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832000
摘要:经济的发展,促进建筑工程项目逐渐增多。节能逐渐成为建筑行业所关注的重点话题,并融入到现代建筑工程的方方面面。其中,给水排水工程是十分关键的节能部分,不管是对水资源还是电能等能源的节省效果都极为明显,更是成为建筑节能的基础和关键。特别是对高层建筑而言,其水资源及能源浪费现象较为严重,给水排水工程节能效果往往更为明显。本文就高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节能途径展开探讨。
关键词: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节能途径
引言
高层建筑工程建设难度增大,建筑给排水也面临挑战,施工更加复杂,需要面对诸多问题。进行针对性应对。因此,在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中,要贯彻节能环保措施,适应绿色化发展要求。
1建筑给排水
建筑给排水系统类别可分为给水系统,排水系统,中水系统以及消防系统等,在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建筑给排水也在不断发展,但是水资源的浪费污染情况并没有得到太大改善。建筑给排水中对水的利用程度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整个城市的水利用率,因此合理分析现阶段建筑给排水中存在的水资源利用不足以及浪费情况并作出合理的建议对今后建筑给排水工作有着重要意义。现阶段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室内用水器具方面,部分建筑由于年代久远,其内部的用水器具工艺简单,节水效果差,再由于年久失修,导致密封性能下降,会经常出现滴水漏水的现象,从而导致大量的水量浪费。在热水供应方面,由于热水管中存在着部分冷水,在使用前需要把这部分冷水放掉,这些被放掉的水没有经过任何的利用就被排入了地漏中,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并且贮存在管中的热水也会向外辐射热量,造成了热量的极大损失。
2建筑给排水设计节水节能应用意义
建筑给排水设计质量提升需要进行积极创新,使设计和当前时代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将节水节能的设计理念融入其中,就显得比较关键。通过节水节能理念的运用就能有助于促进建筑给排水设计质量提升,改善给排水的应用效果,促进经济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我国是水资源比较缺乏的国家,在给排水设计中应用节水节能理念,就能从水资源节约的角度出发,提升给排水设计的整体质量,最大限度地节约水资源。另外,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应用节水节能,就能有助于实现自然环境保护的目标,在科学化设计下,就能大大缓解污染问题,促进人们生活环境的质量。
3高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节能途径
3.1重视生活给水系统的全面优化
针对高层建筑的用水量,在进行确定的时候,要遵循相关标准与规范,科学计算实际面积。针对给水系统的设计,要以市政给水管网供压设计为基础,合理使用叠压供水的方式。针对高层建筑的竖向分区,要遵守既定压力值,结合建筑功能进行合理分区。为了满足联合公供水要求,需要采取分区方式,保证给水、生活水池以及供水之间的协调与配合,一般遵循上行下给的基本原则。针对分区供水,合理控制配水点的水压力,发挥支管减压阀的作用,满足减压的实际需求。为了切实提升给水系统的使用率,需要对加压泵类型进行科学选择。依据水泵的Q-H特性曲线,将其作为数据分析的理论基础,促使扬程与流量呈现反比关系。另外,要将管网水力作为重点核算内容,目的是维护泵的运行效率。针对变频调速泵的使用,在进行选择的时候,要保证转速合理,运行效率处于较高的水平,避免驼峰现象出现在Q-H曲线当中。与此同时,要使用功率较低的电动机。从速度分析,水泵较为合理的速度一般维持在0.7-1.0的水平。水泵的数量通常要以流量变化为基础,综合分析其与高效区流量范围的关系,维护恒压供水水泵类型与型号的统一性,保证与变压水泵构成差异。
针对小流量给水,需要特别关注气压罐和小流量水泵的应用,将其作为主要手段,促使单独主泵的流量维持在一定水平,遵循气压罐工况情况,明确水泵扬程,保证系统压力低于气压罐最高压力,在根本上保证能够满足高层建筑中所有使用者对于生活给水的实际要求,达到人们对于高层公共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要求。
3.2节水节能器具的科学选用
在建筑给排水设计当中科学运用节水器具,这就能有效提升节水效果。供水设备性能上会存在差异,所以最终的节水效果也会有所不同,在具体应用当中,水资源的浪费问题也会存在不同之处。所以为有效节约水资源,就需要在节水节能器具的选择应用方面加强重视,传统冲便器一次冲数量是12L,对水资源的浪费比较大,而选择节水便器使用水量在3~6L,这样就能在水资源的节约方面起到积极作用。节水节能卫生器具的运用有着显著的节水效果。在给排水的设计环节,相关设计人员能从这一层面加强重视,发挥节水器具的积极作用,从基础层面得以强化,才能真正有助于实现既定的节能节水设计目标。
3.3管材与阀门的选择
大部分城市都会在自来水中添加氯气,其目的在于对自来水进行消毒,以保证居民的饮水安全,但氯气具有一定的腐蚀性,同时会随着自来水而流动,对管材衔接处、阀门处进行腐蚀,如果是钢制管材,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就会生锈,而管材生锈不仅会影响自来水的质量,还会加大排水摩阻,导致排水效率下降,给排水系统的能耗也会随之上升。有鉴于此,建议设计人员应重视管材和阀门的选择,依据给排水系统的运行要求和特点,选择抗腐蚀能力和化学性能强的管材。比如:目前常用的管材为铝塑复合管,这种材料抗腐蚀能力较强,且不会生锈,可以有效抵御氯气的侵蚀。此外,PVC管材、PE管材及PP-R管材也是性能优越的管材,具有制造方式简单、可塑性和适用性强的特点,将其应用于建筑给排水系统,有助于节能降耗目标的实现。
3.4正确处理消防给水系统与生活用水系统的关系
针对用水问题,高层建筑存在差异化的系统,以消防给水系统和生活用水系统为主。依托正常运行状态,用水量存在不同,水压的差异化也会引发水资源浪费,更多源于相同设备应用于不同系统而引发的,使得管理支出增加,大大增加高层建筑运行压力与负担。针对消防给水系统与生活用水系统的设计,以独立设计为模式,目的是防止生活与消防用水的混合,避免生活供水在较长时间内存在于储水池。通常情况下,消防用水无需较高水平的水质,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方式对消防储水池等设施进行合理配置,保证水资源循环利用水平较高,提升利用率的同时,减低运行成本。
3.5消防系统
高层公共建筑的消防系统与生活用水系统相比,其用水量更大,同时水压也更高,对水质的要求也更低。因此在建筑给水排水工程中,通常会将消防系统与生活用水系统分开,以避免二者混合使用所带来的用水量、水压及水质标准问题,同时也能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雨水、喷泉水等均可以满足消防用水要求,无需使用市政自来水,从而能够有效减少水资源的使用与浪费。另外,利用高层建筑的高度优势,可以有效提高消防用水水压,从而减少增压泵的能源损耗。
结语
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高层建筑发展迅速,建筑给排水高层成为影响高层建筑使用的重要因素。因此,要重视全面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合理降低建筑运行能耗。基于此,要重视结合当前建筑行业发展实际,全面探讨高层建筑给排水过程存在的问题,多角度进行探讨,力求设计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实现对多个运行系统的优化与完善,合理使用建筑材料与工艺技术,渗透节水环保理念,实现真正意义的节能降耗,加快高层建筑向着绿色与环保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琚冉.高层公共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节能途径及节水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18(32):184.
[2]刘颜渊.高层公共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节能途径及节水措施[J].江西建材,2018(22):26-27.
[3]邓文文.高层公共建筑给水排水工程节能途径及节水措施[J].江西建材,2019(0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