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方法探讨

发表时间:2020/9/2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2期   作者:张浩
[导读] 初中生语文学习水平的提高离不开阅读能力的提升。
        张浩
        贵州省石阡县龙井乡晏明中学 555111
        摘要:初中生语文学习水平的提高离不开阅读能力的提升。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要求教师加强对学生现代文阅读教学的指导,并总结为成熟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克服初中现代文的阅读教学以往陈旧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束缚,大胆实践。本文结合实际教学经验,分析了初中现代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方法
        引言:现代文大都源于现代生活,是近现代文人对社会发展思考的客观反映、主观创造和对社会发展趋势表达情感的集合。现代文的阅读教学对初中生获得语文知识、自主实践课堂知识、自我塑造语文综合素养具有重要作用。抓好现代文教学,有利于学生建立观察世界的文学角度,在整合性知识中获得智慧,并建立现代审美。
        一、初中现代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不注意分类教学。很多教师对文体、体裁、题材不进行区分教学,课上教学以教师讲解为主,课外阅读大都放任自流,教师指导很少,课内外阅读的结合也很少,对学生能力提高没有多大意义。教师对学生实际的智力、能力、思维和情感上教育不够系统。
        (二)教师教学方法不够丰富。信息社会中,学生接触面很广,初中教师对多媒体设备、自媒体资源、录制微课等多种形式的阅读教学运用不够。无法调动学生兴趣,学生非常被动地参与,也无法获得想象力的丰富。师生之间缺乏交流,这种教学方式很难有效提高学生的现代文阅读能力。
        二、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方法探讨
        (一)问题导学,通过开展学案导学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氛围,用思维导图填空或问题引导的方式呈现整个文章脉络。这样让学生进行问题探究,获取体验感和成就感,以激发自主阅读动力。同时,这一系列问题之间要有规律,能够使学生将这种提问的方式运用到同类文章上去。例如教学《散步》的时候,教师可以设置以下问题:1.作者要顺着母亲的意思走大路是为什么?为什么不顾儿子的意愿?2.母亲决定顺着孙子的意思走小路,体现了什么?3.请找出文中体现作者身上家庭责任感的句子?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对问题看法,进行交流,然后再进行有关讲解。
        (二)培养学生对语言的审美意识。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揣摩作者文学构思的巧妙之处,体会优秀的作家对语言运用的技巧,体会精妙语言中的多层次的美感,品味语言美。优秀文学作品的构思都有其独到的地方,为读者理解作品主题开辟了各种渠道,可以让读者揣摩作者精心的构思来开解文章的艺术匠心、美学趣味。例如《故乡》的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故乡"这个词进行体会,要认识到其中的文化内涵。鲁迅心里的故乡,本是美丽的,充满美好的儿时回忆。

然而,眼前的现实却是满目疮痍,没有一丝生气。从精神内涵上讲,虽然是小说,但“故乡”如同鲁迅的精神归属地。"我"满心期待的回归故里之后,却没有找到归属感,反而在与亲人、古人相处中遇到各种问题,这种心情是鲁迅想要表达的。
        (三)引导学生精研语言内涵。初中语文家教学非常重视语言品味,这是阅读的基础能力。教师要提高学生现代文阅读水平,就离不来引导学生对课文关键词、句的推敲和揣摩。体会作者情感,以及文章所表达的内涵和塑造。作者在创作的过程中,也会注意选用具有特色的词语对作品语言进行反复优化,将人的形象、事的过程、物的状态更加确切的表现出来,也会通过对环境给方面细节的描写来烘托气氛,营造情境,还会运用修辞来加强语气,为读者提供能够引起画面感的节点。这些描述蕴含了作者丰富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思考,教师要指导学生在文中抓住这些关键词语,进行精准推敲。例如,《孔乙己》的教学,文中提到孔乙己被“短衣帮”嘲笑,然后孔乙己付钱的动作是“排钱”,这是个有意思的节点。教师可以发给学生硬币,请学生模仿“排钱”的动作使学生明白,孔乙己是有意显摆,尽显孔乙己虚荣丑态。再如,对《变色龙》的阅读指导,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体会环境描写的作用:“四下里一片沉静。”、“商店和饭馆的门无精打采地敞着,……门口连一个乞丐也没有”这反映了经济萧条,社会死气沉沉的社会大环境。“端着……没收来的醋栗。”这反映了奥楚蔑洛夫滥用职权,对平民店铺进行敲诈,为人假公济私这些说明“变色龙”的存在是时代环境带来的普遍社会现象。又如《背影》的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父亲”衣着的观察,体会当时家境困顿的样子,但父亲却在这种窘迫的时候,却给“我”做了一件紫毛真皮大衣,并且亲自铺在座位上。生活困苦的家人在千难万苦的逆境中,为他的儿子把能做的一切都做了。父子衣着上的对比,为学生想象提供了支撑点。
        结语:综上所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要把学生的感受和体验放在首位,从营造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入手,以平等、开放的课堂氛围为环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建立自主阅读意识。在此基础上,教师进行的阅读方法指导,更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和方法,使他们获得较强的阅读能力。教师也要关注与阅读文本有关的内容,指导扩大学生阅读范围和阅读量,提高各阅读过程的综合效益,最大化提高阅读课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周仙虹.语文现代文阅读有效性教学方法的探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5):261.
        [2]何茜.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有效探究[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年“基于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19:374-375.
        [3]蓝杲.浅谈农村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教学方法[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3(10):166+1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