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行超
湖北省孝感市孝南区陡岗中学 432132
摘要: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不能仅仅限于完成课程知识的传授,同时要注意培育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当下,由于初中语文教师对学生阅读及写作能力培养认识不到位,很少有时间能静下心来思考如何能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在新的教育理念下,初中语文的教学要紧紧围绕学生这个中心,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生体验探究意识,培养初中生的语言综合素质。
关键词:初中;语文;读写结合
引言
伴随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模式在不断进行创新。其中,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从教学实践来看,这种模式还存在一些不足,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升。因此,教师需要进一步探索和优化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让这种模式能够真正对高效语文课堂的构建起到促进作用。
一、当前初中生读与写教学现状
笔者所在的农村初,总体来看大多数学生具备一定的语文阅读与写作能力,但也有部分学生文章阅读和写作能力不佳,成为制约语文综合成绩提高的短板。
即便是备战中考语文,很多老师和学生对于提高学生阅读和写作能力也非常头疼。
每当新学期开始时,我让班上学生用随笔的形式作个自我介绍,有很多学生出现畏难情绪,写不出几句,不能很好的向其他同学写出自己的兴趣爱好。这从侧面反映出,我们当下有相当部分初中生写作能力不强,这与同学们在平时不注重语言积累,不喜欢读书有很大关系,知识视野窄,从而影响了学生语言运用和写作能力。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读写结合”应用策略
(一)在阅读中激发写作欲望,渗透情感教学
对于语文这门人文学科而言,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注重情感因素在教学中的渗透。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从教材知识出发,做好情感引导,培养学生的感性认知,提升他们对阅读与写作的感知力。教师通过采用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能够将学生引入文本内容深处,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达到情感共鸣的效果,从而为学生的写作构思提供一定的情感基础,实现阅读与写作水平的双提升[1]。例如,在讲解《秋天的怀念》这一文时,首先,教师要从文本创作背景以及作者思想主旨出发进行分析,让学生对史铁生表达的母爱之情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让学生体会作者与母亲之间深厚的情感;其次,教师要让学生阅读本文内容,并在阅读中与作者之间建立情感共鸣;最后,教师要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写一篇与母爱有关的短文。这样一种以情感为主线开展读写结合的教学过程,能够在阅读中奠定学生的情感基石,进而激发他们的写作欲望。同样,这样的教学也能够使学生的写作更加流畅和自然,从而体现出作文的真情实感。
(二)在阅读中借鉴布局立意,优质写作
在语文读写结合教学中,教师通过阅读训练提高学生写作技巧的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深入领会优秀作品的谋篇立意之技巧。这就需要教师进一步优化读写结合的教学,使学生领会文章立意技巧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来,让学生赋予自己作品更丰富的内涵和意义。这样就能从整体上提升学生创作的思想深度。同时,教师要加强学生谋篇布局能力的训练,使学生掌握议论、叙述及插叙等写作技巧,并让学生认识到作品的谋篇布局对提高作品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使其有意识地运用到作品的写作中来。
例如教师在进行以“秋天”为题的写作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春》这篇文章,学生通过阅读可以了解到,对春季的描述语言不仅仅是一些陈词旧句,即“花儿开了”、“叶子绿了”等等,同样可以通过抓住春天的特点进行侧面描述,像文中对春雨的一段描述:“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而教师可引导学生展开秋天的联想,秋天有什么气候或者特点,布置写作任务,而他们在写作时也会下意识采用这种手法,从而达到掌握的目的。
(三)提升学生审美情趣和文化底蕴
倘若把学生随笔写作看成是盖房子,那么语言写作就相当于房子的装修。高质量的建筑加上适合或精致的装修,才会变得更加舒适宜居。语言作为随笔写作输出的重要形式,运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随笔写作能否恰当的写作者的情感,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学生而言,一个语句的推敲,对提升语言写作能力都是至关重要的,作为老师要适当运用多种训练形式,提升学生驾驭自身语言写作的能力。同学们也要经常对过往文章进行修改完善提升。高质量的随笔写作从来都是不断修改完善的结果,就像贾岛的《推敲》。学生通过对过往文章的反复修改,加上教师适时的指点,随笔写作水平自然就会提高。随笔写作练习离不开对好文章的效仿与借鉴,但很多情况,学生没有很好把握那些优秀文章,没有一字一句地去细细品味。语言的锤炼离不开勤学善思,所谓厚积薄发,反复训练加上不断琢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断提升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底蕴。
(四)注重问题探究,强化读写结合的训练
读和写在初中语文教科书的编排中,每一部分在内容和方法上都存在着联系。阅读教学的过程是为了写作教学所做的准备。教师应在课外练习中充分利用预习技巧,阅读技巧和各部分的相关内容,教给学生阅读技能并提高其写作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所选文章的特点进行学习,从而发展学生的写作思维,加大素材积累的容量。例如,当指导学生阅读时,我通常会问两个问题:文章写了什么?为什么要写这个内容?文章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在教授写作时,第一组问题与材料和概念的选择有关,第二组问题与技巧和布局有关。学生阅读课文后,我可能还会问:假设让你来写,你会写什么?为什么要写这个内容?你会怎么写?以文章“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写作教学过程为实例,我先提出了两个问题:1.文章写了什么?为什么要写这个内容?2.文章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接着,我会进行拓展:假设是你来写这篇文章,你会写什么,用什么方式写?其主要目的是引发学生的思考,指导他们的思想,帮助他们逐渐将自己的想象具体化,鼓励他们写下所有可以想到的内容,积累书面材料。之后,教师可让学生根据学习的内容再完成一篇小作文,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结束语
总之,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将阅读与写作教学相结合,抓住两者的共同点,能够让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协调发展。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结合初中生的语文学习需求,进行课堂教学内容及形式的创新,在阅读中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在续写中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创新意识;在角色扮演中创造契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对于学生而言,也是提升其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同时还能渗透语文教学的艺术性和趣味性,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于银年.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9(47):93-94.
[2]邹瑜美.基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词汇教学策略[C].,2019:556-558.
[3]陈兴旁.探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听说写技能[C].广东晨越教育发展有限公司.2019年教育现代化教学管理座谈会论文汇编(一).广东晨越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广东晨越教育发展有限公司,2019: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