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玉兰
甘肃省张掖市区梁家墩镇中心学校,张掖市甘州区734000
摘要:在小学语文的学习过程中,阅读是很重要的,群文阅读则为语文教学提供了更多积极作用,它能够帮助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有所提高。小学语文教育课程中读书、写字的组合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本文基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分析并研究了如何将群文阅读与读写更好的结合。
关键词:小学语文;群文阅读;阅读教学;读写教程
新课程的改革对小学的语文教学提出来更多更细致的要求,群文阅读就是对提高阅读能力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语文的阅读学习过程中,群文阅读能够帮助学生拓宽眼界和心胸,也能够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对学生的知识储备也有很大的帮助。由于群文阅读和传统的阅读教学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对小学语文老师来说,群文阅读的教学也是一种很大的挑战。小学是学生为以后的学习做好基础的阶段,有效的读写教学能够帮助学生在未来的语文得到更好地学习。因此,我们要注重去研究如何将群文阅读与读写更好的结合。
1 “读写结合”在群文阅读中的意义
群文阅读是语文课程改革与时俱进的一种创造,它是整个语文教学体系中的一部分,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种创新形式,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和发现能力,所以群文阅读符合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阅读和写作的组合是语文阅读能力的深化,群文一般是指扩大阅读范围,通过对阅读更多的书籍,能够了解的更多的知识,开阔学生的知识面,也可以为以后的学习提供知识基础。通过群文阅读还能够增加学生的学习经验,让学生通过阅读发现学习的兴趣,增强内心对其他事物的感受与体验。群文阅读与读书和写作的结合不仅强调读书的重要性,还致力于阅读充实化和写作的丰富化,通过将群文阅读与读写更好的结合,小学学生的教学和阅读的革新和改革也得到改善。
2 群文阅读与读写教学结合的主要方式
2.1 利用“留白”激发学生想象,延伸阅读写作巡练
在小学语文阅读指导中,教科书以留空的方法刺激学生对文章内容的思考,而群文阅读就是将这些空白结合起来,引发学生去更深处的思考了解。例如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圆圆的沙粒”课程中“圆圆的沙粒怎么度过几十年的时间?”让学生们可以思考沙粒在这几十年中是如何变化。在小学语文5年级的文章“将相和”中可以利用蔺相如面对廉颇的负荆请罪的故事,向学生提出问题“蔺相如面对廉颇负荆请罪时,二人会有怎么样的对话”,让学生根据课文的内容尽情的发挥想象,并鼓励学生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通过群文阅读的方法,我们必须把握文章的重点,让学生们深入的去思考。创造机会,利用这一空白进行写作训练。例如在写作训练中,可以利用刚才的负荆请罪的故事,让同学们对空白点进行补充。这些可以增强学生阅读理解文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2 利用仿写迁移增强写作,丰富学生写作能力
模仿可以根据内容和形式来写,但是无论是什么样的文字模仿,都是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认识为基础的,例如在《松鼠》中很好地说明了松鼠在搭建住所时的精彩活动,。并且使用到了很多的连接词,比如“先…再…然后…”语文老师可以让学生分别对鱼在水里的游动、风筝的飞行过程和骑自行车的过程利用这个连接词,进行仿写训练。
例如,在阅读《莫高窟》与《黄山奇松》之类的文章时,其文章的结构是“总分总”的模式。黄山奇松介绍的重点和表面的结合,还有莫高窟也将重点和表面结合起来去描绘了彩塑和壁画,还有在四年级的课文《泉城》也运用了相同的写作技巧。这种结构化的教材内容也是学生们对写作素材的积累,在学生学习完这种类型的内容后,语文老师可以让学生利用“总分总”的写作结构进行仿写训练,不仅能够加强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也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2.3 通过改写突出群文教学特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对文章的仿写和改写的形式也有很多种。例如,小学语文老师可以结合古诗词进行相关内容的故事改编,比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和《春望》教学时,小学语文老师可以将每句古诗词都给学生们深入的讲解,之后让学生们根据的理解对每句古诗词描述出更为具体的故事。在对古诗词改写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的去思考古诗的含义,也能够更加清晰的理解作者表达的含义,同时也能够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力。
3 以标为本,细梳教材,确定群文读写切入点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去表达与交流的工具,也是理解世界、理解自己创造性表达的重要方法。为了进行指向写作的群文阅读教学。在课堂上要找到从“读书”到“写作”的切入点。在教学的过程中小学的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阅读和写作能力的要求。小学语文老师对小学的教材内容进行了认真的分析与研究,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总结出以下的切入点类型。
3.1 模仿点
