学习难度大
        数字传媒艺术专业涉及很多课程,比如虚拟现实交互空间设计、3D游戏设计、多媒体网页设计、动画设计、媒体影音设计图形图像处理等。数字传媒艺术专业对计算机操作技能的要求非常严格,因此学生的学习难度较大,很多内容需要反复练习操作。不但高端计算机技术课程的学习难度大,艺术类课程的学习难度也很大,而艺术感觉的培养难度就更大。艺术敏感性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长期磨合培养的艰苦过程,很多老艺术家终其一生也难以达到艺术巅峰,因此要求一个大学生用四年的时间掌握十几门计算机软硬件技术和培养艺术敏感性,很显然课程学习难度十分大。
        2基于创意思维培养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实验课程设计教学策略
        2.1完善相关体系制度
        深究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出现上述教学评价不合理、设施设备不充足等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因为高校对此不重视,也没有建立相应完善的保障体系,所以才会频繁出现此类问题。因此,各高校应首先建立完善的相关体系,为具有创意思维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制度保障。建立完善的教学实施制度,对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实验课程相关教师开展专业的集中培训,使其具有培养学生创意思维的意识,并且给其提供一些相关的培养办法和手段措施,使其在实验课程的教学中有具体的措施可使用,并对其进行严格的考核,在引起其重视的同时也提高其实验课程的教学水平;另一方面,建立相应的保障管理体系,不仅要让教师去落实,还要监察和考核其工作的具体情况,制订相关的考核机制,使相关教师在制度的要求下有效地开展学生创意思维的培养工作。另外,还要完善相关的教学评价制度,对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实验实践、创意表现等加以重视和考察,在一定程度上削减最终期末考核成绩的占比,建立完善的体系制度,从而保障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实验课程创意思维的培养工作的有效进行。


        2.2创造新型知识结构
        技术和艺术融合的课程体系之中,依据其知识体系,可划分四大课程,即理论课、艺术课、技术课乃至“技艺”结合的项目设计课。理论课内含设计美学、设计概论和其专业论述等课程形成,通过课程研习能够让学生们对于专业范畴存在基础认识,与此同时还可把握基础数字媒体艺术研究规律和美学知识内容结构。艺术课由创意与表现、设计素描、三大构成以及设计色彩等一系列课程构成,重点培育学生群体造型能力。而技术课由AdobePremiereCC非线性编辑、Maya三维动画、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以及AdobeAnimateCC二维动画等课程构成,旨在培育学生群体熟练把握与数字媒体有关的技术。此外,技艺融合的项目设计课,包括影视栏目包装、影视广告设计以及数码影像展示等,重点培育学生们艺术涵养以及依据数媒专业创作作品的本领与项目设计的技能。
        2.3加强创意竞赛与项目制的实践教学
        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在教学模式上应多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加强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主要通过两个方面来提升学生的综合创新能力:课程设计与专业性竞赛相结合,师生以“导师项目制”来完成实践教学。数字媒体艺术专业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针对该课程教学设计最终完成一套完整的设计类竞赛作品,首先,在课程教学设计中可以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创作自己的作品,并从设计的角度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理解和看法;其次,通过教学竞赛的形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教师也可以从学生的竞赛作品中直接检阅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吸收程度、创意思维方法的运用、教学成果的直接展现,并可以从作品中挑选优秀作品开办专业结课展览。另外,教师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针对该课程教学设计开展“导师项目制”,带动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团结协作能力、沟通表达等,项目式教学不同于传统的教学,项目实践教学期间,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去学习主题,主要是充分调动积极性,锻炼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以后的学习、人生计划等有所帮助。不管是专业竞赛模式的教学设计还是“导师项目制”的实验教学设计,最终都是以提升学生的主动性、创新性为目标,从而进一步促进学生逐步掌握科学的创新思维方法与路径,实现创意设计思维方法在设计实践中的综合运用,提高其设计创新能力与水平。
        2.4提升学生科研能力,实现以教促研
        新时代有新的人才标准,不仅要求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科学研究和创新的能力。因此,重点培养大学生的科研创新精神和能力是加强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首先,要重视学生的入学教育,从入学之初便开始培养其科研意识;其次,要建立全方位的交流平台,通过课堂引导、学术活动、讲座培训等方式,充分发挥学校师资优势,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最后,要用研讨式代替填鸭式的教学,从导师、项目指导教师、任课教师多角度对学生进行指导,引导其积极参与项目实践。此外,注重提升学生的学术水平,鼓励学生发表论文、申请项目及专利,以此培养其科研的综合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需对实验课程现存的不足进行反思,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学生创意思维的培养和开发,需从课程顶层设计、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实验设备等多个环节共同努力实验和探索,努力为社会提供高质量的数字媒体艺术专业人才,从而推动相关行业的发展与进步,促进中国文化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
        参考文献:
        [1]蒲卫国,李爱民,李冀,等.建设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实践类课程创新能力培养标准的探索[J].西部广播电视,2019,4(7):46-48.
        [2]冷荣亮.高校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示范式互动教学实践研究——以《数字媒体界面艺术设计》为例[J].滁州学院学报,2018,157(3):134-136,1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