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煤矿“一通三防”的安全管理问题及风险规避策略 焦振军

发表时间:2020/9/8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4期   作者:焦振军
[导读] 摘要:煤炭作为我国战略性能源的地位没有发生变化,全面提升煤矿整体安全可持续生产仍旧非常重要。“一通三防”工作作为煤矿安全的重要举措,全面提升“一通三防”工作质效非常关键。
        鹤壁煤电股份有限公司第八煤矿  河南鹤壁  458000
        摘要:煤炭作为我国战略性能源的地位没有发生变化,全面提升煤矿整体安全可持续生产仍旧非常重要。“一通三防”工作作为煤矿安全的重要举措,全面提升“一通三防”工作质效非常关键。本文从当前煤矿“一通三防”安全管理及风险规避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入手,针对性提出了提升煤矿“一通三防”安全管理及风险规避效果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煤矿;“一通三防”;安全管理;风险规避探析
        引 言:所谓“一通三防”就是指煤矿生产中采取的通风、防尘、防瓦斯及防火,需要煤矿具备完善的通风系统,制定扎实有效的防尘、防瓦斯、防火措施。当前国内煤矿整体的现代化水平相对于先前有了较大的提升,特别是“一通三防”工作水平提升明显。但是从具体的“一通三防”工作开展情况来看,其在很多方面还有着较大的提升空间,给煤矿生产安全性带来的威胁也相对较大。因此,对煤矿“一通三防”的安全管理及风险规避进行分析有着较为重要的意义。
        1.煤矿“一通三防”工作中的安全管理分析
        1.1矿井通风安全管理分析
        在“一通三防”工作中,矿井通风工作是基础。矿井通风的作用是改善矿井内的气候,排除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调节矿井内气候的湿度和粉尘浓度。矿井通风是通过煤矿通风机和巷道共同完成的。当矿井通风不能满足生产需要时,容易诱发安全事故,而造成矿井通风不安全的因素就是危险源。通过大量的现场统计可以发现,危险源主要包括以下3个[3]:a)矿井通风阻力过大,局部供风不足。这种情况会导致巷道中的O2浓度不足,有毒有害气体的浓度升高。b)矿井通风存在死角,瓦斯聚集。这种情况会导致瓦斯爆炸的可能性增大。c)巷道漏风严重。这可能会使采空区的遗煤发火,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因此,做好通风工作要注意防范这三个方面的问题,避免发生煤矿安全事故。
        1.2防火安全管理分析
        一方面是电气设备着火,另一方面是煤炭资源发火。当用电线路老化、输电线过载和短路时,会导致电线着火。输电线路着火时金属都会燃烧,后果十分严重。由于采空区中的遗煤非常多,在采空区密封不严的情况下,空气流入到采空区中会导致煤体发热严重而自燃,这时会引发严重的火灾事故。采空区中遗煤燃烧会产生大量的热以及有毒有害气体,容易造成工人窒息。此外,电火花也是煤矿防火工作的内容。由于巷道中有瓦斯存在,遇到明火容易发生爆炸。煤矿防火工作中的危险源是用电线路老化和采空区遗煤自燃,应该针对这些危险源采取一些针对性的措施。
        1.4防瓦斯安全管理分析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采掘过程中,采掘面进风风流中瓦斯的体积分数应控制在0.5%以下,另外,总回风风流中瓦斯的体积分数应控制在0.75%以下。防瓦斯工作的重点内容是防止瓦斯聚集和瓦斯异常涌出。在通风良好的条件下,瓦斯很难聚集,但是在实际采矿过程中,很难保证所有的巷道都通风良好。影响通风的因素很多,需要定期排查。瓦斯的异常涌出是非常危险的,需要重点防治。一般,巷道中的瓦斯主要来源于采煤工作面煤体破碎时的瓦斯和采空区中的瓦斯涌出。采煤工作面的瓦斯主要取决于煤层中的瓦斯,而采空区的瓦斯主要是由采空区的密闭性决定的。由此可以发现,防瓦斯工作中的危险源是局部瓦斯聚集、煤层中瓦斯含量过多和采空区的密闭性差。


        2.优化煤矿“一通三防”安全管理工作的相关措施
        2.1加大对通风系统的优化力度