教科书的典型写法和句子结构被运用为读写的切入点,学生可以对此进行理解和仿效,如在《落花生》一课中,随着阅读提出问题,为什么要比较桃子、苹果、石榴?这些比较有什么含义?在引导学生整理苹果、石榴、花生的不同特性时,会让学生发现花生的特性更加明显。也指出了在这个文章中利用对比,将阅读和写作巧妙融合。在《可爱的动物》一组文章当中,在孩子们认真讨论动物的特点,并能够感受到作者对小动物的喜爱。语文老师可以带领学生们去了解老舍与丰子恺等多位名家描写小动物的文章,他们明明要表达对所写动物的喜爱,却经常会选用一些淘气、古怪、傲气等一些贬义特点去详细的描写,更是衬托出作者对文章中小动物的喜爱之情,也能够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到“明贬暗褒”的巧妙之处,也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之中。
3.2 交流点
根据课文的特点和学生对信息的处理,表达情感和经验,加深文本和作者的交流,如《落花生》一课中,学生要理解到“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之后,带领学生往更深处去思考:选择落花生那样的人还是苹果与石榴那种类型的人?班上的学生们分为两个阵地,开始进行讨论。通过教室辩论,学生们可以根据生活的实际情况,进行自己的语言表达,这是对写作教学的一种积累,也是让学生更理解了《落花生》一课所表达的精神:要向落花生一样做人。
3.3 想像点
充分利用插图,让人联想到图片与文字之间的密切关系,并根据主题和文字的想法进行练习,插图的内容是为了使静态的图像更加清晰而合理的想象,如“狐狸的故事”一组文章中可以根据文章的插图内容,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故事,想象文字的动作和心理活动,也能够自己根据图片改编故事。
3.4 补白点
在一些文字中,作者不能很好地讲述整个故事,没有完全地描述剧情,留下“余白”给学生想象的空间。语文老师要好好把握这些空白,给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的训练。比如,在《爱如茉莉》一课中,让学生对课文进行阅读,在读到作者编谎话让爸爸先吃饭再告诉妈妈生病住医院的事情时,老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想象与创作,作者是编了什么样的谎话呢,而爸爸又是怎么发现的呢?让学生在这里填补空白,进一步的感受他们父母的爱。
3.5 推理点
在学生阅读文章时,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对原文的故事情节进行改动变化,看会出现什么样的内容。在《爱之链》一课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假设如何乔依当初没有去帮助老妇人,那么故事最后会面临什么样的结局。根据这一思路,让学生试着去改编,创作出不同的故事情节和结局。
3.6 延伸点
利用课文的信息资源,对课文的结尾加以延续,让故事沿着自己的设想方向发展。学生对不理想的结尾进行续写,达到心理上的满足。例如在“寓言故事”一组文章时,带领学生进入到故事情景中:当乌鸦被狐狸欺骗以后,再次遇见狐狸,又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让学生尽情的发挥想象并将故事进行续写。
4 立足课堂,不断调整,构建高效群文读写教学模式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课堂上从阅读、写作组合开始,在课堂上进行多篇阅读和写作的训练,构建出一种群文阅读、有读到写、以读促进写的教学模式。基本的工作流程如下:阅读主题-集中阅读和分享-选择性的阅读和讨论-诱导和归纳-妙笔生花-对范文进行评价。
为了完成课程,每周进行一次分组阅读和写作课,在课堂上选择阅读和写作的入门点,用于反复的结构、详细的说明、变化的风景等训练,根据各年级的训练重点,读书和写作训练是从低的角度来看,高的。为了在课堂上阅读多篇文章,使用文章加强对入门点的理解和应用,进行阅读和写作训练,与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
比如在进行写作与观察的课程中。首先,课堂上利用预热时间,对一些文字的语言、动作和方法进行说明,让学生初步感知,然后以人物细节描写为切入点,并明确细节描写的定义;其次,认真对学生讲解《爱如茉莉》这这篇文章,让学生通过细节的表达感受到父母之间如同茉莉一样的感情。老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加深对细节描写的理解;然后,可以让学生小组合作,对补充的几篇课文《月光启蒙》《体育课》《背 影》等进行有选择的阅读,选出小组代表,让全班学生讲述自己在文章中的感悟。总结;最后,老师找到一些生活场景的句子,让学生进行仿写,加强对写作能力的训练。
5 静心阅读,深入反思,内化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群文阅读的范围是比较广阔的,老师要认真的帮助学生扩展除了课本以外的文章。同时语文老师也要去阅读文章,才能梳理总结出读写结合的切入点。因此,在选择群文阅读的文章中,语文老师可以看一些《语用学》《和学生一起聊书吧》等之类的文章,拓展自己的视野,也可以阅读一些《名家散文》《冰心全集》等诗集。让学生与老师都参与到读书当中,可以定期举办读书交流会,让学生发言说自己最近都看了什么书,书的内容有什么。共同分享读书的成果。
传统阅读教学的结构是单一文章的教育,面对复杂的问题和细节之间的联系,都是由老师将自己的理解去代替学生对文章的解读。学生没有时间去加深对文章的阅读。所以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老师也要对传统的教学理念由新的突破,以学生为主体,将大量的时间交给学生对阅读文章,怜惜写作。
6 结束语
阅读指导的有机结合是中国教育的重要突破。作为小学的语文老师,首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始,找到适合学生的阅读方式和写作的训练。阅读和写作相结合的指导法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也有助于小学语文教学,通过群文阅读的教学方式与读写教学的结合会带给学生更多的理解与思考,能够综合性的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晓玉.群文阅读理念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讨[J].教师,2018 (12):89-90.
[2]曹发敏.小学语文群文阅读组文策略浅谈[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8(1):35-47.
[3]王荣.论小学群文阅读视野下的读写结合策略[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8(Z1):1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