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研究 董晓晨

发表时间:2020/9/2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7期   作者:刘忠踉 刘晓红 董晓晨
[导读]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对于建筑行业的需求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山东金瑞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泰安  271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对于建筑行业的需求也有了很大的提升。钢结构作为建筑物的骨架,是直接决定建筑物总体质量的决定性因素。本文针对建筑钢结构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的问题进行分析,希望带给大家参考意义。
        引言
        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中,我国高层建筑建设规模在不断扩大,钢结构施工技术得到了有效应用,这项技术的施工难度比较大、施工工艺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建筑钢结构指的是以钢材为建筑主体结构,利用钢板、型钢等材料制作建筑构件,如钢梁、钢柱、钢桁架等,并使用螺栓、焊接等方式进行了解,构成完善的体系。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中,钢结构需要高精度的加工构件,强化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力度,为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可靠性提供保障。
        1建筑钢结构的特点
        1.1质量轻、性价比高、承重能力强
        建筑钢结构自身的质量比较强,体积较小,在很大程度上扩大了建筑使用面积,并节省了大量的建筑空间,且建筑物的强度很高,既能够承受作用力,又可以将其进行扩散,不断提升建筑自身的承受能力和抗震能力 。另外,建筑钢结构的性能比市场其他类型的建筑结构高。
        1.2可塑性和韧性强
        钢结构是建筑物的骨架,在建筑物中的各个部分都有分布,能够承受很大的结构压力。为了满足建筑标准结构受力要求,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钢结构必须具备很强的韧性、可塑性。其中,钢结构的可塑性有利于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承载力,利用强大支撑力避免建筑混凝土开裂问题,且在外力作用下,能够保证建筑结构自身的稳定性,避免出现结构变形问题。
        1.3自身塑性与韧性效果强
        建筑物稳定效果有所保障建筑钢结构施工过程应该从保障建筑物整体均匀受力方面入手,不断发挥钢结构自身具备的塑性特点以及韧性特点,确保整体建筑承载能力得以稳定提升。其中,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建筑物应该积极利用自身塑性强的优势,不断深化自身的抗断裂能力,以确保建筑物整体性能安全有所保障。
        2建筑钢结构主要施工技术研究
        2.1钢结构焊接技术
        建筑钢结构施工焊接技术作为建筑钢结构施工体系的重要技术,涉及的焊接形式灵活多变,促使焊接质量以及整体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正式应用过程中,焊接方法灵活特点较强,其中,在连接位置的延展性与强度方面得到了充分体现。
        焊接技术中的保护焊以及手工电弧焊等技术的合理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有效促进了钢结构整体施工质量的不断加强与优化。需要注意的是,焊接施工往往伴随着高温条件进行,因此会对钢材内部晶体排列顺序产生一定影响,严重时,甚至会
        对钢结构脆性问题产生不良影响。为避免这一问题出现,建议技术人员应该严格按照图纸设计要求,从多个方面进行合理规划,如焊接施工过程中应该重点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为后续焊接质量奠定良好基础。
        2.2 地脚螺栓预埋
        地脚螺栓预埋质量直接影响钢结构的安装质量。技术人员需要合理地控制地脚螺栓位置、垂直度、长度、标高等,避免出现返工问题。常见的地脚螺栓预埋方式有直接预埋法、预留孔法。在基础混凝土浇筑之前,管理人员需要认真检查预埋螺栓施工技术的合理性,确保各项指标满足规范要求。
        2.3钢结构吊装技术
        钢结构吊装技术作为钢结构施工技术体系的关键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会对钢结构整体施工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在正式施工过程中,要求技术人员必须严格恪守吊装技术的施工原则,按照次序执行顺序做好施工管理工作。如采用建筑挂篮或者爬梯等方式,实现钢柱依次连接顺序。同时,节钢柱吊装工作过程中,,应该在预设填埋位置当中,以地脚螺栓方式进行连接,并按照一定顺序原则进行合理吊装。需要注意的是,吊装过程关于吊装高度的确立问题必须严格按照现场施工情况进行合理研究与分析,,最好按照平移方式做好相关调整工作。


