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探究 许岩峰

发表时间:2020/9/2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4期   作者:许岩峰
[导读] 摘要:在国家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我国私家车的数量也日趋增多,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建设的难度系数。
        北京华厦恒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  101125
        摘要:在国家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背景下,我国私家车的数量也日趋增多,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建设的难度系数。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在我国交通运输事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具有减轻我国交通压力的作用。但是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各种道路桥梁病害问题频频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威胁了人们的生命安全。基于此,我国政府必须要将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病害的治理重视起来,以此为道路桥梁工程质量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最终实现保证人民行车安全的目的。
        关键词:市政道路桥梁;常见病害;施工处理技术
        1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
        1.1裂缝问题
        裂缝问题是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投入使用后最为常见的一种病害,裂缝发生的位置主要在桥面铺装层,引发裂缝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种:第一,温差过大引起的裂缝。混凝土有热胀冷缩的特点,若当地中午的温度过高,会让混凝土内部发生变形,但若晚上温度过低,混凝土会急剧收缩,内部结构会产生应力。一旦混凝土产生的应力超过本身所能承受的抗拉强度范围,将会直接导致混凝土开裂。第二,地基结构不稳定所造成的裂缝。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时若未做好地基的压实和处理,随着工程的开展,地面重量的增加,地面会出现沉降从而引发桥梁道路整体结构的变形,如此一来混凝土内部会出现应力承受不均匀的现象,一旦某处应力超过混凝土承受范围,同样也会引发裂缝。
        1.2路基沉降
        路基沉降也是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常见的一种缺陷。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路面下方会有着各种各样的管道,因此,道路桥梁工程路基施工中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影响路基的稳定性。例如在管道施工中,若沟槽回填工作不合理,没有将路面拍平压实,那会非常容易出现路基不平稳。再者若沟槽回填工作中,土厚度过高,内部密度不均匀,那么经过长期的碾压,管道所承受的压力过大,就会出现破裂现象。另外若回填过程中所使用的土质不合格,经过车辆的作用,会引发路基沉降问题。
        1.3车辙
        就城市沥青道路路面病害而言,车辙不属于常发性的病害,且车辙的形成也须满足相应的条件。如路面受高温及重载车辆的长时间碾压,便会导致出现一定的车辙,进而破坏路面的平整度。这样待温度降低后,在路面上实施混合料铺设作业,会影响沥青材料的密度,并增大材料间的空隙,使水分极易流入材料空隙中,破坏路面材料的粘结性,从而引发车辙病害。
        图2  沥青路面松散形成
        1.4坑槽
        城市道路路面施工中,所用材料及施工厚度是引起坑槽病害的主要因素。如选用的施工材料粘结度不达标,在温度升高的情况下,上、下结构层的粘结度也会不达标,再有车辆碾压变化引起坑槽问题。又或是施工技术人员未能及时处理好路面的裂缝问题,这样路面在长期荷载影响下会出现材料松散现象,从而引起路面的坑槽问题。
        1.5松散方面的问题
        松散问题是沥青路面最为常见的病害之一,直接影响到行车的安全。受到外部载荷及条件的影响,面层集料颗粒会发生脱落,路面表层会发生剥落,一旦没有对其进行有效治理就会从路表面向下形成坑槽。其主要原因在于:第一,沥青混合料中沥青量相对较少,油石比例较低,沥青和集料间黏结性相对较差;第二,公路在温度较低环境下施工会造成压实度较小,沥青面层内存在较大孔隙率;第三,集料含泥量较大并且受到粉尘包裹,这就造成沥青膜无法和集料颗粒进行有效黏结;第四,基层较为松软会造成面层龟裂松散。水分渗入到沥青和集料界面,降低沥青黏结力。
        2施工处理技术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常见病害处理工作中的应用
        2.1裂缝修补技术的应用
        表面修补法、裂缝填充法、裂缝灌浆法等三部分内容统称为裂缝修补技术。此技术在现阶段市政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普及程度逐渐变得越来越高。在具体的工作中,相关施工人员可以立足于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裂缝的类型,选择与之相应的处理技术,以此为裂缝病害问题的解决提供保障。而在以上裂缝的处理技术中,表面修补法是最受施工人员欢迎的,也是解决较浅裂缝问题的最主要途径。表面修补法主要指的就是相关工作人员在填充修复路面缝隙的过程中,致力于提高环氧胶泥与水泥浆等材料的应用频率,在此基础上还要将油漆或是沥青作为市政道路桥梁表面的保护膜,以此防止道路桥梁表面受到腐蚀,最后,相关工作人员还应在市政道路桥梁的修补工作中引进玻璃纤维布,为道路桥梁使用质量的提升奠定坚实的根基。
        2.2 松散问题的处理对策
        第一,提升级配设计水平。离析问题是造成路面局部松散和泛油最为重要的原因。对于那些级配设计水平比较高的路面来说,不容易出现集料离析的情况,并且非常容易碾压密实,同时具有较好的骨架结构和抗变形能力。孔隙率是级配设计中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对于孔隙率的控制能够有效降低松散问题的发生。同时,要增强施工质量方面的控制,从而降低路面的离析情况。
        第二,加强沥青混合料的粘结强度。沥青混合料的粘结强度和沥青与集料的黏附性相同,通过高粘度的改性沥青或者抗剥落剂能够有效提升集料和沥青的黏附性,从而降低松散问题的发生几率。
        2.3地基沉降施工处理技术
        (1)加固道路桥梁工程本身。在道路桥梁工程表面进行加固材料的覆盖,从而改变道路桥梁工程的截面面积,使道路桥梁工程本身的承载能力提高。(2)水泥砂浆注入地基与地基土质置换。若道路桥梁工程本身的沉降问题十分严重,则需要结合实际选择向工程地基内注入水泥砂浆,实现道路桥梁工程稳定性的提高,改变道路桥梁工程沉降现状。若道路桥梁工程是由于地基土质为软土质才出现沉降问题,则需要考虑是否可以进行地基内土质置换,提高地基稳定性,从根本上解决道路桥梁工程沉降问题。
        2.4坑槽
        对于坑槽这一病害,最常用的治理方法为修补,其基本要求为:遵循圆洞方补和斜洞正补的基本原则;实际修补面积应比坑槽面积略大;修补处轮廓线需要和路面的中心线保持平行或垂直。具体修补方法根据材料与环境要求选择,主要有以下三种:冷料冷补、热料热补与热料冷补。不同方法有不同特点,适应条件也有所不同,施工中应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适宜的方法。首先,对病害范围进行调查和认证,然后进行划线与开槽,将槽内的杂物清扫干净后,均匀涂抹一层粘结沥青,再摊铺混合料,最后将其碾压密实,修整平齐。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尤其是对于市政桥梁工程施工,如果出现了施工质量问题,不仅会引起使用过程中的安全事故还会影响交通的正常运行,所以针对道路桥梁的施工员工需要结合道路桥梁施工过程中常见的病害问题进行及时的处理,提高我国道路桥梁施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刘一.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J].住宅与房地产,2019(25):189.
        [2]孙欣.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探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9(05):117+120.
        [3]韩振义.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J].山西建筑,2019,45(06):177-178.
        [4]刘惠清.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J].江西建材,2016(20):137-138.
        [5]王敏.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J].四川水泥,2015(10):336+33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