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政道路中路面基层施工分析

发表时间:2020/9/1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5期   作者:郭纪航
[导读] 摘要:我国在近几年发展的过程中着重投资于市政道路建设上,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人们创造出一个良好的生活物质基础。
        身份证号:13110219890228XXXX
        摘要:我国在近几年发展的过程中着重投资于市政道路建设上,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人们创造出一个良好的生活物质基础。虽然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建设技术水平,但是仍然会由于道路的质量问题而带来一些不可避免的影响。为此,下文将就市政道路中路面基层施工展开分析。
        关键词:市政道路;路面;基层施工
        1市政道路路面施工中常见的问题
        1.1路面缺乏稳定性
        市政道路建设上路面稳定性非常重要,它会影响道路的使用年长与行车安全。因此在施工时,要确保相关施工人员能够严格的按照要求进行道路路面稳定性的检测,路面的稳定性一般都与边坡的坡度、高度以及施工的质量等等都有着很大的关联。在路面的基层施工过程中,就需要相关的人员能够对路面的静荷载和动荷载更加全面地进行分析,并且还要充分地考虑到周边环境因素的影响,确保整体的施工能够顺利进行。客观因素的影响对于周边环境因素我们没有办法选择,在此状态下就可以采用路面压实施工的方式来使路面的强度和密度能够大大增加,进而保证市政道路的使用寿命。碾压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保证路面稳定的过程,而在碾压过程中有时候会出现龟裂的现象。主要是由于施工过程中道路所采用的石灰土等原料,在后期的保护过程中没有做好养护工作,并且原材料在施工前的处理没有做好,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路面基层结构容易受到损坏。
        1.2路面裂缝病害
        路面裂缝对市政道路工程的稳定性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由于路面长期处于超负荷状态,或者由于雨水的侵蚀等原因,路面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沉陷。使得路面整体结构发生形变,产生裂缝。裂缝主要分为横向裂缝、纵向裂缝和交叉裂缝三种。横向裂缝比较常见,还被称作是疲劳裂缝,主要是因为温差变化使得路面伸缩产生的。横向裂缝虽然对路面的稳定性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由于其相对其他两种裂缝的危害性较小,而且补救起来相对容易,不会对工程整体产生过大的影响。然而,纵向裂缝由于其经常发生在路面填筑之间,对路面的安全性影响较大,一旦发生,通常需要第一时间进行加固措施等。交叉裂缝是对路面影响最大的一种,而且交叉裂缝非常难以修复,一旦发生,会给道路工程带来难以想象的后果。
        2市政道路中路面基层施工分析
        2.1加强材料管理
        材料是工程的基础,对于路面施工这种材料消耗量大的工程来说,其质量的高低对于工程质量的影响尤为明显。所以,施工单位要加强对于进场材料质量的管控,对于不合格的材料坚决不投入施工。比如,在混合料运抵现场之后,现场的技术人员要对混合料的性能进行检测,确定其是否符合现场施工标准。对于材料的管理依赖于现场管理人员的自觉,施工单位要提高员工的质量把控意识,并确立监督机制,让监督人员对现场施工行为加以约束。
        2.2混合料拌和和运输
        混合料的拌和和运输是非常关键的一步,由于混合料的加工地点通常和施工现场会有一定的距离,所以,为了保证材料运达施工现场之后还能保证良好的性能,就需要在运输的过程中进行拌和,避免其固化。在运输的过程中,技术人员要严密监测混合料的参数,保证拌和时间、拌和频率、拌和温度,还要对环境因素的影响有精确的评估。比如,当运输拌和过程中,由于环境温度升高导致混合料内部水分散失过快,这时就要适当地添加水分,确保混合料不会过早凝固。同时,在运输的过程中,还要适当施加防护措施,尤其在高温环境中,要适当施加遮盖物,避免阳光直射造成水分流失。
