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罗定市质量技术监督检测所 广东云浮 527300
摘要:在检测实验室中,常常会进行实验分析及各种检测方面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不免会大量使用药品及化学仪器设备。而在实验当中一旦出现仪器配置等错误,就常常会浪费资金、降低检测效率甚至造成事故,因此在管理检测实验室中,应认真管理仪器设备,充分做好管理分类计量方面的工作,以更叫可靠、安全、准确地展开检测工作。为此,本文从检测实验室出发,初步探讨了计量分类仪器设备方面的管理标准,仅供参考。
关键词:实验室;检测仪器;分类计量
在检测实验室当中,测量就是主要的工作内容。而测量指的就是在实验中,得到并赋予某个量合适量值的过程。在进行测量时,为了控制实验中的仪器设备切实可以用于准确可靠地测量,并衡量数据的可靠性,就应科学地计量这些仪器设备,因为计量就是统一测量结果所用的单位、控制量值准确、可靠而展开的活动。在检测实验室,通过优化管理仪器设备方面的计量工作。除了可以大力维护检测方面的质量问题外,更加可以控制产品切实安全、可控、有效。然而,在现代化的检测实验室,往往存在数量庞大、种类繁杂的仪器设备,以至于进一步增大了计量管理方面的困难度,而频频出现漏检、错检等问题。当前,怎样科学、规范、合理地计量仪器设备,是作为管理员迫切需要处理的问题。
一、仪器设备有关计量分类方面的管理要求
通过我国的《计量法》第一次通过法律,提出了计量机构当中的科学分类管理手段及模式,也针对检测实验室,为常用的仪器设备必要的计量分类有效管理提供了一个法律参考依据。在我国的《强制检定器具管理》则强制性规定了检测常用仪器设备方面的种类,并予以了十分详细的说明。针对卫生检查、贸易活动结算、环境监测等的仪器设备,展开的计量管理应参考这些法律依据,并在强制检定项目中,纳入检测实验室涉及的仪器设备,并且强制予以检定。
在我国境内范围,为向社会提供证明数据、结果等的实验室就业严格按《检验检测准则》执行工作。该参考准则要求实验中用到的仪器设备,必须根据周期来计量。而CNAS(我国合格评定认可委员会)则应据此来统一审批、认可有关检测机构当中的实验室资格。在这个过程中,往往需要参考一定的程序,来准确地评价国内检测实验室实际的能力,从而控制最终的结果可以在除了中国以外的互认协国或地区广泛通行。
二、检测实验室分类计量管理仪器设备的标准
1、基础原则
根据国内基础法律法规、实验室管理规范标准提出的设备计量方面的要求,再按检测部门中实验室内部仪器设备的各种基础性质及用途,来进行仪器设备类别划分,并形成甲、乙两类。其中甲类仪器设备(含辅助性设备),往往会严重影响到取样或检测最终结果的有效性及准确性。所以,在正式开始使用前,需要做好计量(校准/检定)等工作,严格控制测量结果方面的量值,切实具有溯源性及安全可靠性。而乙类仪器设备则基本上不会影响到取样或检测最终结果的有效性或准确性。所以,在正式开始使用前,可以不必计量。具体计量分详细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仪器设备常用的计量分类表
.png)
2、分类管理标准
(1)甲类管理标准
针对甲类设备,应根据我国的法律法规及经过实验室认定的各项标准,来执行严格的管理标准,没有通过计量(校准/检定)确定合格的部分仪器设备,严禁用于检测。
在检测实验室,需要按照设备计量周期,创建每年的计量计划。具体计划内容:计量的整个周期、时间、工作人员、再次计量的时间、最终结果等。针对各种仪器设备,具体的计量方式,可以参考以下的方式:针对我国的《强制检定》中提出的仪器设备,统一经由法定检定计量部门或计量检定授权的机构负责检定,并最终签发合格的检定证书;针对非强制性仪器设备,可以经由法定计量部门、我国认可部门、亚太认可组织(也即APLAC)、全球实验室认可组织(也即ILAC)协议成员一致认可的实验室校准检定机构,最终签发(校准)证书,又或经由实验室根据自检规程内容校准,得出报告校准结果,但作为校准人员必须拥有操作这些仪器设备及准确校准的能力;针对不能或不适合追踪溯源到我国计量基准的部分仪器设备,需要通过同种设备对比、实验室间比较、能力验证等之类的方式,来提供给可靠测试必要的证据。
当完成计量工作后,使用部门需要确认检定(校准)仪器设备结果的整体有效性。具体可以比对校准(检定)证书中规定的基本信息、专业技术特征与实验要求,最终明确仪器设备能不能达到实验要求,同时还应记录下来确认的最终结果。各使用部门应按计量结果,来针对仪器设备,统一张贴标识状态,注释仪器设备的真实有效期。
在两次计量甲类设备仪器间,需要展开期间核查。不同于普通的功能性检查,也不是为了缩短校准/检定周期,期间核查主要针对的是在展开两次计量校准/检定仪器设备的空期间,避免使用失效的校准/检定结果而有悖于技术规范的设备。针对期间核查,主要的对象就是新买进的仪器设备、关键性仪器、高频易漂移类型的设备仪器、常用的现场检测设备仪器、在日常运行中存在可疑的仪器设备等。在国内实验室,需要根据以上要求,在合适的时间展开期间核查。经过期间核查后,需要进一步分析、评价数据,以满足期间核查的基础要求。
(2)乙类管理标准
针对乙类领域的仪器设备,往往不会影响或很少影响到检验检测的最终结果,并且可以大致忽略不计,所以通常无需就此类设备展开计量工作。然而,作为使用部门,还应提出有效的核查设备的手段,并且定期展开核查工作。根据核查的最终结果,统一张贴必要的功能性仪器设备的实际状态标识。具体的状态标识,还可借鉴甲类领域计量方面常用的状态标识标准规范。
3、应用实践
在某检测中心,拥有近万台/套的实验室用的各种检验检测分析仪器设备。以前,推行的是专业化申报、经由实验室管理员联系管理的计量模式,但整体计量自由度很大,并未统一同类设备方面的计量管理工作。现阶段,针对专业化的实验室,引进了仪器设备检测的必要分类管理计量标准,并就各种类型的设备,分别予以相应的管理模式。这么一来,便大幅降低了漏检甲类设备、过度计量乙类设备出现的概率。所以,通过初步推行分类计量方面的管理标准,在根源上统一规范了实验室计量管理,大幅减小了由于仪器设备而引起检测数据问题的风险,很好地控制了检测结果的最终可靠度。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检测实验室,针对常用的各种仪器设备,采取必要的分类计量常规管理措施,可以有效控制检测结果的可靠、准确性。所以,在实验室管理中,应大力规范计量管理系统及分类标准,并且及时加以贯彻落实,真正确保实验室得以安全稳定地运行。
参考文献:
[1]刘丽萍.检测实验室仪器设备的计量管理工作[J].中国标准化,2019(S2):158-160.
[2]刘雪梅.检测实验室仪器设备的计量管理工作研究[J].时代汽车,2019(09):20-21.
[3]王东月.BQ公司理化实验室质量控制的改进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9.
[4]杜丹丹.唐山市建筑工程检测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研究[D].华北理工大学,2019.
[5]张桂玲,王成城,李思远.检验检测实验室设计建设标准研究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5,34(04):232-235+245.