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 甘肃省庆阳市 745706
摘要:在现代化工业生产建设中,深基坑施工项目成为了大中型建筑工程施工的重点。由于深基坑支护的难度大,岩土工程基础建设施工质量高,因此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成为影响工程项目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一环。本文以岩土工程中基础建设中的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为研究对象,探讨了施工现场的问题,并提出了优化施工措施建议,希望能够为对应的单位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岩土工程;基础建设;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
随着社会主义的经济建设和发展,我国建筑工程建设质量也在不断提升,2为了推动安全施工、科学施工目标,国内施工单位加强了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设计的施工管理,并在具体的基坑支护设计中采用了多种施工技巧和管理方法,全面促进了工程建设施工质量的进步。
1.深基坑概念简述
按照建筑工程规范要求而言,基坑开挖深度超过五米,内部地质结构复杂或地下管线处理难度大的基坑即为深基坑。深基坑是很多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一环,其涉及到多种工程技术,如结构力学、岩土工程、建筑结构等,对整个工程建设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有直接影响。为了保证深基坑施工质量,相关单位应当科学控制深基坑的开挖深度和开挖节奏,并按照科学的施工措施,做好地下管线控制处理,减少对周围建筑的直接影响。
2.分析深基坑施工中常见的问题
2.1深基坑支护设计不科学
深基坑支护施工难度大,且面对不同的地质环境需要采用差异性的施工措施。例如在含水量高的地区支护方式和地质干硬的地区支护方式有明显区别。在建筑工程施工中,一些经验不足的技术人员往往照搬其他工程的施工方法,导致工程深基坑支护方案不合时宜,容易出现后续问题。
2.2缺乏空间灵活性
很多施工人员在考虑深基坑支护设计时候,多关注工程结构的稳定性,整个设计和施工环境都没有设置科学的应急方案,最终导致在整个开挖过程中出现空间狭窄的问题,这也为深基坑的施工造成了直接影响。
2.3深基坑的开挖深度不符合工程要求
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对土层开挖的技术要求不高,因此在机械开挖和人工开挖时候往往缺乏信息化的深度控制管理。因为支护工程属于建筑稳定性项目,对地质结构和空间有明确的要求,开挖深度也决定了支护的结果和内设组件长度,部分施工人员为了节约工期,多错挖深基坑深度,没有做好检查和维护工作,最终导致挖深结果和支护工作要求差异大,严重时候需要重新挖深或更改设计方案。
3.钻孔灌注桩深基坑施工技术
钻孔灌注桩流程有护筒埋设、钻孔作业和钢筋笼放置等。护筒埋设工程装置需要在其上部和下部设置加肋焊接,埋设中也多要采用科学的开挖方式,并将护筒放在内部。为了保证其工程质量,建议相关单位做好水平、垂直、稳固控制等工作。钻孔作业是钻孔桩施工的前提,技术人员应当先就地侦查环境,了解地质条件后在对土层的性质进行判断和分析处理再结合作业环境等多项因素做好钻孔设计。针对钢筋笼吊放问题进行研究分析,钢筋笼吊放过程中多采用吊装方法,第一吊应当放置在骨架西方,第二吊应当放在骨架上方的三分之一位置,整个吊装环节要保证不要变形且入空要轻缓慢,不建议左右摇摆,且在吊装6小时后就建议完成浇筑工作(如下图1所示)。
4.对加强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的施工措施建议
4.1做好土坑取样
选用科学的设计方案需要勘察设计人员先了解施工环境的地形地貌,全面保证工程稳定性。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施工的安全性,施工工作人员需要采用土样实验来提升和优化土地结构的稳定性,为了保证土坑取样工作的质量,相应的单位应当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首先,深基坑支护工程较为特殊,其工艺复杂,工程及难度大,为了保证工程施工质量,施工人员要相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指导,通过组织专业的人才会议,强调工程中的各项工作细则,来提升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其次,做好风险管理和预测,在土地取样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当科学识别土层中的结构位移的风险问题,并针对同的施工环境进行测量分析和研究,以此来提升整个工程建设的安全性。
.png)
(图1深基坑支护施工)
4.2做好施工材料的监督管理
针对岩土工程的深基坑支护的各项要求,为了全面保证工程施工的安全性,避免突发事件对整个空间位移带来的影响,施工单位管理人员要做好材料管理,预防质量不佳导致的工程质量下降。首先,建议采购人员做好市场调研工作,在选购前了材料商的行业口碑和销售业绩,按照国家相应的规范标准对比商家的质量报告和出厂合格证是否真实、齐全,科学选用性价比高、售后服务完善的企业。其次,材料进场前要将其送到专业的实验室检查,保证使用材料符合国家标准,预防出现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行为。最后,在施工现场以及材料库进出库方面做好专人管理,并做好工程材料保管和领用管理条例,保证工程建设的安全性。
4.3采用先进的工业化应用技术-BIM
为有效降低管理难度,管理人员应积极借鉴先进管理技术,如BIM建筑信息模型,发挥其可视化优势和模型化优势,对施工现场环境和具体施工项目进行模拟,掌握施工风险,明确质量控制重点。在BIM建筑信息模型的支持下,管理人员能够充分整合各项施工资源,并在后续施工中针对不同施工模块中施工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监督,保证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工程施工工序的严谨性,降低施工风险,提升安全施工系数。
5.结语
目前,我国正处于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推进的关键时期,为保证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结构的稳定性,在深基坑支护的设计阶段,应该精细化开展土压力计算、空间效应分析和设计计算,并在深基坑支护的施工阶段规范深基坑土体取样、合理选择力学参数、优化过程管理,以提高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质量控制水平。深与此同时,基坑施工具有极大的风险,为了全面提升工程建设施工质量,相应的施工人员应当针对工程影响的因素进行分类分析,并制定科学的施工方式来保证深基坑施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堰陵.谈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的设计与施工及其优化过程管理[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11):73-75.
[2]陈志亮.深基坑工程岩土勘察的重点探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20(08):127-129.
[3]林世俊.岩土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及应用[J].居舍,2020(16):55 -56.
[4]孙毓.深基坑工程岩土工程勘察的重点探究分析[J].居舍,2019(35):77.
[5]刘熙媛,毛清志,付士峰,胡世飞.CFG桩基坑内施工对基坑周围环境稳定性的影响[J].地震工程学报,2015,37(03):834-839.
[6]王缉成.深基坑施工中的环境保护探究[J].科学之友,2010(18):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