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34010319690528XXXX 安徽凤阳 233100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面积在不断的扩张,市政道路工程也迅速发展,市政道路工程的规模和数量在不断增加。同时市政道路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也不断出现。如何解决市政工程存在的质量问题,确保工程能达到预期目标,从而满足人们的正常使用要求,确保群众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本文从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出发,分析市政道路工程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建议,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市政道路 质量问题 质量控制
城市道路是城市中日常工作、生活的人员、车辆来往必要的通道,它连着城市的各个部分,是城市市政设施中不可或缺的关键部分。近年来,在我国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也进入到一个快速发展时期。而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问题将严重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并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因此,不断加强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控制是十分必要的。
一、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
1、前期准备不足
市政道路建设一般由地方政府投资建设,一个项目从谋划、项目建议书、可研、立项、勘察、设计、招标等环节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容易导致勘察不详,设计深度不够,又招不到符合工程需求的施工单位。
2、工期问题
市政道路工程是政府工程,也是城市基础工程,为减少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干扰,尽快早通车,早发挥社会效益,一般工程招标时,就任意压缩施工合同工期。施工单位按照施工合同工期安排进度计划,缺乏科学性,盲目施工,导致工程质量出问题。
3、各方责任主体履职尽责不到位
(1)勘察单位勘察报告不详细,实际施工时发现路基土质不符,勘察单位人员不能及时到场处理,不能按规范要求履职尽责。
(2)设计单位不按规范要求及时到现场参加重要分部验收,不能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
(3)施工单位的施工技术、质量、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不健全,各项施工管理制度不完善,贯彻执行不到位。项目负责人及管理人员不能按施工合同要求在生产第一线,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不能及时发现,及时整改。
(4)监理单位人员不能按照监理单位任命文件要求到岗到位,不能严格按设计图纸、施工合同、监理规范及相关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技术标准要求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验收。
(5)建设单位不能及时办理或者不办理工程质量报监、安全报监、施工许可证等手续。
(6)检测单位的出具道路工程相关检测报告是单位工程(子单位)、分部工程(子分部工程)、分项检验批验收的关键依据,但因部分检测单位对工程质量检测工作不重视,使工程质量检测报告失去公正性和真实性,直接导致工程质量无法得到很好的保证。
4、市政道路工程实体存在的主要施工质量问题
(1)道路工程施工属于露天作业,大部分工程都要经历雨季施工,而雨季时期又有各种管道铺设或路基等施工,造成管道沟槽回填后难以压实。路基含水量增大,造成路基处理质量差,容易出现“弹簧”现象。路基难以压实,导致部分路基压实度不符合设计要求。道路上有桥梁的还会出现桥台台背回填质量差,使得桥头路基在通车后沉降大,导致桥头跳车。
(2)道路基层强度不足,路面结构早期容易破坏,沥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差、裂缝、推移、壅包、车辙,水泥混凝土路面平整度差、板底脱空、裂缝、断板、角隅损坏。出现这些病害的原因是城市道路工程施工场地交通很难封闭,人流量控制难度大,还要综合考虑城市的给排水、供热、电力、通讯、燃气和绿化等市政设施,使得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分散且难以把握,增加了对道路工程进度、质量控制的难度。但其主要原因还是施工单位施工工艺不当,质量控制不严,盲目抢工期。
(3)道路排水管道设计在机动车道上,因回填不规范或回填材料选择不当,压实度不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回填质量差导致窨井周边及管道沟槽沉降不均,造成路面局部破坏或平整度差影响行车。部分检查井井盖标高控制不准确,井盖高于或低于路面的尺寸超过规范允许偏差,造成行车颠簸,检查井盖损坏,易发生交通事故。
二、市政道路工程质量控制要点
1、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1)完善建设工程管理制度,规范基本建设程序,确保项目从谋划、项目建议书、可研、立项、勘察、设计、招标等环节工作做到科学合理。
(2)建立并完善招标投标管理办法,优化施工招标评标方法,确定合理的控制价,让优秀的施工企业容易中标,避免施工单位的恶性价格竞争,使中标价尽量合理。
