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协和学院 山东济南 250109
摘要:目的:探讨髌骨骨折后运用关节松动技术治疗的意义及可行性。方法:比较研究法,40名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20人,两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同时,研究组以常规训练结合关节松动术,而对照组仅进行常规训练。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本次实验以后,关节活动度ROM及HSS量表总体价评分与对比诊疗前临床量表中的评价得分进行比较,都表现有不小的显著改善。常规治疗外加关节松动术治疗的接受实验人员明显比常规治疗试验人员的膝关节功能要改善的更加完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关节松动术对于髌骨骨折的患者来说,可使膝关节恢复如初,进一步提升生活质量。
关键词:关节松动术;髌骨骨折术后;康复
髌骨位于下肢与股骨以及腓骨构成膝关节,在运动中起到减少摩擦和改变肌肉牵拉方向的作用,同时可协调维持膝关节的稳定性,使下肢发挥更强的爆发力。由于髌骨位于膝关节的前部,容易受到外力的冲击从而导致骨折。损伤后髌骨处的肿胀充血、剧烈的疼痛、膝关节内部积血,限制了膝关节的灵活性和伸展性。临床上发现部分患者会出现膝关节周围关节粘连、持续疼痛僵硬等严重影响膝关节正常生理功能的并发症,因此,有些病人在骨折愈合后会进行一定的康复训练。虽然关节活动度有所改善,但患者将遭受两次疼痛和功能锻炼,这也将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及精神痛苦。通过研究探讨关节松动术对髌骨骨折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为广大患者和专业医务人员提供专业康复医疗参考信息,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纳入标准:①年龄在18-50岁之间;②无明显外伤史;病人依从性好,同意配合锻炼,并且能够坚持完成整个治疗过程者;③患者均有明确的髌骨骨折术史,术后经石膏或者支具固定,拆除外固定物后,膝关节功能障碍;④患者及其家属均同意参与本次临床研究,并亲自签署事先知情人的研究同意书。研究对象均为2019.07-2020.01在德州市某三级医院的康复部门进行康复的患者,符合医院纳入诊疗标准和临床排除标准的髌骨骨折患者共有40名。本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以上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实验组男13例,女7例;对照组男1例1,女9例;两组性别经过统计学分析发现组间差距均无统计学意义(x²=0.018,P=0.957 >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同时,研究组以常规训练结合关节松动术,而对照组仅进行常规训练。
(1)蜡疗:先将医用蜡烛,放置于专用器械中,待完全融化,将其倒入蜡疗盘中,待呈现出半凝固状态时,取出制成蜡饼,直接敷于患者膝关节处。如患者对温度敏感,可用毛巾卷包住蜡饼,30min之后取下,每天一次[1]。
(2)CPM机使用方法:将机器活动角度调整至与患者的膝关节成90度夹角,将患侧肢体放置于CPM仪器的固定夹上固定牢固,防止机器运行途中患肢脱离二次损伤的出现,由专业CPM机操作人员调整好角度后,将患侧的足、膝部,用固定带绑紧。每次运用CPM锻炼的时间规定在30分钟左右,具体时间根据每个患者的不同而适当的调整,调整范围一般都在0-5度之间,在患者没有出现不适的强度下,每天增加CPM机的锻炼角度。
(3)关节松动术:本研究中主要对患者的膝关节进行松解活动,在膝关节的屈、伸、内旋、外旋的生理基础上进行长轴牵引、分离牵引和侧方滑动。在关节松动术中可根据患者的活动范围分为四级具体手法,依据患者在进行膝关节的附属运动或生理运动时的表现进行选择,当关节活动度增加时,治疗手法也随之增大[2]。在治疗中主要依靠以下几个手法①髌骨松动②长轴牵引③向远端滑动。④向后滑动[3]⑤旋转摆动。在以上手法中均依据患者的膝关节恢复程度来选择Ⅰ-Ⅳ级手法,如患者有强烈疼痛或者不适应等症状可进行短暂冰敷,若无缓解则调整治疗手法强度或暂停治疗,如2-3次治疗疼痛无缓解或者疼痛加剧应重新评估,调整治疗方案。在治疗过程中10次为一个疗程,每次活动为半小时,每天一次。
1.3 观察指标
在术后的第2、4、6、12周对比研究组与对照组的膝关节活动度。术后第6周和第12周采用HSS膝关节评分系统进行整体评价,量化总分为100分:评分在85分以上的膝关节为优秀,66-85分的膝关节为良好,低于65分的膝关节为一般。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软件版本为SPSS 22.0,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关节松动术对髌骨骨折患者功能恢复的效果
膝关节屈曲活动度的评估:在术后第2、4、6和12周评估患者的膝关节伸展活动度。如表1所示,伸展角度没有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屈曲活动度比较(x±s)
.png)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膝关节疼痛对比
治疗前后疼痛项评分比较。治疗前:研究组为19.8±3.9,对照组为19.5±3.7治疗后:研究组为:27.48±5.5,对照组为21.62±5.2(p=0.001<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3 膝关节功能评价
膝关节功能评价:术后第6周和第12周比较HSS评分,按功能评分优良率进行统计。术后第6周,研究组优良率为80%,对照组为45%。术后第12周,研究组优良率为90%,对照组优良率为70%。
3 讨论
髌骨骨折术后的康复训练是非常必要的,它可有效防止关节僵硬、改善关节活动度。在传统观念中,伤筋动骨100天才能开始自主活动,而实际上主动活动的越晚膝关节制动的时间越长越易导致功能障碍,恢复就越困难。对于这种问题临床上有两种治疗方法,一是在康复治疗师的帮助下进行非手术治疗,二是二次手术。本研究对于髌骨骨折患者采用早期介入关节松动等综合康复治疗手段对本病进行综合的康复治疗,可有效缓解和消除关节疼痛,刺激伤口愈合,以提高患者的痛阀,降低炎性物质的渗出,也可改善关节活动范围,使关节活动逐渐恢复正常,帮助患者建立起积极心理,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工作质量,加快患者的关节功能恢复速度。研究结果显示关节松动术对于缓解疼痛和提高关节活动度具有良好的效果,与对照组相比第 2、4、6、12周的屈曲与伸展活动度,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第8周患者关节的活动度与功能基本恢复正常,为患者以后的日常活动提供了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梁明.探讨蜡疗对治疗骨性关节炎的康复训练及等长训练的临床护理效果[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46):80-81.
[2]刘帅,田燕歌,马锦地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骨骼肌功能障碍机制及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J].中医学报:2020.(3):579-583.
[3]高尊礼,李湘力.动态关节松动术结合“靳三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10):874-8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