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建筑工程经济造价管理效益的有效策略 樊宗祥

发表时间:2020/9/1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5期   作者:樊宗祥
[导读] 摘要:建筑工程管理包含多个建设阶段,各阶段涉及不同单位或企业,各从业单位对工程造价管控的侧重点有所差异,但其根本目的仍在于通过成本控制,提高各类资源的使用效率,将人力、物力、财力的价值发挥出来,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安徽杰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安徽合肥  230000
        摘要:建筑工程管理包含多个建设阶段,各阶段涉及不同单位或企业,各从业单位对工程造价管控的侧重点有所差异,但其根本目的仍在于通过成本控制,提高各类资源的使用效率,将人力、物力、财力的价值发挥出来,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当今时代发展下,建筑相关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稳定地位,获取更宽阔的发展空间,需要增强工程造价管控意识,不断提高造价管控能力。基于此,文章就提高建筑工程经济造价管理效益的有效策略展开论述。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经济效益
        引言
        在我国建筑行业的高速发展下,各个建筑企业之间的竞争趋势也逐渐增加。对于建筑施工单位而言,如何在合理控制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投入的基础上,提升整体建筑效果,加强企业的市场核心竞争力就显得尤为重要。相关建筑施工单位应当认识到造价管理的重要意义,认真分析造价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并从管理的角度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以此来实现经济效益的不断提升与发展。
        1造价管理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市场的不断发展与投资融资体系建设的不断改革,工程造价管理已经成为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内容。
        1.1有效整合资源,降低施工成本
        各个建筑企业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在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同时,只有不断的提升工程造价质量才能够科学有效的整合各种资源,实现建筑工程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优化配置,最大程度上降低整体资源消耗。在提高建筑工程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推动了建筑工程项目工作的顺利开展。
        1.2强化建筑工程的成本核算工作
        加强工程造价管理除了能够有效整合资源,降低施工成本以外,还能够强化建筑工程的成本核算工作,进一步提升工程的财务管理水平。由于成本核算工作的专业性、技术性比较强,所以需要专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同时财务管理人员必须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建筑工程成本核算的工作水平。
        1.3提高建筑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工程造价管理始终贯穿于工程项目施工的所有环节,贯穿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是建筑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内容,在实际运作时,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方法,在提高项目工程质量以及施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大大促进了建筑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提升。
        1.4保障建筑管理机制的有效运行
        建筑企业在工程项目建设中,想要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降低成本就必须将工程造价管理与项目设计、投资决策、质量管理、进度管理以及招标工作等多方面机密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管理机制,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展。所以,加强工程造价管理在一定程度上有保障了建筑管理机制的有效运行。
        2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合同审核力度不足
        合同的签订是建筑工程实施前期的第一项工作,合同的存在意义就是让施工双方明确知道己方应当尽到的责任和自己拥有的权利。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相关施工人员必须要在合同规定的期限范围内完工,同时还需满足施工企业提出的施工要求。一旦建筑工程业主和建设单位之间因观念不合发生冲突亦或是某一方的利益受到了侵犯,那么在这个时候合同的作用就会凸显出来,施工双方可以根据合同上的实际条例处理冲突事件。但是实际上,相关人员就没有将对合同条款内容的审核重视起来,这就导致了合同内容缺失现象的出现。如果这些漏洞一直存在于合同中,那么经济纠纷在后期施工中的出现就成为了必然。
        2.2造价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造价管理制度的不健全,致使造价管理的效果不甚理想,进而限制了实际工作的落实。

在工程造价的规划方面,由于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人员忽视了造价管理的重要性,因此束缚了相关管理制度的发展。另一方面,一旦工程建筑造价管理中的财务出现问题,那么必然会降低工程建筑造价的管理效果。工程建筑中财务人员的工作态度不端正,工作能力不强,都会对工程的实施产生不利影响,最终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呈直线趋势下降。
        3提高建筑工程经济造价管理效益的有效路径
        3.1加强合同的审核力度
        在制定工程项目合同的过程中,企业必须要将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重点问题重视起来。同时市场调查、分析市场价格走势也是相关建筑企业必须要做的工作,施工企业还应提前明确外界各种因素对施工质量的影响,并且将这些不可控因素补充到合同内容中去,以防后期施工过程中出现经济纠纷现象。合同签订的双方必须要强化对合同的审核力度,同时还要着力于问题的发现和解决,以此为施工双方经济效益的提升提供保证。合同签订完毕后,双方应不断分析合同内容,并尽量满足合同内容中的要求,只有这样,双方才能实现双赢。
        3.2健全造价管理制度
        工程建筑相关企业要将工程建筑质量放在第一位,而要想在保证建筑质量的基础上,使经济效益最大化,就需要相关企业将工程的造价管理重视起来。企业必须要保证造价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同时还应借鉴先前的建筑工程造价经验,以此不断健全建筑造价管理制度。随着企业建筑造价管理水平的提升,更加完善的工程建筑造价方案的获取对建筑施工企业来说也不再是难事,进而为工程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助力。相关负责人应立足于工程建筑的实际情况,设计出相应的工程建筑造价方案。这样不仅可以为建筑质量的提升提供助力,同时对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还有着不小的帮助。除此之外,相关工作人员还需致力于建筑造价内容的丰富,以此为造价管理结果的落实提供保障。
        3.3加强成本核算意识
        要提升建筑工程施工造价管理与控制的质量,把投资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容,施工企业就必须要加强成本核算意识,要全面培养造价管理人员的成本核算意识。作为造价管理人员要具有材料成本核算意识,能够对材料成本进行科学合理的核算,不断改进成本核算的方式,以提升工程造价管理工作质量。企业要能够充分调动建筑材料管理人员的管理意识,使其能够充分发挥管理职能,挖掘管理潜能,以提升成本核算工作质量,实现对造价成本的有效控制。另外,相关人员要做好成本的详细记录工作,为后期材料成本核算提供数据参考。作为材料管理部门,要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严格规范员工在施工过程中材料使用的方式,避免材料的浪费,通过这种方式实现对施工造价的有效管理与控制。
        3.4致力于相关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项目对管理人员的要求较高,不仅要求相关工作人员掌握更多的理论方面的知识内容,同时还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具有较高的管理能力。所以,企业应将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以及素质作为选取建筑工程人员的标准,以此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提供保障。首先,造价管理人员必须要熟练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定期的听讲座,以丰富自身关于造价管理方面的知识储备量。其次,造价管理人员必须要具有较高的应用能力,为建筑工程质量的提高提供助力。最后,丰富的应变能力也是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的技能,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施工进度不受影响。
        结语
        总之,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在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建筑从业单位要想提高竞争能力,实现长远性发展,就需要加强工程造价管控,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管理水平,完善造价管理监督机制,提高管理效果,建立相关规章制度,加强细节管控,进而增强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陈婕.新时期下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江西建材,2017(23):232+234.
        [2]刘文涛.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困境及解决途径[J].南方农机,2017,48 (04):156-157.
        [3]殷万赟.浅谈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实施中存在的问题[J].江西建材,2017 (02):235-236.
        [4]晁月霞.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4(01):33-3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