(3)优选监理单位,选择一个理想而又合适的、技术水平高、管理能力强的监理单位,对工程项目建设来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目前就各地方情况看,现有的招标办法多采用综合评标法和固定费率报价法,技术评分合理报价法在实践较少采用,导致监理单位相互压价恶性竞争,很难招到优秀的监理队伍。也意味着招标阶段就决定了进场的监理单位不能完成监理任务。在低价位水平的监理费用情况下,产生了恶性循化,影响了监理市场秩序,违背了工程监理制的初衷。如何选择优秀的监理队伍,本人认为可借鉴国外的一般方法:根据项目情况,对有关咨询、监理公司进行调查、了解,初选有可能胜任此项监理工作的3-6个公司,分别与其洽谈,重点讨论服务要求、工作范围、拟委托的权限、要求达到的目标,开展工作的手段,并在洽谈过程中了解监理公司的资质、专业技能、经验、要求费用、业绩和其他事项等,最终确定一家监理公司并与其签订监理合同。
2、完善施工阶段的相关程序
(1)建设单位在工程开工前,及时办理质量和安全报监、施工许可证等相关手续。组织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召开图纸会审、设计交底会议,及时解决设计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召开第一工地会议,介绍各方责任主体驻现场的组织机构及人员分工,明确各自职责,确定各方在施工过程中参加工地例会的主要人员,召开工地例会的周期、地点及主要议题。
(2)施工单位应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完善质量管理措施,编制有针对性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施工方案,划分完整的单位工程(子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子分部工程)、分项、检验批,并履行相关审核审批手续。
(3)监理单位作为工程的监控主体,应在总监理工程的主持下组织编写监理规划和实施细则、监理旁站方案,明确监理机构各部门岗位职责,明确监理机构工作的重点、难点及具体措施的方法和步骤。认真审核施工单位上报的各项施工文件,审批施工组织设计;审查各专项施工方案;审查开工申请,把好工程开工报告审查关。
3、严把施工质量关
(1)施工单位作为自控主体,应严格要求各施工工序按施工技术标准进行质量控制,每道施工工序完成后,需经检测验收符合规定,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各专业工种之间的相关工序进行交接检验并记录。对于项目监理机构提出检查要求的重要工序,经专业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才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加强项目使用的主要材料、半成品、成品、建筑构配件、器具和设备进行进场检验。凡涉及安全、节能、环境保护和主要使用功能的重要材料、产品,按各专业工程施工规范、验收规范和设计文件等规定进行复验,并经专业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后方可同意进场使用。
(2)监理单位严把原材料、半产品、产品进场关,确保合格材料用在工程中,不合格的材料杜绝进入施工现场;严格实行施工报验制度,对每一分项检验批、分部工程完成后,要求施工单位自检合格后,申报监理工程师验收,监理工程师以设计图纸及规范要求标准对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进行验收;建立健全旁站监理制度,对关键部位实施旁站监理,确保工序质量;强化检测、试验制,有效保证工程质量,以促使项目完成后达到设计、合同及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要求。
(3)政府监督部门应采取关键节点验收与日常巡查相结合的方式,从前期原材料进场复检、中期施工质量巡查,到后期竣工验收检查等环节,逐层监管、逐层落实各方质量责任体系及工程实体质量管理,进一步强化施工企业的工程质量引领意识,加强对工程各方责任主体行为的监督检查和工程主体质量控制,督促建立健全施工现场质量保证体系,加大对监理、施工企业人员到场到位情况、重要部分和关健工序及质量控制资料的抽查频率。对市政工程的监督检测工作进行强化推进,坚持用数据说话。对施工过程和竣工监督检查环节发现的质量隐患和质量问题及时处置,对存在问题的施工企业,该站坚决下达整改通知单责令整改。
三、结语
市政道路是市民出行的主要通道,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问题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问题,如果能很好的控制市政道路工程质量,对国家整体经济发展肯定会起积极的作用,也为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提供极大便利,减少群众的抱怨和投诉。要解决好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问题就要从根本出发,在项目前期和施工过程中完善监督机制,在人员、意识、制度、方法上进行质量控制,明确质量任务,实行科学管理,协调各个环节,确保工程质量满足所有要求,保证市政道路工程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张向东 道路工程施工速学手册(第2版)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10
[2]姜涛 论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标准及管理[J].中国标准化,2018(06):84-86.
[3]赵金 浅谈加强市政设施建管工作的对策及建议[J]城市建设 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