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及运用能力的培养探析

发表时间:2020/9/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5期   作者:刘艳
[导读] 小学生正处于语言启蒙时期,对其后续基础知识学习和人际交往能力都具有重要影响。
        刘艳
        广东省东莞松山湖实验小学 523800
        摘要:小学生正处于语言启蒙时期,对其后续基础知识学习和人际交往能力都具有重要影响。所以,学生的语言表达及其运用应该得到教师足够的关注与重视。本文就小学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及运用能力的培养进行探析,以期达到提升小学生语言方面的综合能力,尽到作为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学生语言表达及运用能力;培养探析
前言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于小学语文的要求做出了更为严格的标准。既要满足现阶段小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又要培养小学生语言的表达及运用能力,同时要激发学生语言表达的兴趣,不断改进、完善教学方法,通过各种途径提升学生语言表达及运用能力,高效率、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为小学生以后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升打下良好基础。
1贴近生活,激发学生表达兴趣
想要提升小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首先应该从语文这门作为母语的基础学科入手,鼓励学生大胆开口表达,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兴趣。小学语文的教学实践证明,大部分的小学生由于心智不太成熟,与人交流较少,在课堂上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只是被动接收。鉴于此,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增加些趣味性,鼓励学生大胆开口,勇敢表达,展现自己的优秀一面,更敢于将自己的不足暴露出来,这样才能让教师明白自己的优、缺点,并帮助改正缺点,弥补不足,发扬优点,发挥优势,给自己增加信心,变得更自信。
如在学习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口语交际:有趣的动物》时,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一些常见动物,学生会产生好奇心:老师写这些动物干什么呀?当遇到自己喜欢的动物时会脑中一亮,“还有我喜欢的动物……”以此来唤醒学生主动探索的欲望。然后再告诉学生今天学习的内容,询问大家都有什么喜欢的动物?它什么地方地方最可爱?先让喜欢表达的学生谈谈自己喜欢的动物,然后对其鼓励表扬,激发后面学生的表现欲望,让每一个学生参与进课堂学习,积极的发表言论,主动思考,并对学生的讲演进行正面评价,带动学生鼓掌鼓励,用这种方法激励学生克服自卑、害羞,提升学生语言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实践,丰富学生词汇量
词汇量是学生语言表达的基础,也是学生能力高低的体现。然而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小学生掌握的词汇量较少,课堂和书本词汇量远远满足不了学生语言的表达。因此,教师应该结合教材内容,在课堂或者课外进行一些趣味游戏之类的实践活动,以弥补学生词汇量的不足。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竞争能力,又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中积累大量的词汇,为以后的造句、作文做好铺垫。
例如在学习三年级语文下册《荷花》时,教师提前将学习内容告知学生,留下预习作业,通过向家长及其他成人、高年级学生请教,搜集描写荷花的词汇;或者阅读相关的课外读物积累;或者利用词典、互联网查找相关词汇,并用笔记本摘抄记录。第二天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教师在黑板上记录每组的词汇(前提是不能重复,如第一组说过了“翩翩起舞”,第二组就不能再用),积累的词汇多、正确率高的组获胜。

当然比赛有输赢同时也要有赏罚制度,胜方可以获得教师准备的小礼物,败方要把胜方的词汇抄写背诵。这种比赛活动和奖惩制度,不但激起了学生的竞争和合作意识,提升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还丰富了课堂内容,加快了学生积累词汇的速度,为小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平台。
3实战应用,提升学生表达能力
荀子曾经说过: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它的意思就是说:能力的提升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大家都明白这个道理,一口吃不成胖子,学习没有捷径可言,这需要我们从细节开始做起,从一点一滴的积累做起,从词汇到造句,从造句到写作逐步完成对语文知识的积累。教师应该指导学生,以词汇量的积累为基础,以造句、作文为建造“语言能力高楼”的方法,逐步完成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及其运用的目的。如果没有一定的词汇量积累,造句对于学生而言就是一个坎儿,以后的写作将会内容空洞,逻辑混乱,主题不明,整篇作文下来就像在记流水账,既不能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又不能提升学生语言表达和运用的能力,更不能让教师高效。高质量的完成教学任务和教学目的。
如学习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习作:写日记》时,教师可以根据日记举例,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通过观看日记自己有什么发现?自己要怎么写?然后要求学生首先确定自己要写的题目和内容,利用之前的词汇记录本,将有关优质词汇进行组合造句,最后将这些句子通过作文的形式编排在一起,写成日记。然后教师将优秀日记共享,并分享他造句的技巧和作文手法,以及日记中语言的表达方式以及修辞手法的运用。通过这些方法,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语言的思维能力,还提高了学生对这些能力的灵活运用,为以后的语文学习夯实基础。
4师生互动,丰富课堂内容
师生的互动,教师应起到主导作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从旁协助帮扶,融入到学生的活动当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优势,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教师设置的互动活动。师生互动的方式,既能唤起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又能让每个学生积极的参与其中,切身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学习到更多的词汇,锻炼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加强师生沟通交流,增进师生感情,大大提升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北京的春节》一课时,教师扮演买年货的“顾客”,学生分组扮演商贩。教师在买东西时,让学生通过词语、句子描述自己货物的特点和优势。如吃的:香甜可口、软糯香甜、外焦里嫩等。学生还要编写吆喝用的语句,吸引“顾客”,和买家交流沟通,促进“交易”。然后让同学们总结哪个组的吆喝更吸引人,哪个组用的词语更容易成交,哪个组的描写词汇更生动形象,打分最高的给予奖励。这样既能让课堂内容更丰富生动,又能让学生记忆深刻,锻炼了学生语言表发达能力和应变能力的同时,还提高了课堂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语言表达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教师应该明白“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的道理,重视教学过程中提升小学生语言的能力,努力探寻提升小学生语言表达及运用能力的方法策略,以期提高小学生语文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何朝霞.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及运用能力的培养探析[J].贵州教育,2020(14):44-45.
[2]齐金凤.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20(12):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