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路面施工与质量控制措施

发表时间:2020/9/2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4期   作者:蔡红
[导读] 摘要:现代公路建设中,沥青路面是非常常见的一种路面,能够给驾乘人员以更好的出行体验。
        河北省晋州市交通运输局公路管理站  河北晋州  052260
        摘要:现代公路建设中,沥青路面是非常常见的一种路面,能够给驾乘人员以更好的出行体验。本文对公路沥青路面施工以及质量控制措施展开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沥青路面;质量控制
        1 引言
        近些年,虽然沥青路面发展的非常迅速,但是沥青路面施工中依旧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例如沥青路面存在很容易破损,寿命比较短,路面的服务水平降低等问题,所以我们需要及时的研究如何提高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策略,及时的寻找不足,解决问题,从而提高我国公路沥青路面的建设工程施工的质量。
        2沥青路面施工
        2.1沥青混凝土准备
        高速公路施工前,应当高度重视沥青混凝土搅拌生产,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与沥青混凝土搅拌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工作人员要依据设计的基本要求,严格控制配合比和拌和温度。沥青拌和过程中,沥青温度根据沥青标号控制在150-170°C左右,拌和材料时要加入适量的矿料与矿粉,通常进料温为175-190°C左右,确保出料温度控制在155-170°C左右。以生产工艺来划分,主要分为间歇式生产和连续式生产,前者施工周期性较为明显,操作便捷,可提高搅拌的质量,应用范围较广。后者的生产效率优势明显,产量较大,沥青成品料精度高,而且无须消耗大量能源,在混凝土消耗量较大的工程中应用较为广泛。两种方法的特点不同,适用范围不同,施工人员需结合实际选择不同的搅拌设备和搅拌方法。
        2.2沥青路面混合料配合比
        在沥青混合料投入使用前,要对试验操作过程进行监督,并且要对搅拌时间和搅拌温度予以综合确认,确保能对施工工艺予以完整性管理。需要注意的是,施工部门要对混合料压实度和配合比进行集中监督和管控,依据相应参数调整配合比,并且将沥青的使用量调整到最佳比例,为供料管控工作的全面进步提供保障。值得一提的是,在实际应用工序中,要进行马歇尔试验和抽提试验,从而结合试验结果就能对取样予以对比分析,确保沥青含量和混合料配比参数都能满足具体要求。
        2.3沥青路面摊铺碾压
        摊铺和碾压也要按照标准化流程有序开展,从而维护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项目的基本应用要求,维持较好的施工监督管理机制,夯实技术基础的同时,提升沥青路面施工综合质量。(1)摊铺过程要对运行速度以及机械型号的选择予以综合分析,尤其是结合沥青混合料的产量和摊铺机作业速度、摊铺宽度等进行确定分析,保证沥青路面摊铺速度作业,有利于厚度控制和有良好的平整度。(2)应不断优化压实方式,同时应采用标线将路面的初压、复压、终压对应的压实区域标明,以防止重复压实及局部漏压的问题。(3)可适当采用流水作业的方式,即运用排压使得施工中初压、复压、终压等环节紧密开展。(4)应该将车道变换等问题处理到位,对于在已辗压路面上的压路机变道,应确保压路机缓慢行驶,防止压路机损坏已辗压路面。(4)在碾压过程中,应该控制最为适宜的碾压温度和速度,确保施工可以连续进行,在施工过程中,严格禁止出现中断的现象。压路机碾压最大速度统计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沥青路面压路机碾压速度
        2.4接缝及压实施工
        沥青路面施工阶段,混合料配制及压实也尤为关键,其直接影响了路面接缝施工的整体效果。如原材料配置合理,但沥青路面压实度较低,则也会破坏路面的性能。这就要求工作人员优化路面压实施工,提高路面的密实度,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针对横向接缝和纵向接缝,需采取两台摊铺机共同作业的方式加以控制。且梯队联合摊铺方式能够有效处理纵向接缝。在已摊铺的混合料中预留10-20cm的空间,压实路面,会出现5-10cm的摊铺重叠层,对此,应采取热接缝方式完成跨接碾压,及时消除缝隙。对于横向施工缝则需采取平接缝的处理方式。以3m尺的纵向延伸方向为基准,端部直尺呈悬臂状布置,接缝处理需集中于直尺脱落和摊铺层。摊铺施工前,应及时处理接缝位置上的粉尘,之后添加部分摊铺沥青,碾压施工中主要采用钢筒式压路机横向开展路面压实施工,随后自纵缝向新铺面层压实。
        3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3.1人员管理
        在公路工程施工项目中,除了要对材料进行集中管理外,也要对施工人员、技术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等进行综合监督,确保相应工作岗位人员都能按照标准化工作流程完成对应工作,从而提升工作的综合质量。其中,试验人员要具备检测资格证书,并且要在项目开始前进行岗前培训,优化技术管理工作的基本水平。
        3.2原材料管理
        工作人员要对原材料要进行集中的取样管理和送检工作,依据实际送检制度约束对应的管理行为,并且,由监理工程师和建设单位的代表将其直接送至现场进行验证管理,还有在保证第三方监督部门认定质量标准后,才能提升具体工作的综合水平。另外,在原材料储存和取样工作中,要结合集料进场以及取用次序完善相应工作,尤其是粗集料进料过程,整个堆料区域要按照3层到4层进行逐层堆放,尽量避免离析问题。而针对不同品种和标号要分开处存,在使用前进行加热,尽量避免长时间加温造成质量下降,就进行抽样检验。值得一提的是,施工项目的混合料取样筛分过程都要对3次以上的结果进行平均值的获取,才能保证相应参数分析的合理性。
        3.3沥青混合料质量控制
        对于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工作而言,热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工作较为关键,要依据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以及生产配合比验证等方面进行统筹分析,有效建立完整的判定依据,从而按照质量控制标准完善具体操作。在目标配合比设计的基础上也要进行试验测定,尤其是保证二次筛分取样的代表性和真实性,从而完善具体工作管理效率,真正维护实际应用过程的综合参数。
        4结语
        总而言之,在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要从原材料、沥青混合料、人员管理以及工程项目实体测试等多个层面建立对应的监督管理机制,确保能避免影响因素对整个工程项目质量产生制约,提升项目综合水平,推动我国公路工程事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博兴. 试析公路工程的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措施[J]. 价值工程,2018,v.37;No.498(22):187-188.
        [2]魏洪峰. 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分析[J]. 建材发展导向,2018,16(6):185-185.
        [3]文红 何. 浅谈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策略[J]. 建材发展导向,2019,017(007):243-2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