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金柯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高新第一小学710065
摘要:小学语文是小学阶段最基本的学科,也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和前提。语文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掌握语言知识,提高语文阅读能力并且积攒学生的知识素养,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而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关键内容,习作教学对于培养学生习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对于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意义重大。本文重点探究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找出一些解决对策。
关键词:浅谈;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问题及对策
前言:小学学生在习作过程中,能够把自己在生活当中的一些所见所闻转换成内心的感受,然后表达出来。这样可以帮助学生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学习方法,有助于学生积累一定的语文基础。但是,目前我们的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现状仍不乐观,学生的写作水平达不到教师要求,写作质量低下等等,在这一方面依旧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教师们去解决。
一、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遇到的问题
首先是教师的教学理念仍然存在着很严重的问题,很多教师依旧认为课堂应该由教师来进行主导,把课堂上的大多数时间用来讲解相关的知识点,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得学生的写作存在了思维定性等问题,没办法展开更广阔的视野去看待问题,也不利于学生培育写作兴趣和写作自信心,而且学生的写作水平也受到了限制,书面表达能力有待提升。其次是教学内容上局限性太大,仍然局限在老旧的教学素材当中,没办法跟上时代的步伐,导致学生在写作时没有足够的素材积累去应对各种各样的写作题材,这样写出来的作品分数一定不会很高。最后是由于教师的授课方式太过沉闷,学生没办法提起对写作课的学习兴趣,写作没有积极性,导致课堂上的氛围不活跃,写作变成了一个死板的过程,学生没办法真正喜欢上写作,只是把写作当成一个任务去完成,写出来的作文没有了灵动的气息。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问题的对策
(一)带领学生观察生活,帮助学生有话可谈
为了让学生能够在构思作文时去把现实和写作相联系、相结合,从而帮助学生找到话题,能够在写作时有话可说,而不是在面对一个写作题材时只能努力去编瞎话来写。教师可以尝试在学生进行写作前,首先为他们规定一个写作题材,然后带领学生去进行生活当中的实际观察,引导学生能够养成对身边事物观察的习惯,有利于学生将来的写作学习。让学生在观察当中能够搜集到相关的素材,然后再进行写作,这样创作出来的内容会更加有魅力,让读者读起来更能够有代入感,从而让判卷老师在阅读过程中能够有更好的阅读体验,给学生评出一个更高的分数来。例如:教师可以把《我的父母》作为一个写作主题,然后引导学生在当天回家后,记录一下自己父母一天的工作,和父母对自己的悉心照顾,然后学生再对父母做出一些实际性的回报:可以是为爸爸妈妈端一次洗脚水、盛一碗米饭,也可以是帮助家长在家中打扫卫生、倾倒垃圾,又或者是能够在父母下班后为他们捶捶背,说一句爸爸妈妈,我爱你们。这些内容都可以帮助学生找到生活当中的作文素材,为学生积累一些写作技巧,帮助学生克服在写作上的一些困难。
(二)充分运用网络信息,扩充学生写作视野
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够帮助学生了解到更多的新闻时事,让学生在第一时间掌握最多的学习素材。同时,网络对于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天然吸引力,可以帮助学生来提升自己的写作兴趣。并且,可以让学生能够在课堂学习上了解更多不一样的内容,网络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来介绍最新的消息,让学生可以全身心投入课堂上,提升课堂的专注度。也能够营造出和谐的课堂氛围,能够扩充学生的知识量,让学生在更加丰富的素材当中拓展自己的写作视野和写作角度,学会从多个角度去看问题。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扩展自己的想象力,使得学生能够掌握更多的写作方式,了解更为广阔的知识。例如:教师可以每周为学生播放《新闻周刊》,让学生在这一档节目当中了解最新最热的新闻,并且学习其中主持人对于事件的看法和角度,从而能够学会更多的知识和内容,帮助积攒更多的作文素材和写作技巧。
(三)培养良好阅读习惯,通过阅读带动写作
语文学习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与积累。那么一个良好的写作习惯就显得十分重要,而小学高年级阶段正是培养良好写作习惯的最佳时间。这就要求教师要在日常的语文学习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写作习惯,培养学生要带着脑子和手去读书,对于书中的内容要多加思考,及时记录自己的阅读感受,对于书中的重点章节或者是自己感兴趣的语句也要及时记录或是背诵,留下自己的批注,并积极和同学和老师进行交流,这样学生就可以在阅读过程中培育自己的写作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开展一些仿写句子和续写片段的比赛,让学生在阅读后能够把自己在阅读当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写作过程中,去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通过大量的阅读,足以养成固定的阅读习惯,这种习惯会伴随终身且不容易发生改变,良好的习惯会在日后的阅读与写作中发挥它的功效,提高语文的综合素养。
(四)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写作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因材施教,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过程中掌握写作的方法和方向。每个学生都有着自己不同的写作习惯,教师的任务就是要帮助学生来找到属于自己的写作方式,从而一点点提升学生自身的能力。例如:对于喜欢写小说类型作文的学生,教师就鼓励他们多阅读小说类型的书,去积累这方面的写作技巧。而喜欢写散文类型作文的学生,则需要更多的去学习散文的写作技巧和写作要领,然后多加练习。这样才能够确保学生在最后的考试当中看到什么样的题目都能够写出自己最拿手的作品来。
结束语:综上所述,对于学生来说,现在的写作仍然存在着书面表达能力不足,写作积极性不高,没有太大的写作兴趣等等许多问题,但是在教师的鼓励和帮助下,相信学生一定能够克服这些困难,在语文写作当中取得更好地成绩,奠定更好地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平.巧思优习悦心创作——谈提升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四优”策略[J].华夏教师,2020(20):50-51.
[2]张江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寓习作教学之我见[J].青海教育,2020(05):31.
[3]费娜.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让信息技术与儿童习作“美丽相遇”[J].小学教学研究,2020(14):26-28.
[4]王萍.小学语文统编教材中习作教学的思考与探究[J].教育革新,2020(0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