鄄城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山东省菏泽市 274600
摘要:农村地区城镇化建设速度加快代表着农村区域集体土地被大范围地征用,然而目前的征地补偿方案与补偿标准无法在根源上处理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并且农村地区现代化经济水平不断提升,其现有管理制度不满足生产力发展需求的现象日益凸显,产生诸多的矛盾与冲突。这些冲突往往体现在土地管理与使用中,要增强农村土地管理有效性,应该对农村土地管理模式加以分析,寻找土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
关键词:农村土地管理;问题;对策
引言
我国的土地制度不同于其它国家,农村土地制度和城市土地制度政策不同,农村土地是农民们赖以生存的基本要素,随着我国的城镇化不断的推进,曾经的很多农村都已经发展为城市的一部分,例如我国的深圳,其前身就是一片农村,深圳就存在着因为土地性质导致的大量的小产权房。当然,这种现象不止是深圳,我国其它的一二三线城市都有着诸多的同类大量问题。当前,我国社会各界对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十分关切,社会上的大量的小产权房将来政策如何?农村人口大量流出,土地如何处置?本文将从多角度来分析当前我国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现状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1农村土地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思想认识不到位
部分地方政府受传统观念影响,对新时期的土地管理工作认识不到位,没有深入检查土地管理现状,无法动态掌握土地管理使用实际情况,不能很好的依据国家现行规定执行土地资源规划,存在土地违法使用问题,容易造成当地农村用地面积和城市建设土地征用面积、修路土地使用面积失衡严重。部分区域具有较大土地面积,由于引起了房地产开发商的注意,为了从中牟取更多经济利益,想尽办法通过建设新农村之名等途径实现农村用地的占用目的,大幅度降低了农村耕地面积,结合近两年我国土地整体管理和使用发展趋势分析,此问题仍有进一步扩大的发展态势。
1.2我国农村土地产权相对混乱
新中国成立这么多年来,我国的农村土地流转多次,虽然政策上农村土地是属于集体所有、集体进行管理,但实际上在农村土地的使用和管理上十分混乱。很多荒地现在变成了林地或者耕地,很多过去的林地或者耕地变成了荒地。但这些却缺乏相关部门的登记和确认,在农村的土地使用中经常会出现村民们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往往最后还得靠乡村干部进行矛盾化解。还有一些现象是,乡村干部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利侵占一些常年被弃用的土地,甚至以招商引资的名义侵占农民们的耕地和林地。
1.3土地流传不够规范
农村地区的土地流转也就是承包土地使用权,农民群众得到转让效益,加快土地规模管理效果。结合法律要求农村地区的土地流传不可以大于二轮承包期限,不可以擅自更改土地用途。但是实际的土地流传存在较多不规范与不科学的地方,不仅是更改土地使用途径,甚至土地流转期间不签订法律文件,降低土地承包效率。首先一些地方处于农村经济发展的阶段,而把土地统一化承包到对应企业或者个体组织机构中,包含温泉度假区;其次还变相对承包期进行延长,即便法律要求土地流传不可以大于2029年,然而一些机体组织和承包方签订的文件在较大程度上增加延期条件,对土地进行长时间的承包;最后是制约农村群众效益的获取,农村地区土地在具体承包期间总是通过政府进行主导,话语权受到政府的牵制,群众只能选择听之任之,若政府自主降低承包费用,势必会影响群众效益,导致土地流传不够规范。
2当前农村土地管理中问题的有效对策
2.1健全管理制度
针对我国当前农村土地规划中的各种问题,需要一个有效的管理办法对其进行解决,并且要明确规划上的责任,根除管理上的漏洞。
在此,提出以下三个方面的意见:首先,需要对农村的土地进行不同层次的鉴定,在确定优质土地和中等土地以及劣质土地之后,要优先考虑优质土地的规划管理办法与应用范围。只有这样,才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农村土地的利用率,促进农村土地为农村提供的经济发展价值。其次,要认真规划好对农村土地的资源利用办法,并且要将之投入使用中来验证具体效果。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提升,农村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且现在的农村已经不同于之前的农村,很多农村人口开始“返乡建设”。在这一背景下,农村的土地规划管理必须要跟上时代的节奏与步伐才能实现高效规划管理办法的制定和创新。特别是在资源利用方面,需要政府对其作出引导,并且要设计相应的规章制度,防止土地的乱用和滥用而降低土地的使用空间。最后,需要结合有关部门进行因地制宜的土地规划设计,以此来进行管理可大大促进农村土地的整体利用率。如从土地的经济效益上健全管理制度、从土地管理方法上健全管理制度、从土地的分配方法上健全管理制度等。
2.2树立法治理念,严格落实土地政策
建设法治国家是我国现行的国家战略之一,因此,新时期的土地管理工作要积极树立起法治理念,形成良好的依法管理意识。重视对农村干部队伍的教育培训,将土地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党和国家重大会议上对土地管理的重要指示内容与时俱进渗透给农村干部队伍,使其政治觉悟可以不断提升,愈加掌握土地法,能够将党和政府的引领渗透到农村土地管理实际工作中,坚持依法行政,合理使用手中土地管理权利,以为群众服务、为人民富裕创造价值为工作目标,在土地政策落实上,坚持对农民利益的充分保障,进而发挥出土地政策执行效应,提高农民对土地管理的信任度和满意度,令土地资源更加高效的流转与使用。
2.3科学运用数字管理模式,建立完善农村土地生态信息管理
随着5G时代的到来,农村土地管理也要深入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以有效提高土地生态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一方面,农业生态建设不管是从理念还是行动都要以权威客观的大数据为支撑,充分将“互联网+”、“智能监测”、遥感、便携式终端等数据评价机制和技术成果运用到农村土地生态信息管理当中,实现“网格化、数字化、同步化”的高标准管理目标;另一方面,国家要加大对农村生态管理支持力度。不仅要加大对农村土地信息化建设的资金、设备投入力度,同时还要加强农村土地生态建设宣传力度,制定完备的土地生态信息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农村土地生态化转变提供高素质专业人才。
2.4合理统筹规划利用当前的农村土地
我国的政府规划部门必须对城市和农村的土地利用进行统一的统筹和管理,尤其是随着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这种统筹和规划更是政府的当务之急。政府必须明确住宅用地的规划,在哪儿建,建多少?同样,政府也必须明确工业用地的建设选址,决不能为了当前的利益占据了农村的土地而忽视了农民们的利益。当前,我国各地建立了很多经济技术开发区和产业园区,并且这些园区往往都是占据了大量的农村土地,我国必须对城乡和产业园区的建设涉及到的农村土地进行统筹规划利用。
结语
当前农村土地管理中存在些许问题,要想全方位地提升土地管理效果,需要选择行之有效的方案加以处理。并且农村土地管理是国家基础国策,和经济发展息息相关,土地管理工作的开展不只需要政府等单位严格实施自身职能,还要号召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全面保护土地资源,不断建设完整的土地管理结构,最大化地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支撑。
参考文献:
[1]王瑞.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管理缺陷与改进的研究[J].当代农机,2015(12):75-76.
[2]朱锐.农村土地整治工作中应重视的环境及管理问题探讨[J].环境与发展,2018,30(9):247-248.
[3]佘吉武.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与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研究[J].乡村科技,2019(22):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