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活学生思维

发表时间:2020/9/2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2期   作者:陈文秀
[导读] 以学生为主体是新课程教育改革所提出的重点内容,
        陈文秀
        广东省东莞市塘厦第一小学  广东东莞  511700
        摘要:以学生为主体是新课程教育改革所提出的重点内容,也是实现现代化教育和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尤其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再加上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正处于成长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在现代化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活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成为了教学重点。然而就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来看,很多教师却没有认识到激活学生思维的重要性,同时也没有积极的采取一些可以激活学生思维的教学方式,因此导致小学语文教学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如何才能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活学生的思维呢?下面本文将对此做出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激活思维;教学策略
        在实际教学中,小学语文教师必须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激活学生的思维、发散学生的思维,这样才能使学生对所学的语文知识有更深层的了解,才能使学生领悟文章的道理和意义,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素养,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却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很多教师依旧是以提高学生的考试分数为重点。但是通过实际的教学我们也应该可以感觉到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现代化学生的学习需求,尤其是在最近几年,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在现代化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成为了教学重点。因此,教师要意识到激活学生思维的重要性,并且在具体教学中要做出相应的举措来,从而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好基础。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活学生思维的意义
(一)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和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
        在现代化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积极的组织开展各种教学活动,比如小组合作学习,或者是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等等,从而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然后在结合课本上的知识内容和具体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的发挥。通过这样的形式来锻炼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去看待问题、思考问题、探究问题。小学时期的学生的内心和思维就如同一张白纸,具有极强的可塑性,因此教师要精心描绘,这样才能保障小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同时,小学时期也是良好学习习惯和行为意识养成的关键时期,而语文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道德价值观,使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探究。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好自身的引导作用,积极的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并且为学生开展探究学习提供有利条件。此外,教师也要细心留意学生生活中的细节,多学生在生活中、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要多加关注,从而在促进学生语文成绩提高的同时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以及为未来的成长和学习奠定基础
        自二十一世纪以来,各行各业发展迅速,当今社会也走进了多元化时代。小学时期是学生成长和知识学习的基础时期,因此在小学时期打好基础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活学生的思维,既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可以为学生的未来学习打好基础,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和语文成绩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思维以及丰富的现象力来表达自身对事物的看法,同时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来明确学生的学习需求,以此来及时的调整教学方案和模式,从而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


二、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活学生思维的策略
(一)结合实际生活开展教学,使学生的生活经验得以运用
        语文知识多数来源于实际生活,或者可以说语文这门学科和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课本上的很多知识点也都和实际生活有关联。因此,为了充分发挥知识的感染力,提高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实际生活开展教学,这样才能使学生将实际生活和语文知识相结合,才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联想,从而激发学生的思维。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入生活实例,然后再结合知识内容,以此来引发学生进行思考,从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激发,进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例如在开展部编版小学语文《乌鸦喝水》这一课程教学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先对学生进行提问,比如可以先问一问学生是否见过乌鸦,并且对于见过乌鸦的同学教师可以让其描述乌鸦的外貌还有喝水的动作,最后教师在讲解一些有关于乌鸦的故事,运用这样的教学方式既可以巧妙的创设教学情境,又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思维的碰撞,从而获得新的知识,并且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扩大了语文知识的干人力,进而使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得到锻炼和培养。
(二)注重营造和谐、开放的课堂学习氛围,发散学生的思维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营造和谐以及开放的课堂学习环境,以此来环节学生的学习压力和紧张的学习气氛,从而使学生可以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大胆的发言和思考。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想要使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并且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这就需要教师注重学生的个性化,根绝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来营造和谐、开放的学习环境。比如在开展部编版小学语文《父爱之舟》这一课程教学时,想要在本节课堂教学中激活学生的思维,这就需要教师注重营造和谐和开放的课堂学氛围,而想要实现这一教学目的首先需要教师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比如当学生阅读完文章之后对文章的理解多种多样,有的学生通过阅读本文有感而发的感受到了父亲对自己的爱,但是还有一些同学阅读完文章之后对文章的写作手法感触角度。并且这两点都是本文教学的重点内容,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的发言,让学生大胆的说出自己对文章的看法以及通过阅读获得的知识和道理。但是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无论学生从哪个角度回答,教师都要鼓励学生,并且对于大胆发言的学生进行鼓励还表扬,从而激励其他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进而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激发,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在小组中激活学生的思维
        小组合作学习是小学教学中常见的一种教学方式。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相互交互意见,发表对事物的观点和看法,从而使学生和学生之间可以做到取长补短,进而使学生的思维处在一个活跃的时期,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激活,以此来获得感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例如在开展部编版小学语文《守株待兔》这一课程教学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当然在合作学习之前教师要提出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进行探讨和交流,从而明确讨论方向。比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守株待兔表达的意义进行探讨。当探讨的内容明确之后学生的讨论才有方向,才能使学生的思维朝着问题的方向进行思考,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激发。当然,除了本节课程之外在现行的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还有很多知识点都可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来完成,并且小组合作学习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激活和发散,从而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提高理解能力,最终达到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目的。
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活学生的思维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还可以使学生我想象力和探究能力得到培养和提升,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广大小学语文教师要认识到激活学生思维的重要性,并且在教学中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要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以激活学生的思维为目的,从而使小学生的思维得到激活,促进小学生语文成绩的提升和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谭鸿鹆.四川省双流县农村小学语文“主题阅读”教学现状调查报告[D].四川师范大学,2018.
[2] 赵志乐.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8.
[3] 赵明星.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小学语文生活化教学浅析[J].新课程·上旬.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