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 王丹阳

发表时间:2020/9/2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7期   作者:王丹阳
[导读] 摘要:现在建筑行业发展迅猛,但是在这样迅猛的行业实况下也涌现出很多问题。
        天津二建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400
        摘要:现在建筑行业发展迅猛,但是在这样迅猛的行业实况下也涌现出很多问题。尤其是现在关于建筑施工以及建筑后期质量不合格的报道越来越多,所以现在国家对于施工技术和施工质量的检测也越来越严格。而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后浇带施工逐渐成为整个施工过程中主要施工部分。在运用后浇带施工中,施工与检测人员必须严格把关,制定科学的施工方案,保证后浇带施工技术的有效利用,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出现建筑质量与施工技术问题。对此,本文主要对相关问题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施工;后浇带;功能作用;施工技术
        一.后浇带施工技术概述
        混凝土施工最常见的问题就是混凝土凝固之后会出现裂缝问题,主要是由于原材料不符合要求、配合比设计不规范、相关施工人员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操作不合理、后期养护不当等导致混凝土开裂问题发生。在施工中为了能有效控制裂缝问题,可以在结构连接位置预留相应后浇带。在整个建筑结构混凝土施工结束一段时间后,按照设计要求的时间对后浇带进行浇灌,连为一个整体。
        二.后浇带在施工中的作用
        1.后浇带施工能够解决构件收缩问题
        对房建工程项目而言,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相关构件常常会受到温差等因素的影响,导致构件出现严重的收缩变形等问题,在该问题的处理上,很多工程单位常常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来解决此类问题,有效减少了收缩问题的出现。一般情况下,在相关的施工结束两个月以后,混凝土会逐步出现收缩硬化等问题,在此情况下,混凝土内部的温度随之逐步升高,导致混凝土结构内部出现温度应力,混凝土内部的挤压力明显。一旦在约束变形现象出现以后,建筑内部的微小的温度应力会使得建筑物逐步出现裂缝,最终影响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因此,后浇带施工中需要重视温度因素的处理,有效解决构件收缩问题。
        2.有利于解决裂缝问题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外部环境对对总体质量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特别是温度发生变化,会导致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发生膨胀或者收缩,从而发生裂缝。因此,在具体施工中,为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力度和刚度符合要求,需要在较低温度下施工。此外,施工完成之后,会受到季节更替、外部温度变化的影响,致使混凝土内部温度形成应力和挤压力,从而形成裂缝。通过后浇带技术,可有效消除温度应力造成的裂缝问题,保证施工质量。待建筑工程内部结构变化趋于稳定之后,再进行后浇带混凝土浇筑,进而保证建筑工程内部结构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3.有利于加强建筑工程结构的稳定性
        通过合理布置后浇带,可大幅度提升高层建筑工程和裙楼之间连接的稳定性,甚至施工得到,还能提升地基基础的稳定性,促使主楼和裙楼形成一个整体。多数情况下,需要通过计算沉降量,来获得后浇带施工最佳的时间,并设计后浇带的具体位置,通常是在整体施工完成之后,在进行后浇带施工。
        三.后浇带施工普遍作法存在的弊端以及注意事项
        1.留设后浇带时未考虑底板钢筋保护层
        混凝土断开由于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小于混凝土粗骨料的粒径,而后浇带仅用隔断钢丝网将此处的混凝土断开,在实际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由于振捣的作用水泥砂浆在此处流失而集中了大量的粗骨料,拆模后蜂窝麻面严重,对于此处的抗渗、受力以及钢筋锈蚀有较大影响。如在后浇带封闭前将此处全部剔除,则需要将后浇带底模板及支撑体系全部拆除,不仅结构受力不允许,而且施工作业较为困难、施工成本较大、施工时间延长。
        2.止水钢板设置以及在止水钢板处上下混凝土的断开
