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管理策略论述

发表时间:2020/9/9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1期   作者:刘磊
[导读] 摘要:林业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生态环境起着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的重要作用,是我国经济建设中的重要自然资源,对社会稳定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黑龙江省鹤北林业局  黑龙江省鹤北  154212
        摘要:林业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改善生态环境起着涵养水源、防风固沙的重要作用,是我国经济建设中的重要自然资源,对社会稳定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为了保证苗木质量,必须改进林业栽培管理模式,采用先进的栽培技术。另外,在苗期生长过程中,要加强病虫害的防治。病虫害对林业发展的危害将导致秧苗生长不良甚至死亡。在此基础上,对林业栽培技术和病虫害防治进行了详细分析。
        关键词:林业栽培技术;害虫控制;管理;
        1加强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性
        病虫害是病害和虫害的统称,对农牧林业产生不利影响。植物病害是由真菌,细菌,有毒的昆虫和湿度之间的相互作用,干旱和寒冷,影响植物的新陈代谢过程中正常发展害虫是有害昆虫、螨、蜗牛、啮齿动物和其他动物吃植物营养,导致植物萎缩、黄色、破碎和其他条件,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据农业部和农村地区专家考察研究,2019年农作物病虫害比上年严重。据统计,我国森林面积每年高达66.7 HM2,森林树木的损失超过2000万M3。森林害虫造成的经济和财产损失是不可估量的,会在无意中造成整个森林被破坏,从而导致生态失衡现象的发生。此外,近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由于病虫害导致粮食减产,经济损失也在增加。因此,国家高度重视森林病虫害的防治,加强病虫害防治已成为林业建设的重中之重。
        2我国林业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现状分析
        首先,从林业种植方面来看,为了提高林业树木的产量,种植方式一般为一次性大规模种植,这样可以增加种植场地的面积。在一些地区,种植幼苗的过程中,使用机械化培养幼苗,虽然比过去机械化操作的使用人工种植效率高,可以大大减少时间,省力,但是缺点不能忽视,其幼苗的成活率不高,很难保证。其原因是没有办法了解幼苗的实际根部情况,选择合适的填埋深度,导致一些幼苗被破坏,降低幼苗的成活率。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现代科学技术信息的应用,给林业栽培技术带来了一定的便利。其次,在害虫控制方面,在世界的一些地方,树木更容易受到疾病和害虫的影响,因为温度。在一些地区,年平均温度过高,无法为危害森林树木的病虫害提供合适的温度。此外,病虫害的迅速繁殖,扩大了森林病虫害的范围。由于许多原因,控制虫害一直很困难。近年来,病虫害的种类和数量逐年增加,呈现出较大的上升趋势。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当地病虫害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加上外来病虫害的入侵,经过大量繁殖后,病虫害的数量不断增加。此外,我国目前的病虫害防治工作机制还不完善,林业一旦发生大规模病虫害爆发,大面积传播,将难以控制局面,林业资源也将遭受巨大损失。
        3林业育苗技术
        3.1直接育苗技术
        在我国林业育苗过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直接育苗技术实际上是在育苗区域直接栽苗或播种树种。在该技术的应用中,应注意两点:一是合理选择播种或播种时间。由于直接育苗技术是直接栽植在秧苗生长区域,具有非常明显的室外特性。无论是种苗还是种树,对自然环境的温度、湿度和土壤湿度都有严格的要求。只有选择合适的栽植时间才能有效提高幼苗成活率,在直接育苗技术的应用中也应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一般适用于自然生态环境较好的地区,能更好地保证树种的正常萌发和幼苗的生长。
        3.2集中育苗