        2.3混合料摊铺
        混合料运抵施工现场之后,就要立即进行摊铺。需要注意的是,摊铺速度要根据混合料的出厂量、运输车的运送量和路面具体的摊铺要求等几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确定,而且在摊铺的过程中,要根据道路的实际情况对速度进行调整。

不够,摊铺施工要尽量保持匀速,以便让路面的每个部位密度大致相同,质量能够得到很好的控制。
        2.4路面压实
        在摊铺工作完成之后,需要进行的就是压实工作。压实是保证路面质量的重要环节,所以,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压实设备的正确操作规范来进行操作,并合理控制压实设备的行进速度。通常来说,施工人员应保证压实设备的匀速进行,防止局部出现压力不足或者重压等现象,降低路面的平整度。在初次压实之后,还要进行复压和终压。压实工作完成之后,要注意对路基进行保护,严禁在上面停放任何机械设备,也应尽量避免垃圾、杂物等丢弃在路面上。管理人员要在周围设置围挡,阻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造成破坏。
        2.5加强技术管理
        技术管理是施工单位提高施工质量非常重要的一项措施。在长期的施工作业中,施工单位会积累相关技术的经验,这种经验对于未来的技术完善和单位的发展都非常重要。管理人员要及时对现场技术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汇总,通过研究,得出最佳的解决方案。施工单位也要重视技术体系的完善,借助发达的信息技术,单位要建设完善的技术信息数据库,并以项目实践为例,将各环节中应用的技术串联起来,让各工种实现更加高效的衔接,在未来的工程施工中,管理人员可以对项目中的各环节进行更加高效地管理,并对技术人员进行预先部署,并提前为施工环节准备所需的材料,这样就能科学地缩短施工周期,提高路基施工的质量。
        总的来说,市政道路路面的基层需要我们能够严格地按照施工标准来进行施工,进而确保施工的质量。因此在基层施工技术的使用上一定要确保技术的成熟性,这样才能够保证施工建设的稳步进行。首先在碎石技术上,要求我们能够利用该技术将石头打碎成细小均匀的颗粒状,这样可以保证道路路面的平整,避免出现二次裂缝。二就是道路基层施工的打压技术,它实际上就是利用机械将混凝土或者水泥打碎,再通过打压技术将其板块儿的面积变小,进而使板块之间的密度变大,进一步保证道路路面面积的稳定性。与此同时,这样的方式也能够保证路基的施工材料能够多次利用,减少建设的成本。第三破碎压稳技术。它实际上就是用原来的混凝土和钢筋,将路面面积的水泥打碎,再铺设全新的混凝土和水泥,进而再通过压实确保整体结构的稳定。
        2.6加强人员管理
        人员作为施工技术落实、施工材料使用的直接关系对象,水平的高低也对路基施工有重大影响。施工单位要加强培训,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并通过内部完善的管理机制,形成对施工现场更加严格、高效的管理,确保各种施工技术都能落实到位,各种施工材料的使用也符合正常流程。对人员的管理还体现在奖惩机制的使用上。施工单位应该对现场施工人员的操作进行考核,对一定施工周期内的良好行为予以奖励,并对不良行为给予适当的处罚。
        3结束语
        总而言之,要想保证市政道路路面基层施工的质量,就要全面的认识到路面基层的特点以及相关的问题,并依次找到一定的解决方案,设计更为优质的施工技术和方案,来确保整体道路的施工能够更加符合要求。
        参考文献
        [1]岳庆伟, 岳庆国. 市政道路基层施工技术中水泥稳定碎石的应用[J]. 建筑建材装饰, 2018, (009):79-80.
        [2]左娜, 万超. 浅析市政路面基层施工技术措施[J].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8, (005):288-288.
        [3]宋新干. 市政工程的路基路面施工工艺分析[J]. 居舍, 2018(29):55.
        [4]刘思琪. 浅谈市政道路路面基层施工管理[J]. 中华建设, 2018(2): 66-67.
        [5]陈裕峰. 探析市政道路基层施工质量控制及管理[J]. 建筑与装饰, 2018, (002):P.61-6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