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中药免煎颗粒和中药饮片的特点与药效差异

发表时间:2020/9/18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15期   作者:王瑞芳
[导读] 研究中药免煎颗粒和中药饮片的特点与药效差异。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4~2019年8月在我院门诊进行开药的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
        王瑞芳
        济南市妇幼保健院  山东济南250000
        [摘要]目的:研究中药免煎颗粒和中药饮片的特点与药效差异。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4~2019年8月在我院门诊进行开药的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所开处方药物为中药免煎颗粒和中药饮片,将其分为两组,其中服用中药免煎颗粒的3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服用中药饮片的3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并分析两种药物的不同特点及药效差异。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优良率明显较高,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胃肠道不适与血常规异常反应发生率明显较低,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免煎颗粒和中药饮片的药效差异显著,相比较之下,中药免煎颗粒药效更好,安全性更高,且用药方便,无需煎煮,便于携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中药免煎颗粒;中药饮片;特点;药效差异
        中药历史悠久,且被临床一致认可,其治疗效果较好,并且安全性较高,现在科技的不断发展,中药的应用不仅限于饮片汤剂,可通过药学科技将中药制作为免煎颗粒,从而为患者提供便利,同时降低中药味道,对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1]。本研究对我院服用中药免煎颗粒与中药饮片的患者进行分析,药效差异及特点显著,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选自我院在2018年4月~2019年8月在我院门诊进行开药(中药免煎颗粒和中药饮片)的患者64例,根据药物不同将其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其中,观察组与对照组均为妇女与儿童,观察组妇女18例,儿童14例,年龄在7~52(32.45±3.48)岁;对照组妇女20例,儿童12例,年龄在8~53(33.63±3.21)岁。2组患者在年龄等基本资料上进行比较,未表现出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观察组
        观察组采用中药免煎颗粒,六分盒进行包装,具体服用方法为:将一剂药物放入杯中,使用温水进行冲泡,大约浸泡1~2 min,再将开水倒入,使用勺子等物品进行搅拌,使药物充分溶解于水后进行服用。一般每日2次,每次1格,餐前或餐后服用需根据不同病情遵医嘱进行。
1.2.2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中药饮片,将药材进行切片,再进行一系列加工炮制,而后制成饮片。具体服用方法为:将中药饮片置于砂锅(禁止使用铁锅、铝锅等影响药效)中进行煎煮,煎煮后饮用其汤。在煎煮过程中需注意用水量与火候的掌握,尽量保持药物的质量,保证药效。一般情况下,水量以高出药物为主,煎煮前一般先将药物浸泡30 min~60 min在进行煎煮。每剂中药服用剂量根据医嘱执行,每次服用时均需煎煮,餐前或餐后服用需根据不同病情遵医嘱进行。
1.3观察指标
1.3.1治疗优良率
        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统计治疗优良率。优秀: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无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良好:患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无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一般:患者服药后有轻微不良反应。治疗优良率=(优秀+良好)/总例数×100%。
1.3.2不良反应
        观察并分析两组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胃肠道不良反应及血常规异常反应。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类数据以[n(%)]描述,用2检验,当P<0.05时,说明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上的比较
        两组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后,对其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优良率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在治疗优良率上的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上的比较
        两组患者进行药物治疗后,对其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的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中药饮片是在中药材的基础上,采用加工炮制的方式进行制作,在服用方面依旧采用传统方式进行煎煮,服用汤剂进行治疗[2]。而中药免煎颗粒,则采用现代科技技术,将中药中有效成分进行提取,并通过技术制作成颗粒状进行包装,使药物更好地保存以及保证药物的清洁度,并且便于患者携带以及服用。研究表明,中药免煎颗粒采用六分盒进行包装,通过自动调配机进行调配,可快速将每位中药调配在一起,调配时间短,调配时无粉尘飞出,可避免对患者呼吸系统造成污染[3]。同时,在制作过程中,会将药物中可能产生副作用的成分进行摒弃,从而进一步提高药物疗效及安全性。本文对我院采用两种药物进行治疗的患者进行分析,其中使用中药免煎颗粒进行治疗的患者有效率更高,不良反应更少(P<0.05),对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中药免煎颗粒和中药饮片相比效果更好,不良反应较少,且服用、携带更方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赵鑫,韩燕霞,吉军霞,等.中药免煎颗粒和中药饮片的对比研究概述[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7,27(5):62-63.
[2]何洪俊,李进,黄新强.中药免煎颗粒及中药饮片所含有效成分的对比研究[J].世界中医药,2019,14(11):2879-2882.
[3]杨建忠,乔志宏.中药免煎颗粒与中药饮片的临床使用效果对比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9,16(S02):107-1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