        集中育苗技术也是目前林业栽培中广泛应用的技术。该技术主要是指森林苗木的统一栽培,再移植技术。针对目前集中育苗技术的实施,应注意三个方面:(1)集中栽培中要有效规划密度。集中栽培的特点是面积小,种苗多,统一性强,所以在今后的栽培中一定要做好生长规划,以保证种苗强盛。(2)苗木区系统管理,包括水肥供应、病虫害防治等。此外,还应确定栽培时间,因为不同树种的育苗时间不同。(3)移栽时应尽量保持栽植环境与栽培环境的一致性,以提高栽植成活率。
        3.3控制树根处土壤的浇水和压实
        一般来说,最好的种苗季节是三月到四月。这是因为水土保持较好,不易引起根腐病,可以迅速适应周围土壤。但在浇水时要注意水不能太多,而在土壤压实浇水时,才能保证根系与土壤融合,提高幼苗成活率。


        3.4合理利用土壤
        幼苗存活率是由许多因素,如土壤、水和光,栽培技术也影响着森林,幼苗培育和种植的过程中,对土层厚度的要求是不同的,在幼苗的培养,有必要合理提高栽培技术,并完全明白,不同的地理环境和环境因素,不同树种的土壤厚度不同,各地区土壤Ph值也不相同,不同种类的元素构成了土层的差异。因此,在植树,种植人员应科学分析土壤和土层在当前区域,并掌握该地区土壤的适宜种植品种,和科学挖掘树洞的大小,大小的合理与否有很大的影响在树木的存活率,幼苗已经在该地区种植。
        4林业害虫防治策略
        4.1重视以及落实检疫和检测的预报
        在林业生产中应不断地增强林业林木的检疫以及预防检测等相关工作,也需要加强管理所有类型的幼苗和树种,以确保幼苗的完整性和良好的质量。此外,我们必须安排高质量的高专业水平和优秀的技术人员进行相关测试工作,这样我们就可以发现的异常情况及时幼苗,明确森林病虫害的实际情况,以确保及时发现异常条件和有效的反馈,然后调整和治理。重视并实施相关管理人员的培训,开展定期培训活动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技术人员,并定期更新技术和知识符合时代的发展,加强林业发展的整体管理水平。
        4.2提高害虫控制的管理
        对于林业部门而言,要想确保病虫害预测和防治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有必要监测病虫害很长一段时间,从源头上遏制病虫害的苗头,并消除不利影响的健康成长更多的树后,大规模的暴发。同时,还要求林业部门定期调查病虫害的发展情况,结合气候条件和森林资源开展防治工作,根据生物防治措施实现病虫害的防治。例如,通过释放引诱剂和培养天敌来控制病虫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害虫防治的整体效果。在病虫害的早期防治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引入一些先进的技术手段,从而对病虫害进行彻底的防治。
        4.3提高检疫宣传机制
        通过检疫宣传森林资源系统的优化,可以提高害虫防治的有效性,需要宣传和教育项目的优化让公众充分意识到森林害虫和疾病预防的需要,达到活跃与林业检疫当局的合作,增加人们的注意力控制害虫,完善林业病虫害防治体系,保证其各工作模块的协调,为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运行环境。
        4.4完善防控体系
        控制体系的完善有利于林木的种植和生长,因此政府部门必须重视控制体系的建设和完善,以确保林业培育的良好环境和保护措施。对于如何改进控制措施,有两点建议。首先,引入新的树种的森林地区,种植者必须注意检疫新树种选择,其次,在植树的过程中,树木应该定期检查,以避免病虫害的发生尽可能和应采取相应措施及时处理异常情况病虫害的防治给森林树木的生长带来不良影响,大面积破坏森林面积。
        5结论
        综上所述,森林资源保护和病虫害防治不仅是社会专业人员的任务,也是全社会的任务,需要我们共同努力。保护这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有形财富,创造无形价值的森林。当然,错误和疾病和害虫的威胁是不可避免的在植树的过程中,但我们应该保护树木,保护我们的环境,使早期发现及时通过各种途径,早期治疗,我希望我们可以共同努力为我们的未来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陆晓梅.刍议林业的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管理[J].现代园艺,2017(18):44.
        [2]杜欢.林业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管理措施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7,37(14):107.
        [3]吴锦艳,刘春亮,白子红.林业栽培技术与病虫害防治管理措施[J].江西农业,2017(09):87.
        [4]白建华,胥谦,周艳丽.林业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J].农业与技术,2016,36(24):1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