        针对当前煤矿开采深度不断增加的实际,对通风系统及时有效的进行更新对于通风系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非常关键。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随着煤矿开采范围的拓展,煤矿企业应当对井下所需的通风风量、风速及通风系统构成等方面进行仔细的校核,确保提供出与煤矿井下生产相匹配的通风系统。
        2.2提升防灭火效果的相关措施
        首先,阻化剂防灭火措施。选用工业CaCl2作为矿井防灭火阻化剂,浓度控制在15%,并根据实际的阻化效果进行适当调整,采用重量法进行浓度测定。在采煤工作面直接向采空区浮煤喷洒阻化剂,每天喷洒一次,对可能或已经开始氧化发热的煤体打钻压注阻化剂,钻孔间距根据阻化剂对煤体的有效半径确定,钻孔深度应视煤壁压碎深度确定。钻孔的方位、角度要根据火源、高温点等位置确定。其次,凝胶防灭火措施。对出现自燃隐患地点和高温地点实施注凝胶快速灭火措施,凝胶防灭火材料基料选用水玻璃、促凝剂选用碳酸氢铵。设计比例为基料:促凝剂:水=10:4:86(重量比),胶体初凝时间约2min。注凝胶操作注意事项有:严格按配比进行配制基料和促凝剂溶液。注胶前先接清水管冲洗每个钻孔3~5min。停止注胶后,用静压管清水冲洗注胶管路,防止注胶管堵塞。注胶顺序为先注终孔位置较低的钻孔,再注终孔位置较高的钻孔,防止因注高位孔,堵塞低位孔。第三,特殊时期防灭火措施。停产期间必须对工作面、皮带下、巷道内浮煤进行清理、严禁堆积浮煤现象。停产期间,确保各用风地点的风量满足要求,降低工作面上、下出口压差,减少采空区漏风。停产后,为防止下隅角向采空区漏风以及上隅角瓦斯浓度超限,工作面上、下隅角要及时放顶,减小悬顶面积。瓦斯检查工每班对工作面进风流、工作面、上隅角、回风流中CO、CO2、CH4、O2、H2S的浓度、温度等情况进行检查。
        2.3提升瓦斯防治效果的相关措施
        瓦斯检查工班中、班后要向通风调度汇报,发现问题及时向通风调度请示汇报,做到瓦斯巡回检查图表、瓦斯检查记录牌板、瓦斯台帐“三对口”。回采工作面在遇到瓦斯异常情况时,实行24小时现场盯班,对工作面比较容易积聚瓦斯的上隅角、回风巷进行巡回检查,瓦斯检查工必须坚守岗位、现场交接班,做到及时准确掌握工作面、上隅角的瓦斯情况。甲烷传感器布置在巷道的上方,垂直悬挂,距顶板不得大于300mm,距巷帮不得小于200mm。表1为瓦斯传感器报警、断电及复电浓度表。
        2.4提升煤尘防治效果的相关措
        施首先,布设完善的防尘管路系统。通常情况下,工作面两顺槽敷设3寸防尘静压水管,胶带顺槽每隔50m设置一个三通阀门,轨道顺槽每隔100m设置一个三通阀门,胶带顺槽和轨道顺槽距工作面50m内设置两道净化水幕,水幕间距为10m。在两顺槽口向里50m处分别设置一道水幕。防尘管路统一刷绿色漆,管路三通及阀门设在巷道行人侧,并编号管理。防尘管路安设要平直,小于或等于90°的要设弯头,不准拐死弯,接头不漏水。工作面两顺槽巷口20m范围内在防尘管路上设置水质过滤装置,工作面防尘管路末端设置压力表。
        结束语
        总之,煤矿“一通三防”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是十分重要的,其不仅优化了煤矿的安全系统,同时也为煤矿的安全提供了保障。煤矿领导班子要意识到一通三防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通过适当的措施来完善一通三防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以促进煤矿的安全生产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方明.煤矿“一通三防”潜在问题及其解决措施探讨[J].当代化工研究,2019(16):11-12.
        [2]王伟军.矿山开采过程中一通三防工作的危险源及预控措施[J].世界有色金属,2019(19):61-62.
        [3]张妍,王俊峰.“一通三防”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J].现代工业经济和信息化,2019,9(11):82-83.
        [4]刘怀艳.煤矿“一通三防”工作的风险分析与规避措施探讨[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6(22):116-1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