        3建筑钢结构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建筑钢结构的实际施工建设过程中,所受到的影响因素是比较多的,且在施工过程中还比较容易受到人为操作等方面的影响,导致整体工程建设质量受到影响。例如在对柱脚进行安装的过程中,预埋件的整体布局出现了偏移,导致钢柱的底板螺栓孔位置出现了偏差,丝扣的长度不符合要求等,这些问题都会对正常工作的开展造成影响。同时,在钢结构实际施工建设过程中,连接操作也是比较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如螺栓装备与实际施工建设要求之间存在差异,导致安装过程存在很大问题。
        4建筑钢结构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4.1做好施工前期准备工作
        正式开展钢结构施工工作之前,建议现场技术人员应该从多个方面针对现场施工进行统筹规划与合理部署,以确保各环节的施工质量都有所保障。其中,构件质量控制工作作为钢结构施工的关键之处,应该严格按照钢结构实际施工要求,选择科学、、合理的构件进行使用,以确保基础环节施工质量得以保障。除此之外,钢结构设计工作最好立足于混凝土基础轴线问题进行标准化设计,如地脚螺栓位置等。
        4.2钢构件的质量验收控制
        在钢结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质量控制中,管理人员需要根据明细表,认真检查进场的钢构件,检查的主要内容是钢构件数量、尺寸、外观、合格证等。为了有效地提升钢构件的整体质量,管理人员还需要认真核实钢构件的钢材材质证明、无损检测报告原件、钢材材质复试单原件,在钢材材质证明只有复印件、没有原件的情况下,需要检查钢结构材料是否有生产单位的公章,并对原件的存放地点进行说明。
        4.3夯实全体技术人员的施工素质
        参与建筑钢结构工程现场施工的人员必须具备良好的施工意识,明确现场施工管理要点以及工程管理实际需求,尽量将各项管理措施及时贯彻与落实到现场施工当中。针对当前技术行为不当、管理行为不当等问题,必须予以重点管理。在实践过程中,施工单位领导人员可以采取定期培训方式,深化施工人员责任意识,对于现场存在的施工秩序混乱、技术质量不达标、人员素质低下等问题,必须采取对应措施即可处理,防止隐患问题出现。此同时,,现场参建人员应该明确自身所负责区域的施工状况,根据施工区域实际情况确定具体施工方案。
        4.4提高实际施工建设中的规范性
        管理人员应充分的认识到将管理工作落实到每一施工环节中的重要性所在,根据制定好的方案来开展相应的质量管理工作。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若是发现有设计图纸与实际施工之间不符等情况,必须要与相关设计人员进行及时的沟通,针对存在的问题制定出合理的解决措施。同时,相关管理人员应该根据建筑钢结构建设的实际需求来制定好相应的施工计划安排,并设置好应急处理方案以更好应对突发状况的出现,保证施工建设能够顺利的进行。实际施工建设中,施工技术的应有是否具有合理性、科学性,对于整体工程建设的质量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在施工技术中,焊接施工技术的应用和安装在其中是较为关键的,实际施工过程中能够更好的保证钢结构的连接符合实际标准需求。相关工作人员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施工技术应用的效果,应提前对施工图纸进行全面的了解,提高焊接的牢固性,避免因裂缝等问题的存在而对施工质量造成影响。钢结构的使用年限以及耐力、强度等于焊接工作之间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必须要保证焊接工作的规范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目前,我国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规模在不断扩大,钢结构建筑工程发展也在随之发展,为了充分发挥出钢结构在建筑行业中的作用,施工企业要加强钢结构施工过程中技术质量管理工作,强化对施工技术的改进和质量控制,从而提高建筑工程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钟瑜梁.浅析建筑钢结构工程的质量监督和管理[J].江西建材,2015(14):277,281.
        [2] 化富兵.浅析建筑工框架结构施工技术[J ].门窗,2019(16):16-17.
        [3]赵永丽.高层建筑主体钢结构工程的质量控制及监督要点[J].工程技术研究,2019(13):123-125.
        [4]王建军.建筑钢结构施工安全对策及质量控制措施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3):34-3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