        目前最普遍的做法是在底面钢筋及顶部钢筋即将安装完毕时将止水钢板用电焊焊接在上下层钢筋上,最后在止水钢板上下连接桩上用钢丝网隔断。因此处空间狭窄不易施工,隔断设置质量无法保证同时工序检查验收难以实施。止水钢板焊接在受力钢筋上,对钢筋的力学性能破坏较大并且不可逆。

此种做法既不经济又不安全而且还难以保证施工质量,浇筑后剔凿时间长且影响结构性能。
        3.施工注意事项
        后浇带施工是整个建筑施工过程中非常严谨的环节,也是非常容易出现差错的环节,所以整个环节不能马虎,所有的都必须按照相关规定严格操作,在操作之后还要定期进行监测维护,避免出现差错。在后浇带施工之后,后面整个维护环节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后浇带浇捣前,需要对新老凝土的接合面进行严格的处理,将交界面清洗处理干净,最好在交接面上刷上一层与硂中配比相同的水泥砂浆,最后在按照要求对后浇带进行处理。所以,在制作后浇带时要充分结合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温度、强度、硬度、材料等各个方面都要考虑到,同时要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操作。
        四.建筑后浇带的具体施工技术
        1.建筑前准备工作
        建筑之前的准备工作有很多,繁琐而又复杂,但是整体来说可以分成两个板块,一是前期建筑方案的设计还有一个是施工过程中材料的准备。在正式浇筑之前,应当进行模板的预设,操作人员应当严格按照设计图纸的指示进行。预设模板通常采用的是钢丝网模板,这就要求钢丝网的排列必须具备一定的均匀性,且钢丝材料的尺寸、规格必须相同。由于模板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必须选择强度较高,且具备较强稳定性的模板,同时还要对模板的预设高度进行合理设计。
        2.选择合理的施工材料
        后浇带施工时,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施工材料。在施工过程中,要在混凝土中加入膨胀剂,以避免混凝土因收缩而产生裂缝。要将结构中的裂缝和积水处理好,以保障后浇带施工结构的表面湿润度。此外,为进一步提升后浇带施工的结构强度,要在后浇带施工前,严格按照施工规范科学控制混凝土材料的调配比例,减水剂的使用是非常必要的,适量添加减水剂可有效提高延展性和收缩性。要对施工中模板的侧边压力进行综合控制,从而有效减少裂缝出现。
        3.合理选择浇筑时间和温度
        建为保证后浇带施工质量,施工时间的选择是重中之重,尤其是在混凝土构造施工中,混凝土收缩问题多发生在60d左右,如何选择最佳的施工时间,对提升后浇带施工质量有重要作用。就案例工程而言,主楼和裙楼施工工艺存在较大差异性,因此,在后浇带施工中需要采用不同的施工方式并且确定施工时间。比如:在主楼施工中,为更好的确定施工时间,需要相对沉降量进行测量,确认沉降完成之后,在进行后浇带施工。为充分发挥后浇带的作用,要等后浇带施工时间确定之后,结合工程环境和实际情况进行施工,通常情况下,后浇带浇筑时间控制在60天内为最佳。并且在浇筑后浇带要严格注意控制浇筑温度,温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影响施工结果出现一系列质量问题。
        4.后浇带断面处理
        后浇带的断面处理是后浇带维护中的重要步骤,要注意后浇带在同一横断面上的部位一定要一样,并且所有的板、梁也要全部断开,有一点连在一起的也不行。同时要注意如果是在高层建筑中,每一层的同一个位置都要设置后浇带,避免出现同样的情况。同时在二次浇筑的时候,还要对缝隙表面进行冲刷,并且在冲刷的过程当中还要加入水泥浆,这样更能有利于新旧水泥之间的融合度,避免出现裂缝情况,但是具体的要依据建筑的实际情况进行处理。
        结语
        简而言之,在现代建筑中,后浇带技术有着非常关键的作用,而且施工工艺的好坏影响到整座建筑的质量与安全。所以后浇带施工过程中所有的数据一定要严格按照图纸进行精确的计算与设计,后浇带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体建筑的质量,同时对于建筑经济起着致关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续景瑞.后浇带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24):27-28..
        [2]冯彦铮.房建施工中后浇带施工处理关键技术探寻[J].建材与装饰,2019(17):33-34.
        [3]刘克昌.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功能作用与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发展导向,2019(10):235-2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